楊舒媛 湖州市審計局
2018年,根據各地政府性債務的現狀及多年來審計相關建議,各級政府提出了未來幾年的化債計劃和嚴防政府債務風險的工作要求,出臺進一步做好防范化解政府性債務風險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擬定過程中,各級政府明確嚴肅獎懲,強化考核剛性倒逼。嚴明紀律,完善問責追責機制。條款由各地審計局負責草擬,提出了加大審計監督等各項監督力度的要求,充分體現審計在防范政府性債務風險中的重要性。
2015年初,對2014年末政府債務甄別情況進行了復核;2016年和2017年對政府債務規模和結構進行了核實;2018年結合前三年債務審計中發現的問題,對各地鄉鎮債務和違規舉債進行重點核查;2019年舉財政審計之力,根據2018年審計署核查的債務分類口徑和標準,在摸清債務底數的基礎上,重點關注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化解存量,融資平臺市場化轉型和鄉鎮關閘門等情況。
根據上級審計機關“兩統籌”工作部署要求,第一,統一審計工作方案。統一實施時間、統一審計標準和方法、統一審計核查和匯總口徑、統一審計處理意見。對政府債務、政府隱性債務和其他債務三大類債務,采取大數據分析與現場抽查核實相結合、見人見賬見物的方法進行審計調查,確保核查結果及債務數據真實準確。第二,統一報送審計結果。審計強調保密紀律,所有參與審計的機關和人員,不得對外公布審計結果及審計過程中涉及的數據資料,各審計小組就審計情況分別征求各級政府意見,最終統一出具《審計報告》報政府。
雖然近年每年初均對政府性債務情況進行審計,但由于審計未覆蓋全域,且無法掌握債務年中變化情況,使得黨委政府無法定期了解債務規模及變化情況,影響相關風險防范決策的制定。為此,審計積極建言獻策,2019年6月制定出臺了《防范化解政府債務專項行動方案》,明確要求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牽頭,組織紀委、政府督查室、財政局、審計局、國資委等單位開展定期聯合檢查。
化債辦于7月印發了《關于開展新增隱性債務定期檢查工作的通知》,落實政府主要領導工作要求,由政府督查室、審計局、財政局于8月起開展新增隱性債務定期檢查工作,以各地區每兩月開展一次自查和三部門隨后抽查跟進方式開展,堅決遏制隱性債務增量,堅決整改違規舉債行為,特別是涉嫌新增隱性債務的,要求盡快處置到位,防范問責風險。通知還特別強調了責任追究,對自查部門沒有反映而在上級部門后續抽查、檢查中發現新增政府隱性債務的、對抽查部門沒有發現而后被上級部門檢查發現新增政府隱性債務的,對相關部門主要領導嚴肅問責。
為落實政府督查督辦要求,完成政府性債務監管新機制工作任務,審計局于8月初向下一級審計機關和局各業務處室下發了《關于做好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審計監督工作的通知》,從提高思想認識、明確工作任務、突出關注重點、定期按時上報、層層壓實責任等五個方面進行部署。通知要求各級審計機關依法履行審計監督職責,貫徹“兩統籌”要求,把政府性債務風險防范化解情況作為政策跟蹤審計的必審重點內容,或者作為專門的政策跟蹤審計項目單獨立項實施,根據需要組織同步專項審計,從8月起每兩個月上報一次隱性債務審計和核查情況。同時,要求積極配合參與同級政府督查機構、同級財政等部門開展舉債融資、新增隱性債務等情況的核查抽查工作,并進一步建立健全政府性債務審計監督的工作機制和責任機制,確保責任落實到人、壓力層層傳導、工作運轉順暢。
當前,各級審計機關基本還是按照年度審計項目計劃按部就班開展審計工作,當上級有時對某項未列入審計計劃的內容或事項需要審計提供參謀服務時,審計機關往往只能“望洋興嘆”,一定程度上看,是無法真正及時有效落實黨對審計工作的領導。審計委員會成立后,要求各級審計委員會辦公室建立督查督辦工作機制,貫徹落實好審計委員會要求指示。如何緊緊圍繞上級最關注、最迫切的工作需求,認真貫徹落實好上級指示要求,發揮好審計參謀服務作用,以督查督辦為抓手,結合年初制定的審計計劃項目予以統籌,通過“專題式”“點穴式”“快餐式”的審計核查方式,依法依規創新開展常態化“經濟體檢”,在“查病、治已病”的基礎上花更大精神、下更大力氣投入“防未病”工作,應該是今后各級審計機關值得深入思考的重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