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曉燕
(江蘇省如皋市白蒲鎮陽光初級中學 226500)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會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學習.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保證課堂教學效果.還可以讓學生的思維開闊,讓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得到培養和鍛煉.學習需要啟發,因為學生的能力有限,無法通過閱讀教材汲取重點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具有主導作用,就應該將其發揮出來,讓學生擺脫被動地接受知識的形式,愿意學習,并從中獲取知識.
1.課堂提問的意義
課堂提問是一種有效地帶動學生思維發展的課堂形式,教師給同學們提出的問題,能夠讓同學們結合自己在課堂上學到的內容進行更加靈活、積極主動的思考.總得來講,各位教師在初中數學課堂上給同學們的提問,能夠對同學們的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具體把課堂提問在數學課堂中起到的作用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為了達到教學目標,教師需要將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將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讓學生有探索的欲望,愿意在課堂教學中與教師產生互動、交流.提問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形式,教師給出的問題,更像是對學生的一種引導,能夠讓同學們順著教師給出的思路來進行問題的歸納和知識的匯總,并且通過一種全新的表達形式解決實際問題.
(2)將課堂教學效率有效提高
根據調查顯示,學生在課堂的參與程度與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成正比.教師在課堂上提問,學生的思維呈現活躍狀態,會積極的思考答案,得到答案后舉手回答,而這一過程就是課堂互動的過程.而即便是靦腆的學生,不愿意舉手回答問題,他們也絕對不會做課堂上的旁觀者,仍然會跟著教師的思路以及其他同學的答案來進行自我豐富和完善.而回答問題的同學,可以把自己思考問題的方式方法更好的展現給老師和同學,老師也可以更加清晰的發現,這位同學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思維的發展是否存在哪些問題,一旦發現問題,也可以及時的改變教學策略,或者是把問題告知給同學,通過溝通交流的形式完成對學生不足的指出.由此可見,課堂提問可以將師生間的交流增強,塑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將學生的壓力減輕,從而有效提高課堂效率.
(3)貫徹落實新課改要求
新課改提出了要以學生為主體和學生要全面發展的要求.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需要將新課改的要求貫徹落實.課堂提問可以有效突出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也可以讓學生的綜合能力得到培養.
2.目前存在的問題
在目前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提問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教師的提問過于隨便
有些教師給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只是在課堂上突發奇想便問了出來,并沒有經過課前時間精心的備課環節.這些問題只能讓同學們的大腦進行短暫的活躍,但是對學生的思維培養不起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活躍課堂氣氛,通常會提出簡單的問題,學生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就可以了,學生的思維沒有活躍起來,只是走馬觀花似的聽了一下,認同了教師所講解的觀點,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喪失學習興趣.有時教師也會提出值得思考的問題,但是教師沒有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學生想很長時間也沒有思緒,浪費了時間不說,久而久之學生會喪失回答問題的興趣.
(2)教師只提問成績好的學生
教師為了教學進度,通常在教學中只提問成績好的學生.因為成績比較好的同學在課堂上更能跟著教師的教學節奏,而教師在提出問題之后,他們也會快速的進入思考狀態,并且基礎知識比較扎實的同學回答問題,更能抓住問題的重點,所以回答的內容更接近于標準答案,會讓同學們直接了解標準答案,會節省課堂時間.然而,課堂上不僅有成績好的同學也有成績差的同學,對于那些基礎不夠牢固的同學,思考問題需要很長的時間,而且在思維發展的過程當中會存在更多的不足,這些問題教師很難在提問的過程中發現.這樣一來,教師會逐漸認為成績好的同學的學習進度,能夠代表全班的學習進度,而那些成績較弱的同學們在課堂學習中就會積累更多的問題,甚至大部分學生就會喪失學習的興趣,也不會積極主動的參與課堂教學.
(3)教師過于重視提問次數
很多教師認為課堂教學中提出的問題越多,學生就能掌握更多的知識.導致課堂教學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學生為了應付教師的提問,回答的過于草率,降低了課堂教學效果.
1.設計問題時要注意發揮作用
數學的特點是抽象、對學生的邏輯思維有一定的要求.光看教材中的概念和公式,學生是無法深入理解知識的,就更別提靈活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了.之所以強調課堂提問,是因為通過問題,可以將數學知識“分層”,最淺顯的知識提出最簡單的問題,學生就能順著教師提出的問題將知識一點一點吃透,思維能力也得到了鍛煉.不過在課堂提問的時候,教師要重視問題的設計.
因為課堂中提問的問題是否合適會對學生吸收知識造成直接影響,從而間接影響到學生的興趣培養.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先擺正觀念,明白問題在課堂中的作用,充分的了解教學內容,整合教學資源,從而設計出合適問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例如在教學函數的相關知識的時候,學生沒有接觸過相關知識,看到函數的時候第一反應是難.所以教師要先引導學生將要學習的新內容與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聯系起來,讓學生從自己所熟悉的事物入手,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在課堂伊始,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函數圖像可以呈現函數的最大值與最小值嗎?”學生可以根據函數解析式將圖像畫出來,然后順利找到最大值與最小值.這一過程是為了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進行教學之后,可以適當地引入問題“做出y=2x2,y=2(x+1)2和y=2(x+1)2+1的圖像.”學生對所學內容有了一定的了解,這正是一個鍛煉的好機會,學生解答起來不太困難,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2.課堂提問要少而精
初中生的身心尚處于發展階段,即便度過了啟蒙期,各項能力得到了一定的培養,也有了一定的知識底蘊,但是學生的思維還處于形象思維,看到初中數學知識的時候仍覺得無從下手.教師為了拉近學生與知識的距離,通常會提出大量的問題,從而導致課堂教學中問題滿天飛.
課堂提問的數量要有度,盡量做到少而精,畢竟課堂提問不是形式,而是為了突出教學重難點,實現教學目標.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所學內容,聯系學生的具體情況,將問題設計得巧妙有效.課堂時間一般為45分鐘,若是按照每五分鐘提一個問題來算,每堂課應提出9個問題.而且提出的每個問題都要圍繞課堂教學重點,通過層層遞進的方式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的思維升華的同時,讓學生深刻理解知識.例如在教學正比例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的時候,教師可以先將一般函數形式和正比例函數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仔細觀察、對比,然后讓學生簡述兩者的區別.然后教師可以利用之前學過的函數圖像與正比例函數圖像做對比,讓學生思考的同時掌握了知識.
3.課堂提問要注意學生的具體情況
受原生家庭的影響,學生的學習能力有很大的差距,有的學生學習能力強,學習成績就好,大部分學生的學習能力較弱,學習成績一般.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提問優生而忽視差生,不僅會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會讓差生產生自卑心理.久而久之,班級就會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現象.
為了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教師在設計問題的時候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盡量讓每位學生都參與到教學過程中,通過積極回答問題讓學生樹立自信,愿意學習.教師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要給予相應的評價,評價時要注意自己的措辭和語氣,盡可能和藹親切,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只有這樣的課堂教學才能提高教學效率,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得到培養,才能學有所獲.
數學知識本就抽象難懂,想要讓課堂教學有效化,教師就需要重視課堂提問,以解決教學重難點為目的,優化課堂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