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雪蓓
好萊塢類型片一直是國產商業片的范本。無論是上溯到20世紀初中國電影的起步時期,還是著眼當下瞬息萬變的國產電影市場,類型片雖未在國內形成成熟的制作體系,卻仍是國產商業電影的標桿和濫觴。由許宏宇執導、陳可辛監制的電影《喜歡你》就是對好萊塢愛情喜劇的一次成功吸收與再造。
好萊塢愛情喜劇發端于默片時期的啟斯東喜劇。1934年,弗蘭克·卡普拉拍攝的《一夜風流》標志著“瘋癲喜劇”的誕生。20世紀80年代末,好萊塢愛情喜劇進入復興時期,出現了《風月俏佳人》《西雅圖夜未眠》等一大批受歡迎的影片。90年代,愛情喜劇的一個新發展是其與女性電影的交叉,由此分化出了一批針對年輕女性觀眾群,呈現女性視角,講述都市愛情與時尚生活的電影,這一類型的電影也被稱為“小妞電影”。
縱觀近年來國內愛情喜劇的發展軌跡,從《失戀三十三天》引發“小妞電影”的熱潮,到《北京遇上西雅圖》向《西雅圖夜未眠》的致敬,再到《前任攻略》系列對都市中產階級愛情的消費,都滲透著好萊塢愛情喜劇的影響。“除了喜劇片的誤會、巧合、追逐等常規策略,性別策略是愛情喜劇電影的秘密武器……性別策略與性相關,但并不一定是直接的性。”①《喜歡你》的敘事正符合這一策略,金城武飾演的總裁路晉和周冬雨飾演的廚師顧勝男是一對“歡喜冤家”,影片通過展現食客與廚師間由默契產生的巧合、總裁與草根間由隔閡產生的誤會、男性與女性間的吸引與追逐,把一個“霸道總裁愛上我”的俗套故事講述得妙趣橫生。影片不僅吸收了好萊塢愛情喜劇的精華,還對其進行了立足本土的改造,因此大獲成功。如雖未直接拍攝任何情欲場面,實則在對“食色性也”的解構中通篇言性。而兩人的博弈與磨合,不光代表了兩種不同性別和性格的人物,更涉及兩個社會階層的對立與和解。
“在基督教文化中,被誘惑與貪吃,以及由此導致的世俗意識的覺醒,構成人類的原罪。”②中國雖無基督教的文化語境,先秦《孟子·告子》有言:“食、色,性也。”“性”在此指人的本性和天性,即飲食和情欲是人的本性。“性”是中國文化傳統的禁忌,“在西方愛情喜劇中,性愛往往成為愛情故事發展的必要成分,有時甚至成為二人情感變化的契機……而中國愛情喜劇中幾乎都只表現愛,不表現性”③。《喜歡你》藉由對食欲的展現,達成了性欲的假定性釋放,既飽含形式上的愉悅,又給予觀眾心理上的滿足。“片中美食元素并非游離于人物性格與劇情之外,而是構建了一整套提喻系統,踐行了‘食色性也’的理念,借食物及烹飪、品嘗等行為,譬喻情愛關系的角力場。”④
作為一部包裝精良的商業片,《喜歡你》在攝影和剪輯方面十分考究。開場即烹飪牛排和路晉吃牛排的特寫。與李安《飲食男女》開場拍攝父親做菜的寫實風格不同,《喜歡你》的做菜過程是寫意和情緒化的。攝影精致流暢,剪輯大膽新穎,時而凌厲,加上動感配樂;時而舒緩,用以展現細節,其節奏之精妙堪比歌舞片。而酒店廚房里果真上演了一幕歌舞狂歡,當時廚師與食客正進行著如火如荼的較量,這一歌舞段落將陷入熱戀的男女的喜悅心情外化,熱烈而不突兀。此外,導演自己也在訪談中言及許多食物的隱喻,如“開頭我們設計了昂貴的日本牛肉,代表路晉高貴的身份”,“女巫湯意面這道菜就是顧勝男性格的食物化,味道很重,色彩豐富,古靈精怪”⑤。
吃河豚一場戲堪稱全片的華彩段落。河豚是霸道總裁路晉的外號,因而吃河豚在此就有了明顯的指向性和性暗示的意味。他們因吃河豚產生幻覺,可視為在情欲作用下的意亂情迷。緊隨其后的雨更是內涵豐富,“云雨”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語境里本就有男女歡合之意,巫山云雨的神話本意指先王與仙女的交合能使人口繁衍、民族興旺,而后世多側重使用其引申意,即男女歡合。導演對此意象的妙用還體現在對雨的私密化處理上,無論是在顧勝男家這一私密空間中,還是在街道與公交代表的公共空間里,只有深陷愛情的男女主人公能私享這場云雨,甚至改變雨勢的大小。
除了這些隱晦的視覺化呈現,影片更以臺詞直言:“火鍋在情色食物排行榜里排名第一,因為它跟情人間的某種親密行為實在太像,兩個人不但要交換口水,還會面紅耳赤、心跳加速、唇干舌燥、沒酒也醉。”路晉也對顧勝男說:“吃飯這么私人的事情,怎么可以跟人一起?難道你洗澡不是一個人?”這一王家衛式的自白將吃飯與洗澡相提并論,其性暗示意味不言而喻。
作為當下國產電影中“小妞電影”的代表,《喜歡你》的故事在給觀眾營造夢境的同時,帶他們與主人公一起在五光十色的上流社會里進行了一場狂歡,這一策略“以掩蔽現實并構筑假定性的方式營造出童話般的風格,最大限度地凸顯影片的娛樂性”⑥。而這同樣來自好萊塢愛情喜劇傳統,“女人及其欲望是故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不受故事的限制,而且,人們普遍認為女人及其欲望對女性觀眾有一種特殊的吸引力”⑦。
類比好萊塢經典愛情喜劇《漂亮女人》,兩部電影的男女關系設置都遵循了男強女弱的傳統心理預設。但細究女主角的性格和特長,相比《漂亮女人》中的性工作者薇薇安,《喜歡你》中的顧勝男更為獨立。薇薇安的性感身材是她得到青睞的重要因素,愛德華對她產生興趣更多是出于生理本能,她對愛德華的感情則源于對其財富的向往。
《喜歡你》中的顧勝男堅持要找到一個懂自己菜的人,她和路晉的相互吸引建立在廚師與食客的深層了解與信任之上。顧勝男的煙火氣讓路晉貼近生活,貼心的陪伴更是打破他心理防線的鑰匙。顧勝男的性格和價值觀自始至終未被改變,她敢愛敢恨,做菜不為取悅對方,而是出于對自己職業的價值追求。因而在《喜歡你》中,女性并非處于被觀看的位置,顧勝男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甚至在外形上,短發和平胸的顧勝男也打破了男性對女性的傳統審美。
以《喜歡你》為代表的國產愛情喜劇在當下的盛行,雖延續了好萊塢制造夢境和置換沖突的中庸策略,如“用性格沖突的策略置換了尖銳的社會沖突,用溫馨的浪漫愛情置換了階級對立”⑧,但仍有許多創新。無論從電影語言的層面,還是從女性主義的角度,《喜歡你》都有頗多可圈可點之處,借“食”言“色”的策略亦填補了當下國產電影的某些空缺。若究其誕生土壤,或許與該片的香港制作班底分不開,既有做夢的瘋狂,又有生活化和接地氣的呈現。兩者調和之下才誕生了這出既有童話的甜美,又不至于完全脫離現實、足以喚起觀眾共情的愛情喜劇。
注釋:
①王乃華.好萊塢愛情喜劇:歷史演進·喜劇策略·文化政治[J].當代電影,2018(07):42-48.
②朱曄祺.淺談電影中的美食意象[J].電影文學,2009(01):134-135.
③索亞斌.文化差異中的改造與變異——中西方愛情喜劇的比較[J].當代電影,2004(03):92-95.
④陸嘉寧.美食提喻法 評《喜歡你》[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17(04):39-42.
⑤許宏宇,譚政,黃兆杰.《喜歡你》:唯愛與美食不可辜負——許宏宇訪談[J].電影藝術,2017(03):39-44.
⑥姚睿.新世紀國產浪漫喜劇的類型改良、視聽建構與IP改編策略[J].當代電影,2018(07):48-52.
⑦斯·尼爾,弗·克魯特尼克,胡正榮.兩性喜劇[J].世界電影,1994(01):4-42.
⑧王乃華.好萊塢愛情喜劇:歷史演進·喜劇策略·文化政治[J].當代電影,2018(07):4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