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秋媛
摘要:近年來,正念減壓(MBSR)開始在中國流行,當今時代是信息飛速傳播的時代,隨之衍生的正念減壓課(MBSR)開始以網絡、線上課、線下課程、活動等形式開展。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正念減壓課程(MBSR)可減輕人們的壓力、焦慮或抑郁。而鄉土課程資源是學校師生所在的某一地域中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和人文科技等有關方面的教育內容。鄉土課程資源與正念課程結合,利用自然環境、風土人情、社會鄉土等資源,通過正念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規劃,會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
關鍵詞:正念減壓;鄉土課程;心理健康
一、正念課程概述
(一)正念課程的起源
“正念”又有譯為“心智覺知”,巴利文稱為Sati,1921年首次被譯作英文mindfulness。1979年 Kabat-Zinn 將正念引入心理學領域,使之成為現代科學的框架下具有普適意義的訓練方法。Kabat-Zinn將正念定義為將不加評判的注意投入當下身心體驗時自然呈現的覺察狀態,Baer則認為正念是對持續出現的內外部刺激非評判的觀察。Bishop 等人提出了正念的“兩成分模型”,即正念主要包含兩個成分:注意的自我調節(Self-regulation of Attention)和對經驗的態度(Orientation to Experiences),注意的自我調節是指觀察每時每刻的感覺、意識或念頭的變化,包括有意識地將自己的注意錨定在此刻的經驗上和將注意力從經驗的一個方面轉換到另一個方面;對當下經驗的態度具體而言是一種好奇、開放和接納的態度。值得注意的是,接納不等于被動或認命,它指的是完全體驗經驗而不被經驗過度裹挾或刻意地壓制經驗。總之,目前心理學學科中對正念的概念化指向了兩個基本要素:對經驗的覺察和不加評判地接納。
近幾年來,正念減壓(MBSR)開始在中國流行,當今時代是信息飛速傳播的時代,隨之衍生的正念減壓課程(MBSR)開始以網絡、線上課、線下課程、活動等形式開展。近期有大量的研究表明正念減壓課程(MBSR)可減輕人們的壓力、焦慮或抑郁。
(二)正念課程的含義
正念課程是以正念的訓練意義為目標,用正念的方式來進行教學規劃,以正念的內容為主要教學內容的課程。主從心理學的角度,要目的是從心理學、心理治療的角度了解正念的利益與可能運用的范圍。正念的治療理論幫助我們了解以正念禪修為主的課程,設計出一個合適的課程運用于幫助具有精神失調、心理疾病的人們,并從積極心理學的觀點,指出一般無身心疾患的人如何透過正念禪修,發展種種正向的心理特質,這才是正念課程的核心目的。
從教育學的角度,正念課程主要目的是從教育的角度去理解正念的利益與可能運用的范圍。正念課程的研究幫助我們了解歐美的教育界如何立足于醫學、心理學、神經科學的研究,將培養正念的訓練,將正念課程融入各級的學校教育,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成人教育,乃至特殊教育的領域。
二、海南鄉土課程資源與正念課程的結合
(一)鄉土課程資源的概述
鄉土課程資源是眾多課程資源中的一個分支,鄉土課程資源是指學校師生所在的某一地域中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和人文科技等有關方面的教育內容,一般是由自然環境、風土人情、社會科學、地方歷史、民族習俗以及人類生產生活經驗等大部分有利于課程目標完成的自然、人文要素組成的資源。在學校教學中,教師憑借單一的教學素材并不能全面優化學生的心理健康,鄉土課程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著重要的作用。
(二)可利用的鄉土課程資源
海南省位于中國最南端,北以瓊州海峽與廣東省劃界,西臨北部灣與越南相對,東瀕南海,東南和南邊在南海中與菲律賓、文萊和馬來西亞為鄰。海南島四面環海,四季溫暖,是一個風景宜人、適合居住的小島。海南最大的自然資源就是海洋和熱帶雨林,可利用海南的自然資源作為鄉土課程資源。
海洋資源,海南沿海一帶的經濟發展繁榮,沿海一帶的沙灘基本上都有設置酒店、商業廣場、美食街和海灘景區等,比較著名的就有天涯海角、假日海灘等景區。可以設置一些在沙灘上進行正念冥想和正念呼吸活動,尋找海灘上一處安靜的地方開展活動,讓學生用一種放松、自然的狀態去聆聽大自然的聲音,聆聽最真實的海浪、礁石和海風的聲音,用心去想象大自然的變化和生機。
熱帶雨林資源,海南屬熱帶季風氣候,海南南部擁有大面積的原始熱帶雨林,也有著名的參觀景區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可以結合心理健康課程中的表演形式來進行正念訓練,將學生們代入原始自然生活中的角色,在熱帶雨林的氣息中扮演任意一種自然動物,進行正念冥想和正念呼吸活動,放松身心,感受熱帶雨林的原始氣息,用心去想象大自然的變化和生機。
三、研究的方法和計劃
(一)實驗法
指實驗者制造一定的控制環境,在控制條件下觀察被試某種行為或者心理現象的變化,收集數據,形成實驗報告。
(二)量表測驗法。
運用量表對象進行測量研究的方法。量表是測量的準尺,是根據測量的目的而編制的一系列測驗項目,每一個測量的項目都有明確的規定好的標準。
(三)實驗設計
采用單因素被試間設計,進行研究,自變量為正念教學(有/無),因變量為中小學生的積極情感得分。采用積極情感(PANAS)量表對100名中小學生學生進行前測。再將100名中小學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進行正念的心理健康與鄉土課程資源的融合課程,對照組進行普通心理健康課程,并利用積極情感(PANAS)量表對參與課程后的兩組中小學生進行后測,分析數據形成實驗報告。
四、海南鄉土課程資源與正念課程融合的意義
(一)將鄉土課程資源融入心理課堂,培養中小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
將鄉土課程資源融入心理課堂,實際上也普及了中小學生對中國東方文化的知識,在東方文化中,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修“心”的文化,涵養本性,提高自我覺知,進行自我教育,提高個人的修養。知識要密切聯系實際,要將知識運用到實際中。而融合課程正是吸收了東方文化中所培養的積極信念,再結合新穎的方式來培養中小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
融合課程利用正念的方式幫助中小學生緩解在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學業壓力、人際交往壓力、生涯焦慮等心理壓力,同時利用鄉土課程資源會使得課程的引入變得更為親切,幫助中小學生更好地吸收課堂的知識、技能和情感。
(二)通過知識和情感影響學生認知,提高學生的家鄉榮譽感
黃明明等人認為由于正念通過影響感知覺的過程中,作用于注意力、思維以及情緒最后能夠改善焦慮抑郁。利用課程向當地的中小學生宣傳鄉土資源,增進家鄉自豪感,海南鄉土資源課程與心理健康的正念課程的融合是課程的創新,這種體驗式的教學引導學生在大自然中自己探索和發現在體驗課程的過程中,學生們收獲的不僅僅是積極的課程體驗,學生們還會收獲對家鄉積極的情感體驗,融合課程會使學生過的新鮮的課程體驗,促使學生用一種新的視角、新的態度來審視家鄉的鄉土資源,提高愛護然、保護環境的意識。欣賞海南的海島風光,再一次對自己的家鄉產生自豪感和認同感。
將融合課程與生活相結合,啟發學生和老師共同思考鄉土課程資源的利用方式,把對鄉土課程資源利用最大化,也可結合旅游、商業等模式來與鄉土課程資源相結合,利用好鄉土課程資源也是推動家鄉旅游業、教育課程等發展的一項有效手段。
(三)促進學生的學習體驗和收獲
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本質上是一門以學生心理體驗為主的課程,它的教學目標更加注重學生的體驗,達到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目的。正念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努力卻又無評判的將注意力放在身體感覺和心理過程等當下身心體驗上,借此過程培養學生清晰的觀察經驗卻又不被卷入的“去中心化”的能力,也被稱為“覺察”的能力。學生可以通過正念課堂去體驗、感受身邊的生態和文化資源,并潛移默化形成自己的一些認知,使學生能夠表達出之前表達不出來的情緒或感受;在正念課堂結束后,學生能夠積極去探索更多有教育價值的鄉土課程資源;通過正念課堂學生能夠認真了解家鄉的歷史、文化習俗、人物風情等鄉土課程資源,以積極的心理分析家鄉鄉土課程資源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建議,這不僅可以讓學生在正念課堂中鍛煉他們的能力,也培養了他們建設家鄉的情懷。
參考文獻:
[1]顧潔,童慧琦,孫曉明.中文網絡正念減壓課程對普通人群正念水平和心境狀態的影響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9,22(5):581-585.
[2]李田田,鄒松.正念團體訓練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實施建議_李田田[J].科教文匯(下旬刊),2020,501(7):173-174.
[3]程千千.心理健康課程思政實踐八段錦融合五行音樂的正念訓練_程千千[J].校園心理,2020,18(3):268-269.
[4]萬瑛.分析正念團體干預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_萬瑛[J].心理月刊,2020,15(13):28.
[5]林琳,盧妙娟,蘇偉平.八周正念課程對護士壓力與情緒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8,33(13):12-15.
[6]范元濤.鄉土資源在幼兒情感教育中的運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281(6):204,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