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鈞,馬 彬
(1.中國人民公安大學 教務處,北京,100038;2.浙江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研究中心 浙江金融職業學院基地,浙江 杭州 310018)
馬克思主義是隨著實踐的發展而不斷發展著的理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所進行的偉大社會實踐,無論是廣度還是深度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拓展。馬克思主義在這樣的實踐基礎上,必然要呈現為21世紀的理論樣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是當代中國共產黨人責無旁貸的歷史責任?!保?]中國共產黨在把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和建設的實踐相結合的過程中,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中國建立后,在長期、艱辛的社會主義建設實踐進程中,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對如何發展馬克思主義進行了多方面探索。1957年2月27日毛澤東同志發表題為《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重要講話,比較集中地論述了新情況下如何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問題。這部著作是一篇馬克思主義的綱領性文獻,內容博大精深,在思想上對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如何處理和解決人民內部矛盾起著指導作用。該講話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結合我國當時的具體國情,在系統闡述并深刻分析了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存在的大量矛盾的基礎上,提出了處理和解決矛盾的辦法。特別是在思想政治方面,在社會主義國家,雖然馬克思主義已經成為指導思想,但是仍然有非馬克思主義和反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存在,毛澤東有針對性地提出了在這種狀況下如何發展馬克思主義的問題。這對于我們今天如何更好地發展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具有十分深刻的現實啟示意義。
毛澤東運用矛盾分析法對馬克思主義的發展歷程進行深刻分析,認為:“馬克思主義是在斗爭中發展起來的?!R克思主義必須在斗爭中才能發展,不但過去是這樣,現在是這樣,將來也必然還是這樣?!保?]230馬克思主義從萌芽、創立到發展為成熟理論的過程,本身就是一部與不同社會理論和社會思潮進行激烈交鋒的斗爭史。早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創立唯物史觀之初,他們便將青年黑格爾派的唯心史觀當作是“比唯靈論或者說思辨唯心主義更危險的敵人”[3]253而對其自我意識哲學進行了清算,隨著唯物史觀的形成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先后與魏特林空想社會主義、普魯東改良主義、巴枯寧無政府主義、拉薩爾機會主義等不同派別進行了理論斗爭,馬克思主義也在斗爭中不斷為自己開辟前進道路,不斷豐富和發展自己,走向理論成熟。在這一過程中,馬克思主義不斷遭到攻擊和誹謗,“受過種種打擊,被認為是毒草”,并且“現在它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還在繼續受打擊,還被認為是毒草?!保?]230可以說,馬克思主義的前進中一直伴隨著各種形式的批評乃至攻擊,但是,“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科學真理,它是不怕批評的。如果馬克思主義害怕批評,如果可以批評倒,那末馬克思主義就沒有用了”[2]231?!罢_的東西總是在同錯誤的東西作斗爭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種斗爭永不會完結。這是真理發展的規律,當然也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規律。”[2]230-231
毛澤東對“馬克思主義在斗爭中發展”這一規律的認識是十分正確并極具現實意義的。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近四十年間,新自由主義作為一種經濟思潮以其“強勢話語”由理論轉向實踐,由英美向全球擴張。這一過程中,新自由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的攻擊從未間斷。他們將馬克思主義所主張的生產資料公有制當作獨裁產生的根源,進而認為社會主義必然形成極權主義統治。哈耶克在其《通往奴役之路》中公開否定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他認為:“極權主義思想的悲劇在于:它把理性推向至高無上的地位,卻以毀滅理性而告終,因為它誤解了理性成長所依據的那個過程。”[4]自2008年以來,席卷全球的金融風暴已經持續十余年,資本主義世界深陷經濟危機,新自由主義的私有化、自由化、市場萬能的浪潮在世界范圍的擴張明顯受阻。而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在這一國際大背景下卻仍然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這表明馬克思主義在與新自由主義思潮的斗爭中站穩了腳跟。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將全人類卷入其中,進而對世界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沖擊。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人民團結一心,勠力“抗疫”,取得了抗疫斗爭重大戰略成果,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事實一次又一次證明了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的真理性,驗證了馬克思主義在“斗爭中發展”這一規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在各種斗爭中奮力開辟了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
毛澤東通過對敵我和人民內部這兩類不同性質矛盾的區分,肯定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要處理的大量矛盾乃是人民內部矛盾。但是,他同時又明確指出:“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在意識形態方面的階級斗爭,還是長時期的,曲折的,有時甚至是很激烈的。”[2]230“作為階級的意識形態,還要在我國長期存在。如果對于這種形勢認識不足,或者根本不認識,那就要犯絕大的錯誤,就會忽視必要的思想斗爭?!保?]231誠然,在無產階級掌握政權之后,革命群眾所進行的大規模疾風驟雨式的階級斗爭已經基本結束,這已經不是主要的斗爭方式,但這并不意味著階級斗爭完全熄滅,它在一些狀況下還會復發?!翱偟膩碚f,資產階級的影響隨著社會主義的發展,不斷被削弱,敵人越來越少?!请A級斗爭是長期存在的,有時甚至是激烈的?!保?]特別是在思想政治領域,由于舊思想的頑固,西方資本主義思想的不斷影響,以及西方敵對勢力在意識形態方面的不斷滲透等,使得意識形態方面的斗爭仍然會長期存在,有時還會在某種或多種因素的作用下激化起來。我國社會主義與西方資本主義之間存在的意識形態斗爭,絕不是一個短時間內可以解決的問題,斗爭的勝負結果需要在“相當長的時間才能解決”[2]231。
就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而言,我們在抓好經濟建設的同時,也必須抓好意識形態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單單是在經濟方面要達標,在政治文化思想領域也要達到相應的程度?!敖洕ぷ鞲悴缓?,要翻船;意識形態搞不好也要翻船?!保?]當今世界是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并存的時代,兩者之間的斗爭是多方面的。近年來,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網絡化發展,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之間的意識形態斗爭呈現出新的特點,特別是少數西方國家利用多種手段從多個方面持續不斷地對我國進行意識形態滲透。他們雇用大量網絡寫手大肆制造政治謠言,有的是無中生有,有的是對某件具體事情的故意夸張,矛頭直指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同時,他們不失時機地大肆宣揚其所謂的普世價值論①普世價值論是一種為當代資本主義國家進行文化滲透、經濟侵略和霸權主義掩飾、服務和辯護的意識形態。普世價值論的“中國化”形態主要是惡意誤讀中國的發展進步、攻擊四項基本原則、放大矛盾并制造事端,具有極大的危害性(金民卿:《以馬克思主義的普世價值思想破解普世價值論的幻象》,《河海大學學報》,2016年第3期,第1-9頁)。、歷史虛無主義、新自由主義、民主社會主義等,通過抹黑進而否定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妄圖發動顏色革命以達到對我國和平演變、顛覆政權的目的。這就要求我們必須把握好政治方向,在政治思想上真正將意識形態工作看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7]153,做好意識形態領域的長期斗爭。在西方敵對勢力批評、抹黑乃至否定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時候,我們“不應該害怕任何人批評。相反,馬克思主義者就是要在人們的批評中間,就是要在斗爭的風雨中間,鍛煉自己,發展自己,擴大自己的陣地”[2]232。在當代中國,我們要理直氣壯地、更加自信地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持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中形成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一系列理論成果,傳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理論和做法,這是推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堅定自信。為此,我們必須加強制度建設,“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的根本制度”[8],為堅持正確發展道路、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牢固筑起全體人民的共同思想基礎而提供強大有力的根本制度保障。
共產黨掌握政權后,對待人民內部的非馬克思主義思想、錯誤思想“只能用細致的講理的方法”[2]231去處理,也就是討論、批評、說理的方法,而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法去壓制,否則,非但效果甚少,反而十分有害。惟其如此,“才能真正發展正確的意見,克服錯誤的意見,才能真正解決問題?!保?]232對待錯誤思想,絕對不能任由其隨意發展和傳播,而應該對之進行有針對性的辯證批評。即要通過辯證分析,充分說理,增強說服力,使人愿意接受,而不能隨隨便便給人扣大帽子,不能簡單使用馬克思主義的個別詞語給人貼標簽。教條主義者正是這樣,沒有真正懂得馬克思主義的辯證法,總是直線式地看問題,而沒有從事物本身的來龍去脈、內外聯系、要素構成、層次結構等方面深入細致地分析問題,因而“教條主義的批評不能解決問題”[2]233。在批判教條主義的同時,更要著重注意修正主義,即右傾機會主義,這是“比教條主義有更大危險性”[2]233的一種思潮。因為持右傾機會主義的人們也在口口聲聲地討伐著“教條主義”,然而他們的內在實質卻是“口頭上也掛著馬克思主義……但他們所攻擊的正是馬克思主義的最根本的東西”[2]233。而我們不僅要在口頭上宣傳好馬克思主義,更要在思想上和實踐中真正地堅持馬克思主義最根本的東西,即那些馬克思主義的“一般原理”[3]5和“進一步研究的出發點和供這種研究使用的方法”[3]691。這也正是馬克思主義作為科學理論之基本內容所在。
改革開放以來,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姓資姓社”等重大爭論時而在耳畔響起,在思想領域,有的人對此認識模糊,有的人并沒有用發展的眼光與時俱進地真正研究過馬克思主義,或一知半解、或斷章取義、或道聽途說、人云亦云,進而造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誤解、曲解等等不一而足。習近平指出,在思想領域必須細致地“運用輿論工具宣傳真理、動員群眾、傳播經驗、指導工作”[9]440。以改革開放為鮮明特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正是通過改革開放來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并且在基本制度上消滅剝削和消除兩極分化,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共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這在根本上體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正如習近平指出,改革開放新時期開創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是根植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7]21。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在古老東方大國的嶄新實踐,四十多年來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推動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最好詮釋。我們的理論、經驗、做法等等,不僅要對中國的廣大人民群眾做好耐心細致地講解和闡釋,使之深入人心,也要在對外交流中“增強國際話語權”,“講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故事”[9]432,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獲得更加廣泛的國際認同和產生更加深遠的國際影響。這不僅彰顯“四個自信”,也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在不斷開拓前進中實現自身主動傳播的現實需要。
無論對于個人還是對于社會群體,有什么樣的世界觀就會有什么樣的行為取向。在毛澤東看來,“世界觀的轉變是一個根本的轉變,……但是世界觀的徹底改變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2]225。隨著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需要在建設社會主義的過程中采用新的社會生產方式和建設方式,在這一過程中,“人人需要改造”[2]223,無論是剝削者還是勞動者,抑或知識分子。但是,要區別不同性質的改造,“無產階級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世界,資產階級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觀改造世界?!保?]230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實踐要求“樹立無產階級的、共產主義的世界觀”[2]225。但是科學世界觀的真正確立以及對之產生堅定的理想信念并不是在所有人那里都遵循同樣的發展過程,在這一點上恰恰是因人因地因時而異,在不同內外因狀況下具有不同的表現。《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發表前的一段時期,由于思想政治工作有所減弱,在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中間產生了一些思想上的偏向,有的人認為:“什么政治,什么祖國的前途、人類的理想,都沒有關心的必要。好像馬克思主義行時了一陣子,現在就不那么行時了。”[2]226這從一個方面說明了在思想政治工作弱化的狀況下,一部分人對馬克思主義理想信念的動搖,說明了對不同群體、階層確立科學世界觀和正確的政治觀點方面,“思想改造是必要的”[2]226。
“歷史活動是群眾的活動”[3]287,推動歷史前進的根本社會力量是廣大人民群眾。在當代中國,從根本上來說,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主體力量是現實的中國人民。推動和發展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必須訴諸現實主體,這就是廣大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的現實的人。人的世界觀的確立和堅持是一生的事,每一個群體或者階層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個不斷改造自己主觀世界的問題。其中,帶領廣大人民群眾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中國共產黨居于領導核心地位,黨的建設尤為重要。在全面加強黨的建設的諸多要求中,黨員“堅定理想信念是開展黨內政治生活的首要任務”[10]。雖然在發展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過程中構建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社會科學話語體系、進行馬克思主義學術研究等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更為重要的是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在理想信念方面的堅定和執著,這可能是更帶有根本性的東西。如果丟掉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也就喪失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靈魂。歷史和現實表明,“理想信念是中國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7]414,是中國共產黨的核心競爭力[11]。一旦喪失,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理想信念的獲得和堅定既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也不是一旦獲得就永遠保持堅定的事情,而是需要在不斷學習,不斷改造主觀世界,不斷進行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加以鞏固,從而使其能夠常念常新長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