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豐澤 徐曉燕
摘要:現如今,網絡科技發展迅速,新媒體的出現與普及對人們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人們進入了移動互聯時代。現代大學生因其觀念較為新潮,易于接受新事物,因此成為了受移動互聯網科技影響的重要群體。鑒于此,本文圍繞大學生傳統的就業指導工作中出現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與時代發展趨勢對移動互聯時代下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應如何有效展開進行思考并提出應對策略,為教師在大學生就業指導教學方面提供參考與幫助。
關鍵詞:互聯時代;新媒體;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對策
目前,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促進了移動智能手機、平板電腦以及筆記本電腦等新媒體工具的發展與普及。據有關報告顯示,近幾年我國手機網民高達8億,而在手機網民群體中,青年大學生在其中的占比最多。由此可見,移動智能手機正在成為人手一部的標配物件,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移動通訊工具,在上網與通訊方面早已經取代傳統臺式電腦的存在。不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與新媒體的廣泛應用對人們的日常生活方式、社交方式、獲取信息與知識等方式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甚至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工作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與幫助。因此,本文對傳統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中的不足之處進行分析,并結合實際情況與時代發展趨勢對移動互聯時代下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應如何有效展開進行思考并提出應對策略,為就業指導教師在大學生就業指導教學方面提供參考與幫助,從而提升大學生就業水平。
1傳統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分析
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就是通過各個學校、政府人力資源保障部門以及下屬人員等通過聘請專業就業指導專家或是內部具備就業指導知識理論的人員組織人才交流中心、就業招聘會的形式來完成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傳統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較為單向,就業指導形式保守單一;教師在就業指導教學過程中傾向程序化與安置化發展;學校過于看重大學生是否成功就業與學校整體就業率等。由此可見,我國大學生在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一定的不足,同時,隨著勞動力市場充盈,就業市場飽和,以及移動互聯網科技的飛速發展,導致傳統的就業指導工作已經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腳步,不能滿足移動互聯時代下現代大學生對就業指導工作的需求。所以,為了順應移動互聯網時代發展的趨勢與更貼合實際情況的大學生就業需求,一種新型就業指導教學方式亟待出現。
2移動互聯時代對大學生的影響
2.1生活方式上改變
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各種新媒體工具的出現對現代大學生的生活方式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尤其是移動智能手機,使得眾多大學生成為“低頭族、手機黨”,手機的普及歸功于移動網與無線網的存在。現在的大學生娛樂、生活、學習均離不開互聯網絡,因此對大學生的日常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以及手機應用軟件的出現,導致大學生越來越“宅”,足不出戶就可以通過手機等新媒體工具與無線網或是移動網絡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了解到自己關注的信息,與外界社會發生聯系。
2.2知識與信息獲取方式上的改變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導致新媒體等工具的出現,新媒體工具可以滿足人們獲取與學習新知識、了解實時信息。大學生往往是出于閱讀興趣以及閱讀方式的簡便快捷來進行知識與信息的獲取,主要是通過移動手機與掌上平板電腦等作為閱讀工具。但現如今網絡信息過量,且有效信息難以準確獲得,因此導致大學生所了解的信息或是學習到的知識存在一定的無效性且對知識的了解較為淺顯寬泛,無法形成深刻印象與記憶。這種新型獲取知識與信息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不如書本知識來的深刻與實用,甚至降低了大學生的閱讀品味。
2.3思維模式上的改變
由于大學生受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中影響頗深,在生活方式的改變與知識信息獲取渠道的簡便,其思維模式也已經發展改變。相對傳統思維觀來說,大學生看待與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更符合實際,可以利用移動互聯網的優勢來解決問題,具有一定的高效便捷性。
3移動互聯時代下傳統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3.1就業指導工作傳統落后,難以適應時代發展
我國各大院校在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主要依據國家就業政策、就業技巧以及就業信息獲取與篩選等方面進行,例如大學生落戶外省市政策;國家公職人員考取、進入事業編單位就業、以及大學生村官等工作的開展與有關重要信息的說明工作;還有學校的三方協議、關于檔案接受與勞務派遣的解讀工作等,就業指導內容較為單一,缺少一定的靈活性,導致大學生在就業知識的學習方上較為被動。除此以外,就業指導教師過于注重求職技能的介紹與訓練,例如著裝要求、簡歷撰寫技巧以及面試禮儀等,忽視了就業大方向與外部就業環境的說明與指導,同時沒有考慮到當代大學生在移動互聯網的影響下,傾向從各大招聘網站以及一些公司的公眾號上面了解招聘信息,因此學校的就業指導教學難以適應現在大學生的求職與就業的需求。
4移動互聯時代下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應對策略
移動互聯時代的發展與廣泛應用要求各大院校的就業指導教學內容與方式也應與時俱進。因此,筆者結合大學生的就業需求與實際情況,打破傳統的就業指導教學模式,重新提出了以下就業指導對策:
4.1以新媒體工具作為信息載體,建立互聯時代下的就業指導模式
智能手機現如今已經發展成為移動互聯網北京背景下的典型新媒體工具。因此,學校應加強校園無線網的覆蓋面、并注重移動互聯互動技術的應用以及高校就業指導部門可以主動和移動應用開發商進行合作,加大推進就業指導手機APP的開發力度,進而通過就業指導APP軟件信息就業信息了解;或者利用微博、微信、豆瓣、QQ等社交軟件按照大學生喜愛的的信息內容與方式來發布就業信息,獲得大學生對就業信息的關注,從而提升學校就業率。
4.2強化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就業指導教師新媒體素養
大學生就業指導教師的新媒體素養與是否適應移動互聯時代發展就直接關聯,同時也反映了就業指導工作是否滿足移動互聯時代的發展。所以,各大院校應強化就業指導師資隊伍建設,提高就業指導教師對新媒體工具的認知與應用工作。校方應積極鼓勵指導教師利用當下流行社交軟件來進行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并增加對精通移動互聯網科技特點的就業指導教師培養力度,打造具有創新性靈活思維且能夠與時俱進的就業指導教師隊伍,促進大學生有效就業。
結語
移動互聯科技的發展與普及對現代大學生就業而言,既充滿各種機遇也存在一定的挑戰。所以,這就需要各大院校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鼓勵大學生就業指導教學適應時代發展,能夠與時俱進,從而促進大學生靈活就業與有效就業,提升院校就業指導工作的質量和效率。
參考文獻
[1]薛泉祥.移動互聯時代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對策與思考[J].教育與職業,2015,(33):74-76.
[2]劉珊珊,尹光華.移動互聯時代下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對策探討[J].中外交流,2018,(30):35.
[3]張涓.移動互聯時代下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對策探索[J].科教文匯,2016,(13):139-140.
(山東協和學院?山東?濟南?25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