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琪 北京化工大學數理學院
在職研究生培養是解決當前教育資源矛盾,提升社會工作人員能力素質的有效途徑。今年發生新冠肺炎疫情以后,全國數千萬大中小學生實行線上居家學習,規模之大、范圍之廣歷史罕見,將對線上學習教育工作產生深遠影響。在此,筆者僅就在職研究生的線上教育談幾點粗淺的思考與認識。
研究生教育是我國重要的人才培養渠道之一,為了培養更多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國家鼓勵擴展研究生的培養渠道,由單一研究生教學模式變成為現今的全日制研究生與非全日制研究生并存的教學模式。
面對嚴峻的就業壓力和就業形勢,很多本科畢業生會選擇找份工作,先養活自己再說。當今社會,職場的競爭日益激烈,很多人發現自己的學歷不高,和同事競爭處于劣勢,為了能夠保住一個好的工作崗位,并拓展自己的發展空間,就會選擇報考在職研究生。
我國從1997年開展在職攻讀碩士專業學位至今,經過23年的不斷改革完善,在職研究生已成為近些年比較熱門的研究生教學模式之一。據統計,我國在學研究生286.37萬人,其中,碩士生243.95萬人,博士生42.42萬人。2016年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的人數已達到58.2萬人,在經過2017年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學工作改革之后,在職人員攻讀碩士學位的人數不斷上升,并且上升的幅度還比較大,越來越多的人員開始選擇一邊工作一邊學習的方式提升自我,在職研究生的教育培訓占居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一)受上課學習方式影響,報考目標院校受到較大制約。目前,在職研究生主要采取周六周日或晚上時間上課,這樣地域上的影響就成了大家必須考慮的因素。大多數人會因此選擇本市或通勤方便的學校,而自己心儀的學校往往受此影響卻沒辦法報考,極大地限制了大家的選擇機會。除北上廣和少數省會城市以外,大部分人員在當地難以找到自己滿意的學校,特別是中小縣市,當地就沒有高校,只能去相對較近的城市上課,基本上沒有多少可選擇的余地。
(二)異地奔波求學,給在職人員帶來很大壓力。對于絕大多數在職讀研人員來講,異地上課是一個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他們完成一周的工作,休息日還要奔波于學校,其中較大一部分需要在外住宿,這極大地增加了在職研究生的經濟負擔,也增加了時間成本,不利于保證學習效果的同時,也造成了極大的浪費。
1.有利的方面:一是節約資源和成本。實行網上上課,在職讀研人員省去了大量的交通和住宿費。按照目前在學60萬人,其中60%需要異地上課,平均每人每周花費300元,每年上32周課計算,每年可節約34.56億元,而且還能節約大量的時間,可用于工作學習。二是滿足了在職讀研人員的多樣化需求。網上學習,徹底克服了線下學習的各種障礙,人們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對提高教育質量有很大幫助。三是拓展學習的空間。
2.不利的方面:一是線上學習,受網速的影響,個別時候可能會有延時,對上課效果有一點影響。二是上網課沒有面對面的交流管理,可能對上課秩序不好把控。三是線上學習階段,考試考核的組織形式需要重新設計。
隨著5G技術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術的迅速發展,國內已經具備了開展線上教育的硬件條件,只要做好規劃設計,周密組織實施,一定會極大促進在職研究生教育的迅猛發展。
1.認真規劃,頂層設計,統一線上教育的組織模式。開展在職研究生線上教育是信息化條件下教學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是廣大在職人員提升自身能力素質的現實要求,也是貫徹十九大精神、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文化需求的重要體現。為此,建議由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牽頭,研究制定線上教育總體方案,明確各級教育機關、學校的職責分工,細化完善線上教育的組織實施、考試考核、監督管理等各個環節工作,統一程序,統一標準,保證線上教育的有序進行。
2.統一接口,系統集成,建立功能完善的軟件系統。在現有網絡技術的基礎上,著眼5G技術應用和5.5G、6G發展方向,按照保障當前、模塊集成、安全好用、便于拓展升級的原則,研究開發線上教育專用系統。該系統要兼容現有主要操作軟件,接入端具備良好的視頻采集和口令分發功能,用戶端具備方便的在線記錄和作業上傳功能,要著眼網課的實際需求,加入線上廣播呼點、互動交流模塊,營造良好的教育情景,并預留第三方檢查監控接口,為線上教育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力保障。
3.線上為主,線下為輔,提高在職研究生教育質量。我個人認為,教育內容需要通過好的形式落實,既不能一成不變,也不會一勞永逸。要兼顧研究生層次教育特點,開展線上為主,線下補充的靈活教育方式,強化檢查與考核,固化學習效果。線上提倡自主學習、誠信考試,并運用全方位視頻監控,遠程截屏隨機抽查等手段,加強對教育過程的管理。建議每學年組織1至2次線下集中培訓,重點安排名師講座、研究實驗、現場答辯與閉卷考試,了解線上課程落實情況,及時作出調整與改進,確保在職研究生線上整體教育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