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借助互聯網技術推動家鄉發展是非常有效的手段。線上消費優勢越來越顯著,在一定程度上為網絡商城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例如:淘寶、京東等網絡銷售平臺在剛出現時并沒有被社會大眾所認可,也少有人愿意在網絡上進行交易和消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與技術的進步,線上銷售平臺的種類越來越豐富,銷售方式也逐漸呈現出多樣化。而家鄉特產作為眾多商品種類中尤為重要的一個種類,其銷售模式也隨著時代的發展而不斷變化。由于線下銷售模式不僅耗費的時間較長,還存在效率等缺點,所以土特產的網絡銷售逐漸成為電商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我國大學生數量達到了4100萬人,對于數量如此龐大的消費群體而言市場前景非常廣闊。而“互聯網+”模式下的家鄉特產銷售就是為身在異鄉的大學生提供服務,不僅可以通過網絡縮短大學生與家人和家鄉之間的距離,還能夠為家鄉特產的銷售提供幫助,所以針對“互聯網+”模式下大學生家鄉特產銷售平臺建設展開研究與分析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互聯網與家鄉特產相結合的發展方式是促進地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但傳統土特產的銷售平臺也在一定程度上對互聯網技術提出了要求。基于“互聯網+”模式下,家鄉土特產在市場中的競爭力得到了顯著提升,以構建土特產線上交易平臺以及信息平臺的方式來促進家鄉土特產的發展,并為身在異鄉的大學生提供來自家鄉的味道。通過線上交易可以讓大學生足不出戶就能夠享受到家鄉的美味特產,不僅有效縮短了購物的流程,而且還享受到了優質的土特產和服務[1]。
構建良好的網絡交易平臺并進行宣傳與推廣是解決土特產產量少以及滯銷問題的關鍵,借助便利的網絡空間促進網絡交易,在減少土特產生產成本的同時,也提高了利潤。因為互聯網銷售平臺可以確保大學生消費者與賣家建立直接的聯系,在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時間與空間上的限制,同時也能夠有效促進當地的經濟發展腳步。
古驛野生藍莓副產品對于湖北古驛鎮人來說最能夠代表家鄉味道的一種土特產,但是當遠離家鄉外出求學后想要隨時品嘗到來自家鄉的味道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所有基于“互聯網+”環境下把握好大學生市場,并構建起一個良好的網絡銷售平臺不僅能夠滿足湖北地區的大學生隨時可以品嘗到家鄉的味道,還能夠幫助家鄉銷售土特產。但是現階段大學生家鄉特產在展開網絡銷售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困境,限制其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古驛野生藍莓副產品是湖北省襄陽市古驛鎮的一種土特產,是當地人們十分喜愛的產品,但是由于該地區的經濟發展并不是十分發達,所以互聯網設施及信息化建設等都較為落后,雖然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已經建立了基本的信息數據庫,但是因為網絡資源、特產資源分配不均以及區域經濟的不平衡等因素導致其發展受到了極大的限制,加上野生藍莓副產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所以其在展開網絡銷售時受到了較大的影響[2]。另外,當地在面向“三農”時所提供的數據共享平臺和網絡平臺相對較少,并且想要實現專業化的、有特色的野生藍莓副產品網絡銷售是非常困難的,而遠在他鄉的大學生想要品嘗家鄉味道也變得難上加難。
由于網絡營銷模式是近年來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下所衍生出來的一種新型營銷模式,而針對大學生的家鄉土特產網絡營銷更是電子商務快速發展下逐漸誕生的,這一網絡銷售模式的出現和推廣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買賣雙方的認可才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對于大學生而言,其是走在時代前端的人群,所以對于新形勢、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但是家鄉方面因受到傳統銷售觀念的影響對于這些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弱,無法在短時間內轉變這一觀念,加上在網絡平臺中進行銷售也需要一定的前期投入,所以很多都不愿意輕易嘗試。
對于古驛野生藍莓副產品這一類的特產而言,因為營銷門檻相對較低,所以尚未形成成熟的網絡營銷策略,加上越來越多種類不同的土特產涌入到網絡市場中,給人們形成一種“價格低、檔次低”的不良印象。而目前的家鄉特產銷售平臺在針對特產進行銷售時缺乏對市場的考察和分析,同時對宣傳、推廣等理念也缺乏深層次的認識和理解,導致對市場的變化情況并不靈敏,忽視了對產品外包裝的設計與宣傳,以長期不變的形式進行銷售[3]。這樣的市場營銷模式對特產而言不僅沒有賣點,同時也會因為生命周期較短而無法打開銷路。但是現階段,無論是消費者還是生產者,其思想觀念都隨著時代的改變而發生了轉變,所以構建一個完整、符合邏輯、針對大學生群體的家鄉特產銷售平臺是非常必要的。
雖然目前古驛鎮已經構建起了最基本的縣、鎮、村三級服務格局,但是卻因為物流配送體系不夠完善、配送速度較慢以及物流費用較貴等原因始終限制著其網絡銷售平臺的有序發展。這些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已經得到了一定的緩解,但是卻因為點多量少等問題對線上平臺的銷售帶來了阻礙。
為了能夠更好地響應國家政策,推動家鄉發展,作為大學生應該以家鄉特產作為出發點,并以湖北省襄陽市古驛鎮作為本次銷售平臺的目標發展區域,以古驛野生藍莓副產品的銷售為例,完成本次設計。
基于“互聯網+”模式構建大學生家鄉特產銷售平臺的目的在于可以讓遠離家鄉的大學生隨時購買到最正宗、最健康、最安全的家鄉特產,同時也能夠讓家鄉的農戶通過正規的平臺和正確的途徑來銷售古驛野生藍莓副產品,并實現獲利[4]。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建立一個完善的網上交易中介,以此來將農戶與大學生消費者連接起來,有效地解決供需兩者之間的需求。所以大學生家鄉特產銷售平臺的建設就是以打造正宗、衛生且高效的家鄉特產銷售模式,可以讓更多身處異鄉的大學生享受到來自家鄉的正宗美味,吃得安全放心。這樣不僅能適當地提升當地農戶的經濟收入,還能夠徹底解決特產滯銷的問題。
在針對古驛野生藍莓副產品LOGO設計的過程中,可以更深層次地去尋找一個挖掘古驛鎮所具備的文化特色。在調查過程中發現該地區的木板年畫特點較為突出并且極具特色,是當地文化的一種象征,所以將此文化特點融入到古驛野生藍莓副產品的LOGO設計中不僅可以弘揚當地的文化特色,還能夠形成屬于自己的品牌特色[5]。
在建設大學生家鄉特產銷售平臺時,要充分地考慮到古驛鎮的特色。由于該地區的經濟發展腳步較為緩慢,所以政府方面需要加大投入力度,推動其經濟的發展速度,徹底改善當地農戶的經濟收益。在設計古驛野生藍莓副產品銷售平臺首頁時,應該設置預售產品、扶貧產品、領糧票以及我要團購四個模塊,讓除本地之外的大學生也能夠通過該銷售平臺了解到野生藍莓副產品,并通過提前預定的方式來判斷該時間段所銷售的數量,以此來規避產品發生滯銷的現象,既讓農戶放心,也讓大學生享受到最新鮮的產品。
在分類頁面設計時,需要進一步對野生藍莓副產品進行分類,包括:藍莓果汁、果干和冷凍果等類型,為大學生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讓遠在他鄉的人們都能夠品嘗到自己家鄉的特產。
另外,在銷售平臺界面設計時,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護消費者的權益,將其分為了五大部分:主頁、收藏夾、購物車、我的訂單以及積分兌換,為消費者的購買提供更多的便利和選擇。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開始不再滿足于吃飽穿暖這種基本需求,而開始追求健康和良好的習慣,所以綠色、無公害的產品成為人們的首選。而家鄉特產給人們所留下的印象往往低檔次、不健康的,所以為了能夠改變這樣的認知誤區,讓更多的大學生消費者能夠認可和接受家鄉特產是非常重要的。在宣傳和推廣的同時要重視與政府之間的合作,讓供需雙方都能夠對“互聯網+”模式下的銷售平臺產生信任,同時也為大學生家鄉特產銷售平臺打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來提高大學生的家鄉特產購物體驗。
目前銷售市場上對于特產的關鍵并不是十分嚴格,導致人們對特產的印象并不好。所以為了能夠規避這樣的現象,應該形成一定的品牌意識,從而確保特產可以在大學生消費者心中形成一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進行品牌建設時,需要將古驛鎮當地的一些特色文化融入到品牌中,打造出一個專屬于古驛鎮野生藍莓副產品的品牌形象,潛移默化地成為吸引大學生消費者購買的因素之一,并快速占領市場。
對于特產來說是從田間到餐桌、由農村走向城市的一個發展過程。想要形成一個健全的大學生家鄉特產銷售平臺,就必須要形成完善的物流體系。一般來說城鎮的物流體系已經逐漸趨于完善,所以只需要在農村地區構建起完善的物流網點,并逐漸進行全面普及,做到覆蓋所有的自然村,就可以實現在農戶家門口收發快遞,將更多的特產從農村地區運輸出來,在促進家鄉特產銷售的同時提高農戶的經濟收入。
針對古驛野生藍莓副產品建立一個微信公眾號銷售平臺,以品嘗“古驛野生藍莓副產品”嘗鮮活動來將古驛的地方特色展示出來。對于使用微信公眾號的形式展開宣傳需要通過有創新、能夠吸人眼球的標題來引起人們的注意,所以標題和內容的趣味性對于“古驛野生藍莓副產品”的推廣及銷售而言至關重要。加上目前微信是大學生互動和交往的主要軟件,所以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宣傳和推廣家鄉特產是非常有效的一種手段,而能夠真正打動大學生內心促使其購買的重點就是生活化的語言,因為往往越真實的語言更貼近大學生生活的話語,就能夠激發起大學生對家鄉的思念,從而引起共鳴。另外,還要具備一定的創意,讓人一看就能夠產生觸動,這樣才能夠產生購買欲望。
總之,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網絡購物已經成為一種全新的發展趨勢,而人類已經進入網絡經濟時代中,在這樣的環境下越來越多的土特產開始從產地走出,面向全國。雖然網購已經十分發達,但是對于遠離家鄉的大學生而言想要吃上一口正宗的家鄉特產,卻是異常困難,所以建立一個大學生家鄉特產銷售平臺則能夠將大學生與家鄉的距離縮短,在感受家鄉味道的同時,提高家鄉的知名度,增加家鄉人民的經濟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