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雪雯
摘要:高中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階段,詞匯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英語教學理論與實踐需要探索和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傳統模式下學生對詞匯的掌握大多通過死記硬背形式,這樣不僅難以形成長期記憶,學習效率緩慢,而且還會導致詞匯的多重含義不被正確解讀與正確使用。語境教學是英語教學中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構建不同語境環境強化學生對詞匯含義的了解與掌握。英語詞匯大多存在一詞多義的情況,應用語境不同其表達意思也不同,語境教學可以將上下文與單詞聯系起來,讓學生在結合具體語境確定詞匯意義,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詞匯。意義進行分析,并探索出語境理論的應用策略,促進學生英語詞匯學習效率提升。
關鍵詞:語境教學;高中;英語詞匯;教學;運用
詞匯教學是高中英語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語境下的詞匯存在不同的含義,將詞匯與情境聯系起來有助于提升詞匯教學質量。語境教學有助于學生推測確定詞義、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強化學生詞匯記憶等,對學生英語能力提升具有積極作用。但在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容易忽略詞匯的語境知識,對學生的詞匯掌握造成一定影響。對此教師要注重對詞匯理論的引用,以此完善英語教學方法與學習記憶方法,提升學生語境意識,培養學生英語詞匯應用能力。
一、語境教學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一)有益于推測確定詞義
高中階段的英語單詞大多存在一詞多義的情況,可以說每個單詞的具體含義需要結合具體語境來確定,某一單詞與其他詞語形成句子時,單詞的具體意義才可以準確掌握。對學生來說,高中英語詞匯能夠表現出多個詞性與含義,他們在學習過程中若缺少對此類詞匯的正確學習方法,則會增加很多記憶工作,增加學習負擔。因此將語境教學法引進到詞匯教學中,教師借助具體語境講解單詞,可以幫助學生強化對單詞的了解,讓學生明白詞匯的用法。例如,單詞book既具有書籍、名冊的名詞含義,又有登記、預訂的動詞含義,高中生在學習中會先入為主將其理解為“書”的意思,當出現動詞句式時就會出現困惑與不理解,此時教師結合語言語境教學,便可以幫助學生推測單詞的具體含義。
(二)有利于激發學生詞匯學習的興趣
語境教學可以將學生引進特定的情境環境中,借助語意進一步了解詞匯含義。此教學形式能夠提升學生英語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以此激發學生詞匯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新詞匯的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借助視頻、音頻等多媒體技術為學生展示相應情境,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一課程中,考慮到unit2與unit3的主題分別為“世界各地的英語”與“旅游日記”,教師可以將兩個單元內容聯系起來,引導學生開展更加高效的詞匯學習。在課程中,教師可以以旅游為主線,在介紹旅游地背景故事過程中,將此地英語語言融入進去,通過文化語境與非語言性語境讓學生一邊了解課外內容,一邊學習詞匯知識,以此激發學生的詞匯學習興趣。
(三)有助于學生對詞匯學習的記憶
英語詞匯往往會呈現多個詞義、多個含義,高中階段的英語詞匯存在大量多義詞,同一個單詞往往涵蓋多個中文意思,這對學生的記憶造成一定負擔,學生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記憶。語境教學可以將文本詞匯連接起來,幫助學生記憶與運用詞匯。因此,教師在教學多義詞時,要注重對語境教學理念的應用,嘗試將其擴展至句群或對話中,幫助學生記憶句型搭配。
二、語境教學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創設多樣化語境,強化詞匯理解
多樣化語境教學有助于學生對詞匯的學習與掌握,單一化語境不利于學生對詞匯的長期記憶。對英語語言的學習,并非將詞匯單獨分離出來進行死記硬背,單純了解詞匯的表層含義即可,而是需要了解語言思維、掌握語言精髓,了解詞匯所蘊含的社會文化知識,將詞匯含義與社會背景關聯起來,以此實現對詞匯多重含義的了解與掌握。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有選擇性為學生創設語境,將詞匯相關文化背景引進教學中,以此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這樣不僅可以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理解與記憶詞匯。
例如,在人教版必修三unit1 Festival around the world教學中,考慮到此文章中有關于Halloween(萬圣節)等節日詞匯,教師在課程講解時,除了對本文節日來源、慶祝方式等內容的講解外,教師還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其他國家的節日內容,選取部分趣味性較強的節日引進課堂中,比如西班牙的“番茄節”、美國的“大蒜節”等,讓學生了解不同國家的人文習俗,將精心選取的節日圖片或視頻引進到課件中,讓學生在濃郁節日氛圍中學習詞匯。其中,教師在講解句式“in memory of”時,可結合單元節日主題講解,為從文本中提煉出“serving to remind people of sb”等短句,以此促進學生對結構短句的掌握。
(二)構建認知式語境,幫助學生鞏固
對高中生來說,他們正處于思維發展階段,他們的認知行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情感狀態,在傳統教學模式下,部分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高,對詞匯的學習大多抱有敷衍態度,無論傳授新舊知識只一味記筆記,進而導致學習效果不高。在詞匯教學中,為強化學生的語境的深度認知,教師要注重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與變革,凸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結合課文開展語境詞匯教學時,教師可為學生構建認知式語境模式,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詞匯學習中,促使學生在實踐中強化詞匯理解與感知,進而將其內化于心。在新詞匯教學中,教師要避免直接講授,直接為學生提供意義與用法知識,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詞義線索,以此培養學生結合上下文、社會文化背景等要素確定單詞含義的習慣,進而實現對詞匯的有效記憶,養成自主學習與自主探索的習慣。在解析造句訓練中,教師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通過創設表演對話情境,引導學生在對話練習中靈活運用所學詞匯,在口語表達練習中訓練學生聽力與表達能力,進而促使學生對語境理論、詞匯含義的深刻認知。就高中生的客觀記憶規律而言,他們對知識點的長期記憶往往需要通過不斷練習、復習與鞏固,進而加深記憶的過程。無論是哪個階段的學生,他們的記憶力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模糊,加深記憶過程對學生的學習尤為關鍵。在詞匯教學中,單純側重課堂教學忽略課后鞏固難以達到深化記憶的效果,因此教師既要體現語境教學過程,同時也要重視課后鞏固環節,借助語境創設幫助學生鞏固課堂學習成果,可以結合語境理論為學生開發利于學生學習的練習任務與課程作業,比如在新詞匯作業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聽力練習法、聯想記憶法等途徑鞏固所學知識。
(三)設置差異性教學,實現因材施教
語境創設不能為追求教學理念新穎而引進大量教學語境,這樣對不同認知水平的學生不利,很容易出現與學生實際水平不相符的教學內容,導致教學質量不強。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創設,為學生設置差異性教學語境,進而實現因材施教局面。針對詞匯基礎過硬、英語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教師要體現教學內容的“延伸性”,強化對相關詞匯的關聯與相關領域的延伸。針對詞匯學習有待加強、英語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教師要體現教學內容的“直觀性”,為學生展示語境場景,以此強化學生的詞匯記憶。
差異性除了上述判定標準外,還包括學生的英語經驗背景、英語學習特點等要素,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此要素進行差異性教學設計,讓不同類別的學生都能在教學活動到得以提升,避免因學習特點不同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低、英語學習興趣低等情況,同時也要避免因內容設置過于簡單導致部分學生參與重視度、熱情不高的情況。因此在課程設置中教師要立足學生實際基礎,按照“由簡到繁”原則調整教學內容。在語言技能教學中,教師可按照“閱讀-口語-寫譯”過程開展教學,讓學生能夠逐漸深入課程內容,在此過程中,綜合水平有待加強的學生能夠熟練應對自己熟悉的領域,并隨著內容的加深逐步提升自我;英語基礎較強的學生可以指出其他水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薄弱之處,向他人分享自己的學習方法,有效培養學生的團體意識與合作精神。在詞匯教學中,針對詞匯掌握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設置相對簡單的選詞填空練習題,以促進學生輸入認知能力提升;針對中等水平的學生,教師可以設置帶有詞語提示的漢譯英練習題,以此鍛煉學生詞匯運用能力;針對綜合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設置仿寫類書面表達練習題,為學生提供課外文章內容或課文介紹內容,并設置難度適宜的主題,引導學生參考資料進行仿寫訓練,促使學生綜合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例如在詞匯apartment(公寓)教學中,教師先為學生展示相關圖片,幫助學生建立直觀認識;而后向學生提出討論性問題,讓學生在探索中強化理解;接著傳授學生拼讀與造句方法,適當引進“flat”詞匯,引導學生領會不同文化環境下的詞匯意境,進而加深學生對詞匯的理解。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階段的英語詞匯量大,且記憶難度較高,學生若無法掌握正確的詞匯學習方式,會對其詞匯學習效果造成不利影響。語境教學是借助具體語境開展詞匯教學的方式,將其引進導入環節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將其引進新詞匯傳授環節可以幫助學生掌握單詞拼寫方法,將其引進練習鞏固環節能夠促進學生讀寫能力提升,對學生英語學科學習有很大幫助。總之,語境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途徑,降低學生詞匯記憶難度,幫助學生快速掌握詞匯搭配與具體用法,進而提升學生詞匯綜合運用能力。
參考文獻:
[1]王小港.認知語境視域下高中英語詞匯教學策略研究[D].延安大學,2020.
[2]呂雁翎.核心素養理念下語境教學法在高中英語詞匯教學中的運用[J].校園英語,2020(22):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