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長勛
萊西市疾病控制中心質管科,山東 萊西 266600
亞健康狀態已經成為影響社會人群一種介于健康與疾病之間的狀態,處于亞健康狀態的人,不能達到健康的標準,會表現為一定時間內的精神、生理以及功能性的減退,但其情況又不能達到相關疾病的臨床和亞臨床診斷標準[1]。高中生處于生長發育的快速階段,其心理和生理存在不穩定性,使其更易受到亞健康狀態的影響,而心理亞健康狀態由于其隱蔽性,更難對其及時發現,而造成焦慮、學習效率下降、人際關系緊張、社會適應力下降等一系列社會問題[2]。因此如何及早的干預高中生心理亞健康問題成為現階段的重點任務。本研究為了解萊西市高中生心理亞健康狀態及影響因素,從而開展此次調查,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在2019年12月采用方便抽樣的方法選取萊西市高中一所,對高一、高二各年級在讀學生進行不記名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938份,收回902份,問卷有效率96.16%,問卷共有兩份一份為一般情況調查,包括性別、年級、單親家庭情況、獨生子女情況、三餐規律情況、家庭收入情況、吸煙史、飲酒史;另一份為《青少年亞健康多維評定問卷》。有效問卷中,性別:男生461名,女生441名,年級:高一年級學生452名,高二年級學生450名,單親家庭情況:是142名,否760名,獨生子女情況:是348名,否554名,三餐規律情況:規律542名,不規律360名,家庭收入情況:<5000元480名,≥5000元422名,吸煙史:是108名,否794名,飲酒史:是226名,否676名。
1.2評價方法及標準 調查的高中生心理亞健康確定采用《青少年亞健康多維評定問卷》,此問卷共分兩部分71個條目,包括軀體亞健康,其中有軀體活力不足、生理功能低下和抵抗力下降和心理亞健康(情緒問題、品行問題和社會適應困難),每個條目根據癥狀持續時間的長短從“沒有或者持續不到1周”至“癥狀持續三個月以上”,并賦值為1~6分。此問卷的信度和效度評價較好。本研究中我們將亞健康癥狀持續3個月以上的條目來計算亞健康狀況,亞健康癥狀的界定標準為亞健康癥狀數要多于1項。在研究中我們將全國青少年亞健康癥狀數量的P90作為亞健康狀態的界定標準。其中軀體亞健康為軀體亞健康癥狀數≥3項,心理亞健康為心理亞健康癥狀數≥8項;身心亞健康狀態為問卷的亞健康癥狀數≥11項。本研究主要應用心理亞健康情況作為研究內容。
1.3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各組率值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均以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萊西市高中生心理亞健康檢出情況 萊西市高中生檢出的心理亞健康癥狀608人(67.41%),心理亞健康狀態253人(28.05%)。
2.2萊西市不同特征高中生心理亞健康狀況 對萊西市高中生心理亞健康調查分析得出單親家庭、獨生子女、三餐不規律、家庭收入<5000元,存在吸煙史和飲酒史均會造成高中生心理亞健康情況的發生,并且差異均具有顯著性(p<0.001)。如下表所示。

表 萊西市不同特征高中生心理亞健康狀況
萊西市高中生檢出的心理亞健康癥狀608人(67.41%),心理亞健康狀態253人(28.05%),結果高于相關研究結果。其主要原因可能是高中生學業較重,心理仍處于發展階段,自我調節能力弱,這也說明萊西市高中生心理亞健康問題較為嚴重,應提示相關研究部門高度重視并采取相關干預措施[3]。
在本研究中,單親家庭、獨生子女、三餐不規律、家庭收入<5000元,存在吸煙史和飲酒史均是造成心理亞健康問題的影響因素。單親家庭很少得到來自家庭的呵護,心理問題更為嚴重。而三餐不規律則從側面反映家庭生活的不規律,受到家庭的照顧較少,對自身健康的發展不利。但是獨生子女由于受到家庭過分溺愛的機會增多,使其或多或少的存在自私、不合群等情況,其心理亞健康問題更為嚴重。家庭收入過低使得子女接受更高更好教育與鍛煉的機會也會減少,其自卑情緒也會增多。吸煙與飲酒這種不良行為方式如果發生在高中生對其心理健康的危害是極為嚴重的[4]。
由于在本次研究中僅選取一所高中進行調查,代表性略顯單薄,需要擴大樣本量及增多影響因素,并利用多因素調查,來完善高中生心理亞健康影響因素的研究[5]。但從本次調查可知,萊西市高中生的心理亞健康狀況較為嚴重,這與單親家庭、獨生子女、家庭環境以及不良生活史等危險因素有關,建議采用健康教育和心理指導等措施進行早期干預,來改善高中生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