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理工學院 劉戀 吳露燕
現階段,外界環境對國內農產品企業貿易的發展帶來深遠影響,加之對當前國內經濟市場建設和國家政策指導內容進行分析可知,國內農產品企業對外貿易發展形勢較好,農產品交易頻率持續增長。在這種情況下,加強農產品企業貿易所需的商務英語有關人才隊伍建設顯得越發重要。當前,我國對外貿易領域中商務英語人才的合理應用,讓對外溝通與交流發展進入了全新時期。而因為“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也使商務英語在有關行業領域中將獲得進一步應用。
2013年9月、10月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分別指的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新時代的海上絲綢之路。其是我國首次提出、高層推行的國家倡議,對中國現代化建設與在國際上立足有著深遠的戰略影響。現如今,受到“一帶一路”倡議的影響,我國在中亞范圍中的經濟貿易活動不斷增多,并且對我國進出口貿易行業發展起到了持續的推動作用。同時,在黨的“十八大”之后,該倡議也被提升到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這項政策表示,此倡議已成為了我國一個歷史性時刻,并成為了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倡議。
我國作為世界農業強國之一,農產品出口貿易也是全球數一數二的。因為我國地理位置具有優勢,并且具有較強的進出口貿易能力,使得國內農產品企業貿易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也獲得了長遠發展。而隨著此項倡議的深化踐行,中國和中亞五國的合作貿易往來日益密切,這種形勢在農產品進出口貿易方面就能直觀地體現出來。20世紀末期,我國農產品對外貿易和中亞五國的貿易成交額大約只有2000萬美元,只占雙方貿易額度的0.6%;但到了2017年,貿易額度高達80億美元,占雙方貿易總額的7.9%。顯而易見,“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對我國對外經貿行業的建設方面有著極大的促進,雙方貿易關系也持續增強,使國內農產品企業貿易有著較大的發展空間。直至當前,國家農產品在對外貿易方面,盡管短期建設工作中還存在微小波動,但是整個行業正向高質量、高速度、較強主動性的趨勢發展。
從當前來說,中國在中亞各國的農產品對外貿易方面,每一年的額度都要比往年增長更多,并且貿易逆差而造成的實際影響也在持續減少。雙邊貿易額度日益提高,同時也使國內農產品貿易市場份額因政策變動的影響而有了更大的發展空間。其中,我國在和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國家的農產品貿易來往中,逐漸縮小了與以上國家的貿易逆差。并且,我國在和土庫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國家的農產品交易來往中,對外貿易活動也實現了平穩、快速的推進。
現如今,農業的持續發展與保證糧食安全是全球重點關注的問題。由于2010年世界饑餓總人口數高達10億,聯合國、G20及APEC都將農業發展視為一大重要議題。在國際方面,對農業的國際合作也進行了討論,把農業發展當作重點發展目標。因為農業發展速度極快,農業合作成為了目前我國與其他國家外交的一個重要主題。
當前我國極為重視糧食安全問題,并且這也是我國農產品發展的重點所在。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更是糧食生產進出口大國。非洲東部和中西部地區都屬于糧食緊缺地區,我國農業從古至今積累了極多的種植經驗,對其他國家的農業發展有著重要借鑒作用,并在保障糧食安全方面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5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明確指出了國內農業成本存在的問題。國內所有農產品價格與成本較高,在價格高、成本高這種“雙高”背景下,我國農業生產形勢日漸嚴重。加之我國資源開發比較過度,嚴重破壞到了生態環境,從而影響了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針對這兩種情況,我國急需借助國內外市場資源,增加對外投資規模,并加強利用農業外資,促使農產品加工業出口貿易發展,這對國內農產品對外貿易有著重大價值。
在我國“三農”事業持續開創新局面的背景下,農業生產力也獲得了較大提升,并有效解放了生產力,使農產品類型與銷售方式都不斷增多,促進了我國農業和農產品對外貿易的進一步發展。在農產品對外貿易中,需要明確定位農產品與農產品客戶,采用精確的語言讓兩方聯系起來。商務英語作為區別于普通英語的一種社會化語言形式,在促成雙方農產品貿易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對國內企業謀取最大化利益極為有利。商務英語這種具有靈活交流形式的英語,主要應用于對外貿易與經濟交流上,因此農產品企業對外貿易有必要掌握商務英語。而在農產品貿易當中,商務英語主要具有以下三方面特點。
第一,商務英語大多數應用于商務貿易方面,日常交流中極少用到。在經濟貿易商談中,企業都會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進行談判,從而謀取最大化的利益。在農產品對外貿易中,所采用的英語詞匯與語法都必須結合農產品,并且需圍繞農產品交易展開合作,談判當然也是基于農產品背景進行。
第二,農產品對外貿易往往是使用國際標準語言,這種語言應用當中不會出現口語化錯誤,也不會造成誤解。此外,農產品對外貿易交流需要尊重雙方,在必要情況下,所采用的語言交流技巧也需要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情況下,促成兩方貿易交易。
第三,在貿易交流過程中,不可以出現商務英語詞匯混淆問題,簽訂合同時,兩方也不能出現含義模糊的詞語。
3.2.1 指導員工了解商務英語應用背景
商務英語文化是企業對外溝通交流時的一種主要文化類型,在國內農產品企業對外貿易活動中至關重要。但是,農產品企業若在開展對外貿易活動中,只是依靠充分發揮專業性商務英語人才的職能,遠遠不夠支持企業自身對外貿易活動的具體開展。這是因為商務文化中涉及我國和其他各國間各種不同的文化,然而在全球范圍內開展的商務活動事實上就是在一定的語言背景下進行的一種跨文化活動。為此,農產品貿易企業工作人員在開展對外貿易活動中,是需要較強的個人見解能力;在培訓人員綜合素養時,需要向他們傳輸面向商務合作的商務英語基礎能力。因為受目前外貿市場環境因素影響,農產品對外貿易活動頻率持續提高,貿易額度也不斷增加;其次,企業核心競爭力日益增強,對外貿易環境也在不斷改進。在此環境下,農產品企業對外貿易已然成為一種基本貿易形式,員工需要根據農產品外貿企業的實際需求來改進自身的綜合素養,并且在國際貿易活動中,需要全面了解國內及交易國家的具體外貿法律法規等有關內容。
因此,企業在注重員工商務英語相關職能培養時,也需要針對企業自身合作對象的國家人文、歷史及習俗,讓員工對以上這些做到基本掌握。唯有把本企業文化與合作精神相融合,才能在面對大多數貿易環境時,最大化地發揮企業自身主觀能動性,從而保障企業最終盈利。
3.2.2 了解合作方的基本情況
商務英語是農產品進出口貿易所運用到的一種特殊語言,其不同于普通英語翻譯,商務英語翻譯方式更加復雜。相關企業人員應通曉商務英語,掌握溝通技巧,并具備較強的商業背景知識,才可以適合各種場合下的農產品進出口貿易。一般各個國家的進出口貿易交流方式也是存在區別的,所以,相關人員還需要了解合作方的基本信息與有關要求等,從而做到“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當合作雙方對對方都形成了良好的印象,就可以增加貿易往來的機會。另外,在了解合作方基本信息的基礎上,還需要介紹自身的農產品,在此過程中,更需要精準介紹企業農產品的優勢,為合作方留下深刻印象。
在進入21世紀之后,中國在世界經貿組織中的話語權持續提高,這使我國進出口貿易能力也大幅提高。在此環境下,我國農產品企業獲得了更多的發展機遇,而對外貿易活動也逐漸成為了企業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新時代,國內農產品等對外貿易活動比較頻繁的行業與領域,對于具有商務英語能力的專業性人才需求空前增多,因此急需一批接受過現代高等教育并可以熟練運用商務英語的人才。
目前,因為農產品企業在進出口貿易合作中有著較多的合作項目,所以各高校畢業的專業英語人才的實際商務英語能力通常并不夠強大。這主要是因為高校所開設的專業英語教學一般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在人才的基本能力培養上,往往只關注單一的商務英語活動需求,當他們走上工作崗位后,就容易出現適配能力不足的現象。這就要求農產品企業在人才招聘之后,對所招聘的人才進行職前再教育工作,從而保證招聘的人員商務英語能力可以達到企業的實際要求。農產品企業需要從自身實際出發,采用科學合理的手段對人才商務英語培訓工作進行規范,同時依照企業對外貿易活動實際范圍有效發揮員工的作用。與此同時,農產品企業人力資源部門除了需要在人才招聘上提高門檻之外,還需要轉變以往的人才管理、培訓模式,依照農產品企業對外貿易額度和不同的項目內涵,管理層需要結合企業自身發展需求和員工個人發展需求,不斷完善企業內部人力資源管理體系,為高效開展對外貿易活動提供人才支持。唯有在人才管理中適應國際貿易活動的頻率和實際內涵,才可以讓企業文化建設與國際市場的全新標準相符合,從而根據新時期對外貿易活動的新需求,構建對外貿易型、國際友好型、具有中國特色的全新農產品出口企業。
農產品對外貿易活動需要依托貿易活動的詳細分析。目前國內農產品貿易還處于轉型發展階段,農產品企業的企業文化和實際內涵的構建也還處于順應國際市場需求的初始階段,主要是因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我國農產品企業本身經營模式還不夠成熟,缺乏經驗,使得企業存在建設目標和建設力度脫離等問題。在此背景下,農產品企業管理層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針對商務英語書面表達能力、口語表達能力等重要能力,定期組織人員展開培訓;或者和高校合作,以校企合作模式搭建實訓基地,聯合培養農產品企業所需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滿足農產品企業單一型人才的需求。
綜上所述,“一帶一路”是我國在全球化經濟背景下提出的經濟文化交流發展的一項重大倡議。作為一項對我國經濟甚至全球經濟都具有影響的重要倡議,它的提出對我國人才的發展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商務英語和國際進出口貿易具有緊密聯系,商務英語教學有必要把握“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的機遇,不斷提高人才質量,促使我國商務英語人才與外貿人才培養工作更好更快的發展。當前我國農產品企業發展還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農產品企業對外貿易更加需要重視商務英語人才,提高專業人員的商務英語技能和水平,從而推進對外貿易活動順利開展,并獲得經濟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