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增鋒



摘要:頂崗實習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一個途徑,是對自己畢業之后工作方向定位的一個過程。同時,從學生離開校園到企業實習這時間內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多方面的影響,不同的綜合素養會有不同的呈現。本文通過對模具制造專業學生在頂崗實習現狀調查及產生的心理影響進行研究。
關鍵詞:頂崗實習;心理影響;技工教育;職業能力
人社部在《技工教育“十四五”規劃》中指出,強化校企合作,支持企業等各方面力量舉辦技工教育,持續拓展校企合作形式和內容,發揮龍頭企業、大型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積極推動企業和優質技工院校多元主體組建技工教育集團。百企進校園招聘,學生選擇頂崗實習單位,頂崗實習是學校和企業共同培育適合企業發展的技術人才的重要途徑。實習期間,本校班主任需定期下企業了解學生工作及心理現狀。
模具制造專業頂崗實習單位的選擇以機械制造、注塑生產企業為主,車間工作環境往往會因為機器生產而變得嘈雜。學生從學校到企業——環境的改變,從學生到員工——身份的改變,從學生與老師到學生與領導——交流方式的改變,打鈴上課到打卡上班——生活方式的改變,等等一系列改變對學生心理必將造成影響。本文在筆者實地下企業與學生交流后化所見為所思,以模具制造專業頂崗實習現狀及對產生的心理影響進行研究。
一、模具制造專業頂崗實習現狀調查
以筆者所帶班級為調查對象,實習時間半年以上,頂崗實習單位包括縣內中小企業和上市企業,班主任與企業HR進行聯系對接,間接了解學生平常工作狀態,結合走訪企業時實地與學生交流,和觀察學生精神面貌,語言談吐的改變,傾聽分享、陳訴、抱怨和真實情感流露。模具制造學生實習崗位基本如下:
根據企業工作崗位設定,以及與學生能力匹配需求,在相適合工作崗位進行基本技能的強化學習,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核心能力。小企業基本以固定崗位進行一線加工,如注塑、加工中心、鉆孔、鉗工等,設計方向人員也有個別,主要以改圖和工藝編排等。大企業會有人事根據班組長反饋進行崗位的調動,放在適合的位置,比如測量、檢驗等細致的工作上。
對本班級29位學生的目前崗位滿意度進行了解,對畢業以后是否會待在本單位進行簡易數據整理,影響他們做出決定的最大因素是工作的一個適應性,來源于工作崗位技術發展性及單位環境的接受。
二、頂崗實習對學生的心理影響
頂崗實習不同于學校技能實訓,主要在于它使學生完全履行其實習崗位的所有職責,擔負起崗位的責任,且讓在校學生直接接觸到社會,這些都會對學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影響。影響因素歸類基本來源于多個改變以及學生自身綜合素養在實習時的體現。
(一)環境適應能力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1.企業注重環境適應能力
環境適應能力是企業考量比較重要的一方面,如果學生的環境適應能力強,說明在該崗位上上手比較快,這樣企業才能放心將工作交付給他,相反如果一時半會不能適應新的環境,那么其將會拖延工作進度,工作單位也需要花更多精力去培養,這是企業不愿意看到的現象。在企業反饋的過程中,有一位在檢測崗位的學生,對于三坐標的檢測上手非常慢,其他人兩個星期就學會了,企業師傅花了1個多月才勉強把他教會。他們將同個單位實習的學生間進行了對比,學生的掌握技能水平、領悟能力差異較大。這類學生在與同學對比過程和小組師傅帶他時自身是有察覺的,尤其初期,會覺得自己就是學不會了,產生不自信想法,從而導致消極的態度。
2.適應能力強,成長較快
學生在頂崗實習前,還有過工學結合的短期實習經歷,對于環境的改變,大部分學生在適應中成長比較快,從精神面貌交流中可以察覺出學生在企業中融入性。在車間的機器聲音中逐漸成熟。
(二)抗壓能力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學生在校期間的工作就是學習書本知識和實踐技能,然后以考試為評分。而在企業,如果是生產類工作,那么每一天都是技能測試的檢驗。
1.有一定抗壓力,越穩定
不管哪一個企業招聘,都希望能招到穩定的員工。畢竟員工越穩定,才能讓企業和公司運轉越穩定。穩定性也是校企合作開設定向班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為工作有壓力,抗壓弱的員工就受不了領導的批評或者加班,就跳槽了,浪費了公司培養的時間和資源,HR又得重新招人來填補職位空缺,人才培養開銷巨大。一個學生從上市企業出來去了一家小廠,但是換工作原因也不能完全歸結于個人因素,大的單位不一定適合學生,班級學生在實習一段時間之后逐漸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樣的崗位,會調整尋找適合自己壓力能夠接受的程度。
2.有一定抗壓力,越冷靜
抗壓能力強的員工在工作中遇到事情可以冷靜對待,如果只因領導指出不足,而導致沒控制自己脾氣,就發火或者抱怨,情緒被影響時,那么工作也是會不順利的。若涉及加工事故,那么可能會導致慌神,會對后續妥善處理影響進程,尤其安全問題。
3.有一定抗壓力,可塑性更強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這句話依然是非常適用現如今的職場。對于企業而言,只有這些抗壓能力較強的人,才能夠更好地培養。
(三)洞察能力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老師對學生的教育往往是非常耐心的交談,語重心長的,是善意的引導,一般在學生犯錯時候;而企業HR突然對學生的談話就會導致學生以為是在批評他,很平常的語氣就可能會導致學生不理解,以為是在指責,就會抱怨工作量這么大,已經一早忙到晚,還來說他。一個單位三個不同崗位的學生就這個問題向我反饋過。
洞察力其實更多的是摻雜了分析和判斷的能力,可以說洞察力是一種綜合能力。明白領導很隨意的一句話的用意。企業除了領導還有一線同事,會有與同學不同的相處交流方式,察言觀色,判斷什么人適合相處。這與個人積累的經驗,熟悉程度相關,通過時間的培養增加自身閱歷,提升洞察能力。
(四)紀律性對學生心理的影響
打鈴上課是養成的習慣,如果沒養成,學生會遲到,遲到會受老師批評。打卡上班,沒有在規定的時間,要扣工資的,會有相應的企業規章進行制約。對于此直接利益相關的,學生基本是都可以做到的。
學校有學生細則,這是從小養成的思想道德行為準則。舉個例子,一個在做工藝員的學生做事非常認真,踏踏實實做著,他看到另外一個一起在廠里實習的學生工作懈怠效率低下,然后也沒被批評,這位同學心理很不平衡。我引導他去善意的去提醒那個兼任同事的同學。
無論何行何業,都將紀律、規章制度放在首要位置,紀律面前,人人平等。在紀律的環境中,群體活動會更有秩序,更加高效,守好自己的紀律,不守紀律的人會為自己不遵守紀律的行為承擔責任。
三、結語
從培養目標來看模具制造的學生在學校教育時,除了本專業技能水平的培養之外,還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職業適應能力,學生的心理才會強大,在崗位對接之上才能更快進入員工角色。學生職業教育既要為生存又要為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能力,在工作時發揮著關鍵作用。不管工學結合,還是頂崗實習,都是在檢驗和提升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所以“職業技術教育里的素質教育追求生存和發展的能力教育”是現代職業技術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的思想基礎,即“使學生獲得在合適的職業崗位上工作所需要的各種能力”是職業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務。
參考文獻:
[1]張大偉.中職模具制造技術專業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索[J].中外交流,2018(0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