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民族。戰“疫”時期的奮斗是更加具有科學精神、更具有團結精神的奮斗。培育大學生奮斗精神的方法有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為奮斗指明方向;增長知識才干,為奮斗積蓄本領;實行勞動教育,為奮斗提供實踐;培養擔當意識,為奮斗聚集力量。
關鍵詞:戰疫;大學生;奮斗精神
新時代是奮斗者的時代,同樣,戰疫時期,也是奮斗者的時代。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的重要講話多次提到了“奮斗”一詞。如:同心協力、英勇奮斗、共克時艱;慎終如始、再接再厲、英勇奮斗等。這次疫情,不僅是對全體中國人民,也是對中國青年的一次大考。
1.戰“疫”時期,奮斗精神具有的特殊性
中華民族是具有偉大奮斗精神的民族。每一次的奮斗,中國都在磨礪中愈發堅韌、更為強大。這次新冠疫情時期,奮斗精神體現出了其特殊性。
1.1是更具有科學精神的奮斗
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關工作時強調,“人類同疾病較量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學技術。”這次疫情是重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新冠肺炎病毒是共同的敵人。所以奮斗不是盲目的,而是在科學精神指導下的、理性的奮斗。
對于科研人員來說,如何科學論證病毒來源,盡快查明傳染源和傳播途徑,密切跟蹤病毒變異情況,抓緊研發疫苗和有效藥物、快速檢測病毒;對于醫護人員來說,如何科學有效應對疫情,普及科學防疫知識,解答疫情防控熱點問題,如何治療護理新冠病人等等,這些都需要嚴謹的科學精神。
對于政府來說,如何以務實高效的態度,科學研判形勢,發布真實疫情數據、精準有效施策、這是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體現;只有弘揚科學精神、提升全社會的科學素質,才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1.2是更具有團結精神的奮斗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
從國內來看,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14億中國人民再次向世界展示了萬眾一心、凝心聚力的團結力量。
團結,是因為我們有堅強的領導核心,以始終把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的信念,統一指揮、全面協調、防控措施得力。一聲令下千萬人的武漢封城、萬名醫護工作者八方馳援湖北、火神山、雷神山十天建成、九千萬共產黨員抗疫逆行。
團結,是因為我們中華民族一直傳承的家國情懷: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中華兒女如同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舉國同心、守望相助。來自全國各地的特產、捐款,各種醫療器械、醫護物資,迅速向武漢集結。戰疫的奮斗歷程證明了團結是中國人民戰勝一切困難,奪取勝利的重要保證。
2.培育大學生奮斗精神的方法
這場疫情,九零后和零零后的青年成為了戰疫的主力。2020年五四青年節,寄語新時代青年“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斗而升華。”
2.1加強理想信念教育,為奮斗指明方向
“青年的理想信念關乎國家未來。青年理想遠大、信念堅定,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無堅不摧的前進動力。”理想信念是大海上引航的燈塔,為奮斗指明方向[1]。在疫情中,堅持黨的領導,引導廣大青年把自己的個人理想和社會共同理想結合起來,在奮斗實踐中成長。自疫情爆發發以來,分布在各行各業的大批共青團員和年輕的共產黨員,不忘初心、踐行誓言,為抗擊疫情奉獻了青春力量,展現出當代青年的良好精神風范。歷史和戰疫實踐都告訴我們青年一代有理想,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明確奮斗方向,一定能無往而不勝。
2.2增長知識才干,為奮斗積蓄本領
“學如弓弩,才如箭簇,識以領之,方能中鵠”。這次抗擊疫情,對病理學、藥學、醫護的專業性要求比較高,所以科學家、醫護人員成為了戰疫一線的主要奮斗者。網上很多已經畢業的大學生后悔當初沒選學醫護專業,因為在疫情時,他們感受到一種不能為人民和國家分憂解難的無力感!大學生在平時,就要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緊迫感,打牢扎實基礎,刻苦學習、儲備知識,以便在關鍵時刻,能夠用高強的本領來報效祖國和人民!在疫情期間,那些沒有WIFI,到屋頂或在菜地、路邊蹭網的孩子們都讓我們感受到對知識的渴求,專注學習的自律。對大學生來說,學習是首要任務,勤奮努力,掌握真才實學,為奮斗積蓄本領,才能自信地應對各種挑戰。
2.3實行勞動教育,為奮斗提供實踐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指出要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在疫情當中,依然堅守崗位的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公交司機、志愿者們,火神山、雷神山的建設者們,正是這些普普通通的勞動者,一直為維護疫情時期社會體系的正常運轉而默默奉獻。大學生作為未來的勞動者,要扎實開展勞動實踐教育活動,學會尊重勞動者,培養熱愛勞動的品質。在疫情宅家期間,家庭成為大學生勞動教育的陣地,曬“烹飪菜肴”“手工作品”等活動,將勞動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培養良好的勞動習慣、訓練勞動技能、感悟勞動價值。很多大學生也作為志愿者,參與了公益勞動,如協助測量體溫、宣傳科學防疫知識等,積極投身家鄉抗疫。
2.4培養擔當意識,為奮斗聚集力量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爭中,你們青年人同在一線英勇奮戰的廣大疫情防控人員一道,不畏艱險、沖鋒在前、舍生忘死,彰顯了青春的蓬勃力量,交出了合格答卷。廣大青年用行動證明,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是好樣的,是堪當大任的!在抗擊疫情的斗爭中,廣大青年用行動詮釋勇敢與堅強、展現出責任與擔當的精神風貌。
今年5月份,一項《新冠肺炎疫情對當代青年價值觀影響調查》中顯示:在社會責任感方面,有84.6%認為“戰疫經歷使我懂得,青春應當在黨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綻放”;有80.3%表示“戰疫斗爭如有需要,我愿意上一線”。在國家和人民需要時,中國青年毅然擔負起了時代賦予的責任與使命。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青年大學生在磨礪中成長,時刻準備,以奮斗之我,開創奮進中國之光明未來。
參考文獻:
[1]李科.新時代大學生奮斗精神培育的路徑探究[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9(12):78-88.
作者簡介:
何金(1974年—),女,漢族,江西贛州人,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思政教育研究。
課題:
本文系2020年度贛州市社會科學研究課題(2020004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