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紅英
(甘肅省會寧縣河畔初級中學 730722)
基于初中數學學科的特點,各個知識點之間存在極強的關聯性.要求教師在組織和開展課堂教學時,應對數學知識點的“生長點”、“延伸點”給予關注,將每一節課的數學知識點置于整個數學知識體系中,最終促使學生在有效的學習中,對局部、整體知識之間的關系進行處理,最終促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中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上對其展開分析和理解.面對這一要求,不斷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實施精準教學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試卷講評是其中最為重要的環節,具有極強的激勵、矯正、強化、示范價值.尤其是在具體的數學學習中,試卷講評是一種矯正性的課堂,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但就當前的試卷講評來說,依然存在諸多問題:部分教師過分關注試卷修改,花費大量的時間監督學生改錯;有的教師獨攬講評權力,沒有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致使試卷講評針對性比較低,常常導致初中試卷講評教學中出現了師生極度疲憊的現象.長此以往下去,不僅導致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低下,甚至還會挫傷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具體來說,初中數學試卷講評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集中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1)試卷講評課程中缺乏主動性.在傳統的試卷講評中,教師基本上是先將正確答案提供出來,引領學生自己結合答案自行進行訂正.并結合學生考試中普遍存在的錯誤進行講評.但是在這種試卷講評模式下,基本上都是以教師作為主導,使得教師一講到底,學生則是簡單地核對答案,被動接受答案,沒有主動參與到這一過程中,沒有對自己發生錯誤的原因進行分析,致使初中數學試卷講評效果不佳;(2)試卷講評中重點不夠突出.在以往的初中數學試卷講評中,教師基本上都是采用手工統計的方式對學生的答題情況進行統計,并據此展開試卷講評.在這一情況下,由于教師對學生試卷得分情況了解不夠精準,以至于對學生的知識點掌握情況了解得不夠,基本上都是結合判卷中出現的大致錯誤進行題目講解,嚴重制約了試卷講評效果;(3)試卷講評缺乏后續性.在傳統的試卷講評中,教師的主要目的就是對錯題進行訂正.以至于在具體的試卷講評中,僅僅是將學生出現錯誤的地方糾正過來,忽視了數學練習題目的拓展,難以對掌握不甚牢固的知識點進行鞏固、提升,致使試卷講評效果大打折扣.
1.大數據分析學生考試情況
考完試之后,對試卷進行分析、了解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是初中數學教師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傳統的試卷講評中,教師基本上都是采用手工統計的方式進行,不僅浪費了教師大量的工作時間,試卷分析得出的數據也不夠精準.這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試卷講評的效果,難以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面對這一現狀,在信息技術背景下,可靈活運用大數據平臺,對學生的數學試卷進行分析.
一方面,對學生的數學成績展開分析.在完成考試之后,通過大數據平臺,可將班級中的平均分、最高分、優秀率、及格率,以及各個分數段中學生的人數等清晰地呈現出來.在大數據平臺“成績單”中,教師可對學生的考試成績、在班級中的名次、進步情況、退步情況等,清晰地展示出來.同時,在大數據平臺下,還可以查看學生的試卷,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另外,在系統中還可以將進步、退步的學生名單清晰地展示出來,教師則可有針對性地進行談話和表揚.
另一方面,在大數據平臺的幫助下,教師還可以對學生每一個知識點的掌握情況進行統計.具體來說,大數據平臺可將其纖細到每一道小題得分分析中,明確扣分的學生有哪幾個?選擇題目有哪一個錯誤的選項被選上了等.在這種情況下,通過各個題目得分情況的分析,教師就可以確定哪些知識點學生的掌握不夠牢固,哪一個類型的題目仍然需要講解.同時,結合大數據平臺,還可以對各種知識點進行分類匯總,以便以后上課時進行針對性的講解.
2.數學試卷精準講評
(1)充分備課,精心設計
在大數據平臺上,為了實現初中數學試卷的精準講評,教師應結合大數據分析的結果,明確學生在考試中存在的不足、學生學習中存在的薄弱知識點.以此作為依據,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試卷講評工作進行優化設計.同時,在設計試卷講評教學方案的過程中,還應關注試卷中知識點的延伸和拓展,確保學生在有效的學習中,掌握系統化的知識體系,最終提升數學試卷講評的有效性.
(2)小組合作,討論錯誤并糾正錯誤
教師在進行數學試卷講評的過程中,教師首先將本次考試中的總體情況展示出來,使得學生對本次考試情況形成一個大致的了解,并對數學考試成績比較好的學生進行表揚,針對學生在數學考試中出現的錯誤題目進行分析.在這一過程中,為了強化數學試卷講評的有效性,教師可以結合具體的錯誤題目,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對其展開討論,并指導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將自己當時的解題思路明確地表示出來.經過學生的討論之后,教師最后對其進行展示,圍繞某一數學題目,將其中涉及到的數學知識點、數學解題方法和技巧等,明確地羅列出來,以便于學生更好地開展學習.如此一來,通過學生的互動討論錯誤點,以及教師的點撥,學生明確了自己出現錯誤的原因,并結合教師的講解,真正理解了這一問題,有效提升了初中數學試卷的講評效果.
(3)針對共性錯誤,展開歸類剖析
在大數據平臺下,針對學生考試中出現的共性錯誤,也就是說全班得分率比較低的數學問題.教師可采用詳細講解的方式,幫助學生在這一數學知識點的講解中,對其進行糾正、鞏固、完善和深化.以七年級數學試卷分析結果為例,發現多數學生針對“字母代替數字運算”比較陌生,得分率較低,教師就帶領學生針對這一數學問題展開了詳細的分析.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啟發、探究等方式,引領學生對考試中出現錯誤的原因展開分析,最終促使學生對這一數學知識點形成更加深刻地掌握和理解.另外,考慮到部分學生數學基礎知識薄弱的現狀,教師還可以將這一知識點教學過程錄制成為視頻,將其上傳到班級平臺上,引導學生在課下通過隨時暫停、反復觀看等方式,強化復習的效果,真正掌握這一數學知識點.
(4)延伸鞏固,強化數學復習效果
試卷講評教學模式下,面臨的難點就是學生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性,并且大數據平臺雖然對學生的考試情況進行了總體的分析,將學生出錯率比較高的數學題目進行了篩選,教師也對其展開了講解.但是在具體的教學中,部分學生依然會出現講過的錯誤題目聽不懂、掌握不夠牢固的現象.面對這一現狀,初中數學教師在開展精準試卷講評的過程中,應結合數據統計結果,明確學生學習中存在的知識薄弱點,展開詳細的講解.同時,在講解的過程中,不能就題論題,還應以其作為中心,對其進行適當的拓展和延伸,并在完成之后,通過平臺推送相關的鞏固練習、延伸題目等,使得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真正掌握這一數學知識點.
綜上所述,大數據平臺為初中數學教師開展精準教學提供了有力的平臺保障,真正提升了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因此,初中數學教師應靈活運用大數據平臺,分析學生的考試得分情況、知識點掌握情況等,并據此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試卷講評方案,開展有針對性的試卷講評,不斷提升初中數學試卷講評的精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