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于杰 陳葉童 袁曉萌
摘要: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大數據已經成為了當前各行各業非常重視的網絡技術,可為財稅管理的決策提供數據支持,對于提高決策精準度具有深遠影響,同時大數據也能根據市場變化為財稅風險預警提供數據支持,同時還有監測、預測、預警機制,能對財稅管理危機做出提示。
關鍵詞:大數據;財稅風險;預警;財務創新
當前互聯網以及信息化產業技術深刻的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以及學習方式,大數據技術的應用使得人們可以根據大量數據進行特點分析以及規律化查詢,相對于財稅管理來說,大數據不僅能夠為財稅風險預警帶來更加高效的工作模式,但是也會帶來一定的挑戰,只有充分了解大數據技術的的特點,才能對挑戰提出應對策略[1]。
一、現代大數據技術的發展趨勢
當前我們的社會正處于數字化時代,任何產業的加工、生產、經營、運營以及后期維護,都可以將具體的事件或實物量化為數據進行分析和總結,當各個行業中的人員能夠快速掌握和分析自己所處的行業信息數據,那么在內部與內部、內部與外部之間的溝通與聯系上,會更加精準和便捷。大數據技術是通過相應的手段對海量的技術進行分析處理,并能夠根據個性化需求,挖掘相應的數據價值,并為后期的決策以及信息管理打好基礎。傳統的數據分析大部分以紙質材料為內容載體,包括文本及數據信息等,但是隨著當前多元化經濟的發展,大數據中的視頻、音頻、文本以及數據結構同時發展,因信息的獲取和整理帶來了一定難度,而大數據的技術特征首先可以進行規模化的信息數據收集,并將不同源頭的信息書及進行匯總,具有一定的時效性[2]。
二、當前財稅風險預警存在的問題分析
由于很多在國家改革開放的紅利下獲得收益,因此缺乏長期的財稅規劃管理目標,財稅風險預警水平較低,沒能根據市場變化制定合理的發展規劃,而只注重當前利益忽略了的長久發展,因此導致在實際運營中無法將自身優勢充分展現出來。另外在前進的道路上,必須各部門協同工作,而在實際當中,各財稅部門缺乏統一協調性,往往是自掃門前雪,財稅風險預警效能低下,無法為的平穩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合理的財稅風險預警制度是在市場中摸爬滾打所獲取的經驗,同時也要結合自身的發展目標以及市場動向進行綜合考量,目前的財稅風險預警制度仍處于探索階段,同時也沒能引起管理層的充分重視,其在資金監管上去缺乏抗風險性,極易埋下安全隱患,而財稅風險預警制度往往形式大于內容,不僅無法對運行起到良好的監管約束作用,同時還可能自身存在漏洞[3]。
當前社會正處于多元文化交織且科技迅猛發展的時代,因此財稅管理也需緊跟社會發展形勢,而目前我國的管理觀念略顯陳舊,沒能根據時代發展訴求進行可行性探索,尤其在信息化管理方面缺乏前瞻性,沒能根據的發展目標以及實際情況進行管理模式優化以及創新,同時市場的需求永遠是動態表現而管理,則需要根據動態化的變化進行整體調整,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
三、以大數據為支撐強化財稅風險預警的策略
(一)提升大數據綜合分析能力
隨著當前信息化產業的快速發展,人們的很多信息都會需要通過互聯網進行存儲和運輸,因此在這樣的背景下需要提高大數據的綜合分析以及整合能力,根據數字化的財稅發展動向做出合理科學的綜合分析,為財稅風險預警提供數據支持。要改變傳統管理模式,注重更多的信息來源挖掘,尤其對于信息及市場信息的充分進行分析,而這些都需要依托于大數據綜合分析能力進行有效把控、提前預測[4]。
(二)制定數據安全管理制度
從當前的市場形勢來看,數據是未來的重要決策環節,但是數據的信息安全管理也應得到充分的重視,由于互聯網是個開放性的虛擬平臺,因此也必須對財稅數據進行有效管控,建立科學可行的數據安全管理制度,防止核心化的數據不被竊取。例如內部不得使用外接硬盤、建立內部局域安全網、管控數據拷貝環節等等,這樣可以有效提高數據安全等級,將病毒以及黑客入侵的問題概率降到最低。但是數據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要根據實際情況,注重其可執行性和便捷性,要保證財務工作的正常運行。
(三)統籌協調進行財稅風險預警
在大數據支撐下,財稅風險預警部門根據自身的優勢進行定位,明確發展目標,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可行性合理規劃,同時在發展過程中要一步一個腳印的提高實力、加強財稅風險預警力度。首先,財稅風險預警應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制度體系,加強內部各個環節的監管效能,提高管理制度的落實力度,為財稅工作的發展提供重要基礎。其次,財稅風險預警需要根據不同的發展階段制定靈活性的管理計劃,注重各部門之間的協調運作,為各方面人員搭建溝通平臺,確保各項工作能夠有效落實[5]。
(四)探索財稅管理體系改革
在大數據背景下,應基于當前大數據信息技術進行深入挖掘,尤其對于歷史遺留問題不能抱有僥幸心理。首先,財務工作領導應注重財稅風險預警工作的重要性,通過大數據以及其它計算機技術創建內部財務控制以及評價體系,加強網絡監管,注重數據的及時更新性。其次,電子化的財務管理可以有效降低風險發生概率,財務管理人員應根據自身的實際工作情況制定各種防范機制,以及分辨識別風險轉移措施,對于全方位的工作內容進行可視化監察,以此提高財務能力。在發展過程中,“人為因素”是發展最為重要的環節,因此要注重財稅風險預警的重要性,同時也要更多地引進先進的財稅管理理念。財稅風險預警要注重新鮮血液的引進,可以從社會中進行招聘,但是要注重對大數據信息技術的認同以及專業的對口性,新入職員工要有完善的培訓體系。
四、結語
我國的市場化經濟逐漸趨于成熟,而財稅工作的發展則是社會經濟進步的重要保障,隨著當前互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應抓住大數據時代所帶來的機遇,同時也要認真面對大數據技術所帶來的挑戰,通過提升數據綜合分析能力,制定數據安全管理制度等方面進行數據的有效利用,同時也要為財稅風險預警的長遠發展制定目標。
參考文獻
[1]雷敬斌.大數據在財稅風險預警的應用研究[J].科技與發展,2020(4):106-107.
[2]馬寧嵐.論大數據與財稅風險預警[J].經貿實踐,2018(20):88-89.
[3]饒明曉.大數據分析識別稅務風險思路探究[J].財會通訊,2020(14):131-133.
[4]馬紅梅.基于財稅大數據的稅務信息化教學研究[J].科學咨詢,2020(12):39-40.
[5]張玉萍.財稅大數據背景下稅務風險的成因及管控措施研究[J].中國民商,2020(4):132-133.
(河北經貿大學?河北?石家莊?05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