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恒
摘要:隨著新時期社會生產力和社會經濟的發展,環境破壞和資源消耗的問題日漸嚴峻起來,過往發展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民眾的生活質量。化學作為一門研究人與社會關系的學科,在新時期的教學中還需要承擔起塑造學生生態觀的教學責任。化學老師需要立足于當前階段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結合化學教學的內容和人才培養的標準,對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進行創新。本文主要以初中化學教學為例,探究環保教育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關鍵詞:初中化學;環保教育;問題策略
盡管當前我國的綜合實力越來越強,在國際事務上的話語權越來越大,但這些都是建立在一定環境破壞的社會生產活動基礎上的。而現如今大部分的環境問題和自然災害,則是對當初一味追求發展而忽視環境保護的結果的客觀反映。因此,強化初中階段學生化學學習中的環保意識、引導學生明確環保理念在化學核心素養中的重要性,成為當下老師在進行初中化學教學教育的重點內容。
一、初中化學教學在環保教育方面的缺失問題
化學不僅是一門應用類學科,更是一門社會性學科,基于化學理論之上的一些化學用品,如化學藥品、設備等,已經深入運用到了人類的基本生活和社會的正常運轉中去,成為社會發展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初中階段的化學作為化學整體體系的入門級,與環境的關系更加密切。初中化學,在考試大綱和教學標準上不僅對基本的知識講授和學習提出了要求,對學生學習之余自主探究和創新實踐能力的形成寄予了希望,而且還要求老師必須在教學中重視對學生環保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傳統時期,中學作為決定學生能否進入一個優秀的高中、為學生今后的高考做到良好鋪墊的關鍵階段,學生的成績是老師和家長關注的重點。這種應試教育下的“唯結果論”教學法,是對學生能力培養和意識塑造的一種無視,導致了初中化學教學中環保教育方面內容的缺失。生活中的大氣污染、水資源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等等現狀,都與化學知識密切相關。環境作為人類社會發展和生存的基本土壤,是人類在不同時期都必須重視的根本。提高初中階段學生對環境保護的認識和環保理念的培養,成為新時期初中化學教學的關鍵。
二、初中化學教學中開展環保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重視基礎教學,滲透環保理念
化學理論的教學是化學教學的重要基礎內容。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掌握,能夠支撐學生在自主探究環節更加順利、流暢,為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高效完成提供保障。因此,化學老師在進入理論知識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教材的基本內容和現代的相關技術,來讓環保問題更加生動化的展示到學生面前。比如,在學習《身邊的化學物質》中《自然界中的水》的相關內容時,老師可以以借助多媒體形象化的優勢,給學生播放一些我國目前水資源現狀的紀錄片等視頻,讓學生們清楚地認識到我國盡管還算是水資源大國,但是在人均用水量的數據統計方面已經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現狀。老師通過這樣的教學,能夠讓學生掌握水資源基礎知識的情況下,強化學生對節約用水和水的重要性的認識,從而引導學生形成并踐行保護水資源的環保意識。
(二)加強實驗規范,節約化學資源
化學作為一門探究性的應用類學科,實驗在其中所占的比例較大。學生通過結合理論知識,以實驗的方式進行自主探究,能夠讓學生在完成化學實驗之余,對教材中的概念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消化,從而提高學生的化學素養和綜合素質。在初中階段的化學實驗中,有許多與環境相關的實驗內容,學生在進行實驗的時候也能接觸到大量的化學藥品,因此老師可以在指導學生科學實驗的時候,滲透環保意識的教育。比如,在進行“常見的金屬性質”實驗之前,老師可以設計微型化的實驗方案,讓學生在實驗中減少對金屬樣品和實驗用品的適用。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老師也需要對學生正確的化學用量和實驗操作進行監督和規范,減少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在完成實驗之后,老師還要要求學生們對個人實驗臺進行整理,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這樣的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金屬性質知識章節內容的理解,還能讓學生在實驗中踐行環保意識,逐漸培養起學生節約資源和重視環保的良好習慣。
(三)開展實踐活動,強化環保意識
綜合實踐活動區別于其他教學方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能夠讓學生在鞏固強化教材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生活化的合理拓展,讓學生通過參與化學實踐活動的方式,得到理論的強化、能力的培養、意識的升華。因此,老師應當重視對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設計,讓環保意識能夠在學生實踐的過程中得到有效提升。比如,老師可以組織學生去調查當地化工廠周圍的污染情況、對學校周圍的小河河水進行抽樣調查、對當地農村的農作物農藥使用和污染情況進行走訪研究等等,讓學生以所學的知識為指導,讓化學的學習和環保的踐行深入到具體的生活中去,從而得到基礎知識的鞏固和環保意識的升華。
三、結語
在國家和社會對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投入和重視程度都在不斷提升的當下,環保教育成為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的思想和今后的社會活動具有一定的指導性。因此,老師需要客觀的分析當前化學教學中環保意識缺乏的問題和現狀,在化學理論教學、實驗操作以及課外實踐的過程中進行環保意識的學習、親歷、升華,從而讓學生能夠從本質上把握環保的重要性,并在行動上去踐行。
參考文獻:
[1]李潔,張建策.變異理論視域下的初中化學專題復習教學研究——以“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為例[J].安徽化工,2021,47(05):183-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