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正積,沈 毅,肖 靜,何 書,任文龍,李新麗
(1.江蘇南通大學流行病與衛生統計學教研室,江蘇 南通 226019;2.成都大學附屬醫院檢驗科,四川 成都 610041)
醫學統計學是醫學科學研究的重要方法,在醫學生培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醫學統計學作為數學分支學科,具有大量的統計公式和統計計算要求,學生進行統計計算會耗費大量的時間。改革醫學統計學教學方式很有必要[1-4]。在教學中,需要淡化統計公式的推導和計算過程,統計軟件就是一種幫助醫學生和科研人員統計計算和統計分析的軟件包。目前流行的統計分析軟件有SAS、SPSS、STATA、R語言等,并應用于各行各業[5-6]。 在這些統計軟件中,SPSS是初學者或非統計專業人士易于使用的軟件[7],不需要編程操作,更不需要強記復雜的過程和選擇項,能避免編程的語法錯誤。 因此,SPSS軟件是一個具有強大功能且易學易用的統計分析軟件,備受歡迎。
醫學生掌握一門統計軟件是非常必要的[8]。醫學研究生需要具備基本的統計分析能力,并應用于科研工作中。簡單易操作的SPSS軟件可以幫助他們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為了使學生較系統地學習并靈活運用SPSS軟件,如何在醫學統計學教學中合理地安排SPSS軟件教學,包括教學方式、課時安排及SPSS軟件介紹方法等,在不同專業中形式多樣,值得研究[9-10]。本文就SPSS軟件教學方式實踐總結如下。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江蘇某綜合性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同年級學生208名,分別來自1個醫學檢驗班級,1個衛生管理專業班級,2個預防醫學班級。將醫學檢驗專業與衛生管理專業學生分為A、B組,各組人數分別為60、13人;將預防醫學專業分為C、D組,各組人數分別為71、64人。各組學生年齡18~24歲。各組學生年齡和性別分布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方法
1.2.1教學方法 研究設計采用分組教學的方法。A、B組學生理論教學為45學時,課堂實習為9學時。A組學生采用統計計算器練習9學時,B組學生采用SPSS軟件演示教學9學時。C、D組學生理論教學為54學時,課堂實習為36學時。C組學生在醫學統計學理論結束后統一采用SPSS軟件課教學的集中方式,D組學生采用理論課程中穿插SPSS軟件課教學的分散方式。
1.2.2觀察指標 (1)教學效果。研究前隨機選取各組部分學生,調查主要影響醫學統計學教學效果的數學學前情況(高中數學學習效果滿意度),考察研究分組的均衡性。教學完成后,統計各組學生期末理論測試成績。(2)統計學理論教學和軟件教學的影響因素。隨機抽取部分學生,填寫自行設計的問卷,研究改善統計教學的有效措施。


表1 各組學生年齡、性別分布比較
2.1各組影響教學效果均衡性比較 各組學生的高中數學學習效果滿意度等級構成比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460,P=0.880)。見表2。各組學生高中數學滿意度等級分布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110,P=0.780)。見表3。各組學生在大學入學時數學成績近似一致。因此,影響醫學統計學學習效果的主要學前因素在分組間是均衡的。

表2 各組學生高中數學學習效果滿意度等級構成比比較[n(%)]

表3 各組學生高中數學滿意度等級分布比較
2.2各組教學效果比較 各組期末理論測試成績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F=6.620,P=0.002)。C組學生期末理論測試成績較其他三組高,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各組學生期末理論測試成績比較分)
2.3影響因素分析 以醫學統計學期末理論測試成績為因變量做單因素方差分析,因素(1)~(2)均為影響SPSS軟件教學效果的因素(P<0.05)。將單因素分析中P<0.25的因素納入多元線性模型中,控制混雜因素后得到:因素(1)~(7)對醫學統計學理論學習有促進作用(P<0.05)。見表5。

表5 醫學統計學軟件學習效果多因素分析統計
本研究表明,與醫學統計學理論學習效果有關的影響因素有“研究分組”“你適應本學期的教學方法嗎?”“你認為課后應該做習題嗎?”“性別”“你認為醫學統計學重要嗎?”“你學習統計學時為了考研嗎?”“通過醫學統計學的學習,你認為掌握了課程內容的程度”。“研究分組”反映了教學的課時和教學的方式與醫學統計學有很大的關系。集中教學優于分散教學和演示教學,可能與統計學理論復雜,難度高,短期內難于系統掌握,需要較長時間集中學習有關。通過軟件課學習,學生邊復習理論邊學會用軟件代替復雜的統計計算,節省了時間,加深了對理論課程的理解和學習[11-13]。“你適應本學期的教學方法嗎?”也是醫學統計學學習的一個重要因素,合理的教學方式,既能讓學生跟上教師的節奏和思路,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逐漸讓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及時進行統計學實踐和參與科學研究。目前,一些形成性教學方法支持這一結果[3,14-15]。“你學習統計學是為了考研嗎?”及“你認為醫學統計學重要嗎?”也和醫學統計學的學習效果密切相關。因為,當前大學生志存高遠,研究生是他們將來學習生涯的選擇,科研工作必須有統計學這門方法學課程的支撐,才能更加得心應手,因而這門課程的學習受到他們的重視。只有從思想上讓學生重視這門課程,學生才能提高興趣,腳踏實地去學習、應用。“你認為課后應該做習題嗎”及“通過醫學統計學的學習,你認為掌握了課程內容的程度”這2個因素,都反映了統計學教學后是否應該進行鞏固練習。長期以來,醫學生由于學習任務重,都習慣于記憶書本知識,不善于邏輯思維,不主動拿筆做練習。醫學統計學的課后習題一般都需要數學邏輯思維,通過一定的統計計算來鞏固,加深統計學理論的掌握。因此,學生課后的學習態度、學習興趣,以及練習后掌握的程度,都會影響醫學統計學的教學效果[2,16-17]。
綜上所述,醫學統計學的教學應該注意:(1)合理安排統計軟件教學的學時,教學方式以集中教學為主;(2)醫學統計學的學習,應該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其重視程度;(3)醫學統計學教學后,需要安排適量的統計學習題讓學生課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