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飛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廣東 廣州 510900)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項目管理,企業管理,行政管理等管理類學科在企業的發展和經濟的增長中起到愈發重要的作用。現代化的企業離不開合理的管理制度,因此,以就業為導向的人資管理教學在高等教育階段越發重要[1],有必要對這一問題展開分析,助力高校這一專業管理教學效率的提升。
高校畢業生,由于長期生活在校園輕松愉快的氛圍內,缺乏社會經驗,因此在工作面試的時候,對面試官的需要和企業的需求難以把握,不知道如何在面試中體現自己的優勢,讓面試官看到自身的價值符合企業的利益,將主要的表現方面放在在校期間獲得的諸多證書上面,而這僅僅只能證明學生對專業性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企業用人是多方面能力的綜合考量,僅僅憑借證書難以達到企業預期的人才選擇目標,因此缺乏面試經驗對于高校學生來說是一個硬傷。而對于缺乏社會經驗的在校大學生來說,面試經驗的獲取成為廣大學生亟待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2]。
在大學階段的諸多專業中,除了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學生會對計算機的應用能力進行深度鉆研之外,其他專業的學生對于計算機相關知識的掌握和實踐應用能力十分薄。而在這一專業的管理教學中,許多相關工作都需要用到高級辦公自動化的相關技能,因此計算機能力的掌握對于這一專業管理教學效果的高低有著重要影響,會成為就業過程中的加分項,在工作中高級辦公自動化會提高企業管理的工作效率,但這恰恰卻是大多數學生所缺乏的必要技能。
在諸多高等院校教育中,許多專業課程的安排中都對這一管理的教學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而在現代化的企業發展中,人資管理這一專業與每一個從業者都是息息相關的,具體的管理制度存在于每一個企業之中。因此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的欠缺,不但影響了面試的成果,同時也為融入企業的工作環境中制造了障礙。
高等教育的目的就是為各大企業和國家的各行各業培養專業技術人才。而在現階段的高等院校教育中,大多數學生對這一專業管理教學的不夠重視,對于順利通過企業的面試,或者加入某個單位中進行工作時,由于相關管理知識的欠缺,會對工作的順利開展,與其他部門的協調產生許多誤解。而這一專業正是彌補這一部分知識的欠缺,幫助學生在面試中脫穎而出,為面試官展示出符合企業價值觀的自身優勢,同時使學生在加入工作之后可以很快地適應和融入企業的工作模式之中,為企業創造更多的利益[3-5]。
教學中對于員工社會保險、員工利益、薪酬制度、勞動法律法規的了解都做了詳細的介紹。因此,學生在面試過程中,也能有效鑒別出企業對于員工的要求是否合理,并且知道如何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這在當代企業正規化的工作流程中,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只有員工和企業之間的相互了解站在一個平等的平臺之上,雙方的選擇才會是公平公正和最為準確的。
我國的綜合國力和經濟實力在近些年得到飛速發展,在國際社會的地位也迅速提升。因此,培養綜合素質人才成為我國刻不容緩的一項戰略性國策。而推動經濟發展的根本是具有科學管理制度的現代化企業[6-7]。因此,在高校教育中以就業為導向開展管理教學對于培養各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使這些學生日后在工作中除了對專業內的知識才能得以發揮之外,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制度也會有所了解并且相互配合,以更好的姿態融入到企業的工作中去,實現自身在企業中價值的同時,也推動企業高效發展,實現互利共贏的局面。
在現代化的高等教育和企業管理中,人資管理這一專業凸顯了極強的必要性,這也是在企業中必不可少的一個部門。因此,在高等教育中,提高對這一管理教學的重視程度,對于國家的整體發展和學生個人價值的實現都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具體來說,高等教育階段以就業為導向開展這一專業管理教學有著以下幾方面策略:
我國大多數高校對于這一專業的教學程度不夠重視,因此學生在參加這個課程的學習中,也不會引起足夠重視,不會將太多精力投諸于這門課程之中。而如果學校發揮自身的宏觀調控作用,不斷強調對這一專業的重視程度,將這一專業的課程占比有效提高,將這一專業作為必修課,提高該課程的學分等方式,從宏觀方面引起學生對這門課程的重視,從而提升學生對這一部分知識的重視程度,確保這一門專業課程的開展能夠取得應有的效果。
在具體的管理課程中,教師通過自身的教學魅力幫助學生產生對這一專業的學習興趣,而后以具體的案例和理論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學生了解這一專業在現代化企業管理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實踐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這門課程的理解和知識的實踐性儲備[8]。因此,教師的教學理念在這門課程的開展過程中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企業的管理制度是在不斷變化發展的,因此教師也要隨著管理學的發展,時刻保持自身的教學理念做到與時俱進,才能帶給學生最為先進的管理學知識,確保學生對專業知識儲備也是最為適應企業發展所需要的。
現代化的高等教育中,每個高等院校都有自身的辦學特色,而這些辦學特色也會吸引有相應需求的企業來校進行人才的選拔。因此,在這一專業教學中融入自身的辦學特色,亦是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和加強。比如,清華大學的“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即是將分散各個專業有興趣和天賦的學生集合在一起,在清華學堂中對這些學生進行個性化和多元化的培養策略,為這些人才的培養做到錦上添花,或者西安翻譯學院作為一個英語專業極強的高等民辦院校,其辦學特色便是各個專業的學生都重視英語能力的培養。因此,西安翻譯學院的畢業學生,都具有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而我國在近年來與其他國家的交流日漸增多,對于英語人才的需求亦是求賢若渴,這種辦學特色很好地為各行各業人才培養了許多具有專業知識的同時又具有英語能力的綜合素質人才[9]。
在面臨畢業的高等院校學生中,如何順利通過工作面試,加入心儀的企業,是許多畢業生的心理需求所在。因此,在這一階段開展的這一專業教學中,為學生們著重提供面試經驗和技巧的教學,以及常見面試問題的培訓和如何分析企業的價值觀,做到與企業價值觀同頻方面的經驗教學,會受到學生的重視,并且提高課程參與程度,不但教學任務可以順利完成,學生的就業率也會得到有效提高。對此需要教師多和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的求職意向,從而根據實際情況來安排教學活動,比如模擬面試,項目實訓等,讓教學內容更豐富、多樣,教學效果更好。在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中,教學儀器、實訓基地都比較完備,給學生的學習提供了幫助,具體數據如表1.

表1 華南農業大學珠江學院實訓相關數據
高等院校學生往往普遍缺乏對面試的經驗。因此,在面試中往往難以得到較高的得分,難以得到自己心儀企業的offer。所以,在高等教育的教學中加入對面試環節的模擬實踐,有助于學生熟悉面試流程,以及面試環節會提到的問題,還有面試過程中需要注意的細節性問題。這些都是與學生切身利益相關的知識,所以學生會在參與過程中百分之百全情投入,提高了學生在面試中的成功率,也體現了學校辦學理念的靈活多變和順應市場的需求。
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得益于互聯網技術在全球范圍內的飛速發展。而我國教育領域內互聯網技術和多媒體設備的普及和應用得到了大范圍的推廣,對教育事業的推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10]。因此,在高校這一專業的教學工作中引用互聯網資源平臺的龐大資源,將全球范圍內的相關專業管理方面的知識進行同步展示,可以以這一專業為基礎,讓同學們深刻認識到我國與國際上在這一方面的區別,有助于推進我國學生對這一專業的認識和發展,在工作中推進我國企業的發展。同時,將理論知識通過互聯網平臺上數量豐富的實際案例相結合,可以幫助學生有效地掌握相關知識,同時提升實踐應用能力,并且通過案例的分析,可以增加閱歷,在日后的工作中避免類似案例在自己身上的發生。
總而言之,在高校開展教學是一定要以就業為導向,這是當前廣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識,也是高校教育的一項必然要求,在實際教學工作中也要及時作出轉變,給學生增加更多的行業前沿知識,讓他們對自身所學的專業有更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