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光 山西省物資產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政工管理工作是企業一切工作的“生命線”,它是用科學的方法論、世界觀啟發人、教育人的工作。首先,做好政工管理工作,能夠打造一支思想作風硬、業務能力強、政治素質高、敢打敢贏的企業職工隊伍,對企業長遠文件發展的意義重大。其次,做好政工管理工作,能夠最大限度地挖掘員工潛力,激發企業內生動力,調動廣大員工的生產積極性與能動性,助力企業轉型升級。最后,政工管理工作能夠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能夠確保企業決策、企業管理與時代同頻,避免企業生產經營與政工管理出現“兩張皮”的問題,實現良好的政工管理效果。
(一)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不強。部分企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較多問題,員工精神缺鈣、行為失范等現象仍然存在。一是理論教學體系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課程長期沒有更新,員工容易滋生厭倦感。二是思想觀念缺乏創新。部分政工管理人員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務虛的”“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組織學習、開會”,導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化,難以形成全員參與的政工管理局面。
(二)政工管理的內容與方式單一。實踐中,部分企業政工管理觀念滯后,沒有將政工管理充分融入到企業生產經營、企業轉型發展的各個階段,難以適應當前大市場、大開放、大競爭、大流通、大生產的市場經濟格局。一是員工沒有將自身職業理想、人身價值與政工管理工作有機結合,員工缺乏工作動力,企業內部缺乏凝聚力、向心力以及創造力。二是員工訴求渠道不暢。尤其是大型企業中,許多基層員工生產經營與管理任務重,心理負擔大,一旦產生矛盾,將會影響企業內部穩定。然而,部分企業沒有暢通員工訴求渠道,對員工的關懷不足,難以提升企業在市場中的核心競爭力,脫離了“以人為本”的政工管理要求。
(三)智慧政工平臺建設滯后。部分企業政工管理工作覆蓋范圍小,時效性與實效性不足,導致政工管理工作流于形式。一是對現有互聯網資源的利用度不高,許多互聯網終端的教學素材、學習素材沒有得到挖掘,員工自主學習意識不強。二是智慧政工平臺功能單一。部分企業雖然建有智慧政工平臺,但只是單純地將其作為推送政工信息的工具,沒有進一步開發其他功能。三是輿論宣傳引導工作滯后,企業內部輿論環境與文化環境有待優化。部分企業轉發熱點信息、權威信息的一是不足,應對企業內部輿論事件的能力不強,導致虛假謠言多發。
(一)理論創新是引領,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是行為的先導,只有向員工傳輸先進、正確的理論,才能率領、動員、說服廣大員工為企業轉型而努力以及為自身理想而奮斗。為此,一是要完善理論教學體系,將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先進思想、先進文化融入到思政課程中,做到與時俱進。二是要走出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誤區,大力開展實踐活動,在實踐中提升員工政治站位和道德意識。例如,政工人員可以組織員工深入社會開展公益活動,增進員工服務意識;政工人員也可以組織員工拍攝以企業文化為主題的微電影,將企業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起來。
(二)內容創新是推進,堅持政工方式多元化。新形勢下,企業政工工作要堅持內容創新,發揮政工工作的作用。一是要圍繞當前企業所處的行業情況、市場經濟情況來開展政工工作。企業應繼續建設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先鋒模范崗,堅持政工管理與企業生產經營有機結合,深挖企業與員工共同發展的“動力源”。二是要暢通員工訴求渠道,完善協調機制。從辯證法的角度來看,任何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面臨矛盾。
(三)方法創新是抓手,善用現代信息技術。實踐證明,企業政工管理只有堅持方法創新,不斷提升政工實效,才能真正減少政工成本。為此,企業要善用現代信息技術,搭建智慧政工平臺。一是要善用學習強國APP平臺開展政工工作,積極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做好平臺內政工學習積分考評,鼓勵員工自主學習。二是要以微信公眾號或者企業自建APP為平臺,開發政工理論學習、政工活動參與、心理咨詢、黨建宣傳、黨員管理、團員管理等功能,延伸智慧政工的范圍。三是要注意應用微博、微信以及其他新媒體做好輿論宣傳工作,創建良好的輿論氛圍,幫助員工更好地了解時事政治,提升員工對于世情、國情的認識,把握企業文化建設主旋律。
結束語:總而言之,企業政工管理工作是企業轉型發展的助推器,是幫助員工實現人身價值和職業價值的重要工具。做好企業政工管理工作,在理論思維、政工內容、政工方法等方面下硬功夫,能夠進一步營造穩定向上、健康、正能量的工作氛圍,保持正確的價值取向以及企業發展方向。文章重點就企業政工管理工作創新進行了探討,通過本研究可以發現,政工管理工作是一項基礎性、長遠性、系統性的工作,可以多角度展開。具體而言,一是要理論創新;二是要內容創新;三是要方法創新。相信在真功人員努力下,企業政工管理工作所發揮的作用會進一步凸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