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戴沂男
無錫職業技術學院
銀行及企業的關系主要體現在產權和交易兩方面,產權關系即商業銀行和企業之間得股權關系,交易關系是指它們相互的金融業務交易關系,一般來說,如若未有前者,則更傾向于后者。從微觀意義上講,商業銀行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資金幫助,從中提取相應的報酬,而后企業使用資金、進行經營生產,獲取企業利潤,這是雙方共贏的一種資金借貸關系。從宏觀意義講,這關系反映的是金融資本與產業資本融合發展。此類互利關系不僅對整個社會經濟發展發揮重要作用,而且會隨著外部環境的變化、經濟制度的變遷而不斷地變化而改變。隨著時代不停的變遷,我們應當深入了解與時俱進的其中干系。
國有銀行便是國有企業,當前,國有銀行革新的難點是改良銀行和企業的債務關系,刷新銀行“硬負債、軟資產”的狀況。隨著經濟制度的變化,新舊體制的交替,銀企關系雖然擺脫了舊的制度體系,但是新的規則還尚未形成,導致“四不像”關系的產生,同時混亂的秩序造成了更多的麻煩,具體有以下幾方面:
(一)資金供給與需求方面。計劃市場經濟模式下資金的供給模式尚未發展完全,企業對銀行資金的供需依賴性較大,顯然在資金方面企業會顯得較為被動,企業的資金需求量大,當企業急需籌集資金,銀行便會是唯一選擇。更何況,許多企業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在面臨倒閉破產時資產又將淪為負債,這種“舊債未還完新債又出”案例數不勝數。因此企業應當抓住事情的中心,實行內部因素的剖析,減少此種窘況的出現,那么創業失敗的次數將會大大減少,也會有更多的企業發展起來。
(二)銀行與企業關系之間的機制體系不健全。雙方只有在平等地位上才能實現長期的合作。為維持信用的償還性和有償性,雙方會簽約合同或締結契約維持合作,但這些“硬束縛”,并未給銀行帶來所謂保障。在我國的預算體系下,貸款損失大多是由政府隱忍承擔,導致銀行忽略審查貸款風險。甚至銀行更喜歡于給高風險項目投資,以便謀取更多的利益。銀行的監督能力比較弱,將資金借于企業后便缺乏管理,許多企業的信用觀念薄弱。這些都是法律機制不建全和銀行對資金缺乏監督造成的后果。
(三)銀行與企業關系的穩定性較差。雖說銀行與企業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但有許多內在因素可謂是深藏不露。現在的銀行數量是數不勝數,但其服務形式卻是大同小異,在服務業如此發達的時代,若同一行業沒有自身的長處,又怎能與其他同行競爭,更不必說吸引客戶。企業一般都擁有多個銀行賬號,俗話說“何必在一棵樹上吊死”,企業也會選擇更優的銀行,有時多個銀行服務于一個企業,面多這種供過于求得形式,也增加了銀行之間的競爭。企業客戶搖擺于銀行之間,使得他們之間的關系極為不穩定。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與銀行應該緊密合作才能使企業變得強大、銀行從中獲取更大利益。貸款市場上,那其實是一種囑托與代勞的關系。企業除了在銀行開立銀行戶,對往來的單位展開相應的業務,還有一點就是融資,資金流量大的企業會通過許多方式以滿足自身的融資需求,例如:信譽貸款、銀行跟蹤項目貸款、辦理銀行承兌匯票等。金融改革的產生,使得經濟增長過熱,國民經濟體系內部部分比例失調,對于資金需求量大卻受阻的企業,資金的供需矛盾十分地突出,另一方面,對于急需轉換機制、迫切需要資金支持的企業會逐步陷入困境。
(一)建立穩定化的交易關系。銀行與企業實則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利益共享、發現共擔的信用關系。關于加強穩定性,交易雙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銀行為了保證貸款的安全性,對于借款人要加強約束以及考慮到市場的不確定性,通過訂立交易合同等形式防止欺詐行為。在同行一起競爭時,加強各自銀行的特色,發揮各自的長處。為了減少企業的交易費用,西方商業銀行大多選擇信用條件好、實力強勁,經營條件較好的大中型企業作為基本客戶,為自身提供盡可能給更多的利端,這樣也能加深對“老客戶”信任,從而鎖定這種穩固的交易關系,而企業也會對該銀行增強合作感,從而達到增強雙方的交易穩定性的效果。
(二)加強銀行工作人員培訓。每位員工應當恪盡職守、遵守規則、誠以待人、做事坦誠、信守承若;做到清清白白做人,明明白白做事,對待客戶不欺騙、不隱瞞、不歧視。每過一段時期,讓內部員工對自己的行為做出總結,進行改進。緊接著通過不斷地反省學習,提高工作人員的專業知識,讓員工樹立正確的三觀、職業倫理道德,為客戶提供專業、優質、高效的服務。進一步提升內部管理和培訓,強化風險合規,提高執行能力,從而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
(三)企業建立良好的信用。當今信用消費時代,信用檔案逐漸成為企業和個人的“經濟身份證”是開展經濟活動的通行證,因此建立良好的信用記錄無論對個人或是企業都是至關重要的。信用是企業賴以生存的根本,若有良好的信用,那么與銀行的合作也會更加便利。如若想要獲取較高的額度,在辦卡是經量多提供資產證明,這樣可以幫助銀行進行資產評估,除此之外,在其他領域資信良好,也對辦卡人取得良好的信用有作用,既然辦了卡,每月需按時還款,有借有還,再借不難,也能保證好的信用積累。
銀行與企業的關系作為現代社會經濟活動中最基本及重要的經濟關系,應當按照市場規律,約束各自的行為,以便于往后構建新型銀企關系,雙方作為市場主體,應當相輔相成、共求成長、實現共贏目標。戰場上的合作是打勝仗的關鍵;跑道上的接力是贏得比賽的規則;商業上的競爭的是共同發展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