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雨辰
摘要:近幾年來,聽力理解作為一種語言技能越來越受到廣泛的重視, 培養學生聽力也是初中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聽力是中考的必考內容,聽力考試中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又是聽力評測中不可或缺的考點之一,每一大題都有所涉及。本文從對學生考試中獲取關鍵信息能力的試題為出發點,結合日常牛津英語教學,討論如何利用牛津英語教材中的聽力文本提升學生在聽力中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
關鍵詞:英語聽力;獲取關鍵信息能力;牛津教材
一、聽力能力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對聽力這種語言技能有明確的規定,如五級聽的技能要求為:能根據語調和重音理解說話者的意圖;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談話,并能從中提取信息和觀點;能借助語境克服生詞障礙,理解大意;能聽懂接近自然語速的故事和敘述,理解故事的因果關系。能在聽的過程中用適當方式做出反應;能針對所聽語段的內容記錄簡單信息[1]。Christine C.M.Goh(2010)在《語言課堂中的聽力教學》中把聽力技能主要分為五種,包括聽細節(Listening for details)、聽主旨大意(Listening for gist)、推斷(Drawing inferences)、選聽(Listening selectively)和預測(Making predictions)。本文主要探討聽力技能中聽細節中的一部分——獲取關鍵信息能力在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培養。
二、何為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
聽力中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在聽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些同學常常疑惑,很認真地聽了一段材料,愣是沒聽明白在說什么;而其中的關鍵就在于要抓住關鍵信息。不論是在對話中,還是長篇的聽力文本中,抓住關鍵信息即關鍵詞,有助于學生聽出大意,突出文本重點,了解說話者的主要意圖,為接下來的分析或者推斷文本打下基礎。
聽是一個輸入的過程,每段聽力由于受眾,用途的不同,它的關鍵信息也不同。例如:我們在機場聽廣播,幾乎會過濾掉許多不相關的信息,而只關注于自己要乘坐的那班航班信息。由此可見,在實際情況下聽,聽力內容中的關鍵詞往往是跟隨情境不斷地發生著變化的。而在聽力中如何找出這些關鍵詞的能力,即為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
落實到中考考試中的評測內容,考查學生獲取關鍵信息能力的的題目在每一大題都有所體現,主要類型如下:
1.根據聽到的內容,了解文本大意
學生通過捕捉關鍵詞,可以理解文本的主要內容或含義。
如:聽力測試的第一大題,聽句子選圖片。
We should let children know that toys must be put back after they play with them.(2019普陀初三一模)
Sam always runs in the morning when the sun still rising.(2019寶山初三一模)
Toms bike broke down suddenly on the way to school this morning. (2019長寧初三一模)
在此些聽力文本中,只需要能捕捉到重點的名詞或者動詞就可以了解句子大意并選擇出相對應的圖片。
第三大題,聽短文判斷對錯中,即聽更長的文本時,捕捉關鍵詞有利于考生有目的地集中注意力,并在腦海中搜索相關背景知識,進一步加深對文本理解。捕捉聽力材料中的關于地點或場合(即語言環境)的關鍵詞,也有助于他們判斷聽力材料的主題、說話人之間關系等等。如果文本中出現?on sale,那么故事很可能發生在商店;treatment,therapy等詞可以透露出醫患關系; check in入住登記luggage行李book a room預定房間,等詞又與機場或酒店相關。長文本的聽力理解無法脫離獲取關鍵詞。
2.根據聽到的內容,篩選出所需要的信息
學生通過已掌握的部分信息,有目的地選擇關鍵信息著重聽,如:聽力的第二大題。初中聽力測試在這一大題的設計常從以下六個方面著手:①對話發生的時間地點;②談話人的職業和身份;?③談話的主題及談話人的行為狀態;④簡單的數字計算;?⑤推斷題。聽力文本是一段短對話,通過題干的選項,可以了解到短對話中所需要獲取的關鍵信息是時間,地點,人物,身份,數字,日期等。
除此之外,聽力中還考察對于話語標記的熟識度。話語標記語是通過它們所表達的推理性連接來限制話語理解的一系列詞或詞組。國外研究者Phillips(1995)將話語標記進行了分類,共分為5類:附加性標記語and, also, still; 對比性標記語?however, but, although;因果性標記語because, so等還有強調性和選擇性兩類[2]。初中主要是考察前三類標記語作為關鍵詞。在此,用一道題作為例子。
(?)A. By plane. B. By train. C. By car. D. By bus.
W: You are going to visit your hometown this Sunday, arent you?
M: Yes. I thought I would go there by train or plane, but the tickets were sold out, so Ill have to drive my car there.
根據題干,對話中的關鍵詞即為交通方式,但僅抓住交通方式這幾個詞還是不夠的,需要根據說話者利用的話語標記but, so為關鍵詞來判斷說話人最終所選擇的交通方式。
通過了解聽力測試中考察尋找關鍵信息的能力的題目,有利于教師在日常聽力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聽力尋找關鍵詞的能力。
三、如何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學生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
1.利用教材中的表格,圖式幫助學生預判關鍵信息,并在聽的過程中有選擇性地聽和過濾
在《英語(牛津上海版)》的教材中,有很多表格型的材料作為學生在聽力中的可視化材料。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些表格,帶領學生通過讀表,或者讀圖來判斷在聽中所需要篩選的關鍵信息。通過有策略的讀表與讀圖,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預判關鍵信息的技巧,能夠在聽中胸有成竹。例如在九年級第一學期第四單元Listening: An order form中,給出的可視化材料是一張辦公室購物清單。通過閱讀表格,了解到我們所需要的關鍵信息包括:產品,顏色/尺寸,數量,價格;在聽文本時,什么是關鍵信息也就顯而易見了。
讀表或讀圖能夠十分有效地減輕聽所有信息的負擔,突出關鍵信息。因此在日常教學中,培養好學生的讀圖讀表能力也是對聽的能力提升的一種輔助。
2.根據文本體裁,培養學生通過文本體裁特征進行關鍵信息的推斷,幫助他們抓關鍵信息理解文章大意
“文章體裁是文本的一個重要特征”[3],文章作為聽力的材料時,了解該材料的體裁并熟悉該體裁的基本要素對于快速提取文章的重點信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中考聽力文本中,以記敘文,說明文,或者對話訪談為主。在聽一篇記敘文時,僅需從聽力文章中找出記敘文的6個基本要素,即人物(who), 時間(when),地點(where),起因(why),經過(what),結果(result)即可了解文章的大意。“說明文是一種?以說明為主要表達方式的文章體裁”,用來說明事物的形態、特征、種類、成因、功能等,若在聽中找出要說明的話題(what)、原因?(why)、效果(how)、解決方案(solutions)、結論(conclusion)[4]這幾個要素也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獲取文章大意。
在《英語(上海牛津版)》教材中,就有許多文本供教師作為日常的訓練。例如八年級第二學期第六單元的Listening: The Eiffel Tower, 標題中:Rosemary is visiting Paris. She is on a tour of the Eiffel Tower. While she is waiting for the lift. She is listening to a recording about the tower. 配套練習是填空。教師可先不急著讓學生做填空,而是先帶領學生分析即將聽到的聽力文本是什么體裁的文本,隨即讓學生根據這篇說明文,推測大致的關鍵信息,比如埃菲爾鐵塔形態,特征等等,在和書上的填空題題干做比對來作為驗證。
在日常的教學中,不斷地創造機會,讓學生依照體裁這樣的指標可以有策略地而非隨心所欲地找出文本基本的關鍵信息,有的放矢,從而提高他們對于較長文本的聽力理解能力。
3.引導學生熟悉聽力中的常見關鍵信息(數字,時間,地點,日期)
不僅在考試中,在日常生活的使用中,時間,日期和數字等是經常在聽力材料或者語境中出現的信息。通過訓練,聽者能夠增加對這些信息的敏感度,從而能夠快而精準地抓住這些信息。在《英語(上海牛津版)》中,不乏能夠用來提高聽者這一能力的聽力文本。例如八年級第一學期第五單元listening: Dr Sun Yat-sens Mausoleum 中涉及到各種數字,年份,萬位數,帶小數的百位數等,難度較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聽前給學生簡單地做一個關于數字的復習(數字的讀法,位數的表達等),然后再完成練習。在六七年級的聽力中,涉及購物,約會等話題時也經常會出現數字和日期的相關文本。在日常教學中滲透基本關鍵信息的敏銳度,對學生在抓取關鍵信息能力的提高上一定是有幫助的。
4.利用話語標記找出關鍵信息
話語標記語的功能有很多,在學生聽力理解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劉慧、蔣憶童(2012)兩位學者提到,話語標記語具有制約、預測和語義明示這三個功能[5];這里我主要針對它的制約功能做示例。制約功能指的是話語標記語在會話過程中限制了話語的理解范圍,這使得聽者能更快速地理解說話者,因為在小范圍內找關聯更容易,也能快速有效地進行推斷,以此來理解和處理自己所聽到的信息,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如but, and這樣的話語標記。往往通過利用話語標記,我們能夠更迅速地找出關鍵信息[2]。在《英語(上海牛津版)》中,我們可以利用聽力文本中的話語標記作為標的,幫助學生找到關鍵詞。七年級第二學期第五單元Listening and speaking: Model students 中的片斷:
Mr. Hu: Who do you think is a model student? What can we learn from him or her?
Alice: Kitty is a model student. Although math is difficult for her, she never gives it up.
Joe: Jill is a model student. Although Jill lives far away from school, she is never late for class.
Jill: Peter is a model student. Although Peter is busy, he always helps his classmates.
通過教授對比性標記語although,學生可以明確在回答“What can we learn from him or her?”這個問題時,although引導的從句與主句關聯形成反差襯托,而體現一個人優點的關鍵的信息是主句中的一些動詞?never gives up, never be late for class以及always helps others上。除了對比性標記語but, although之外,還有順序性的標記語(first, second…)可以幫助學生理清事物的發展順序;因果標記語(because, so…)可以幫助學生了解事情的起因結果等等。往往話語標記在會話或者文本中可以作為一個重要指標,提醒我們這些標記后面的內容往往是重要的關鍵信息。教師可以幫助學生樹立話語標記的來找尋關鍵信息的意識,提高他們的聽力理解能力。
四、結語
要培養學生在聽力中獲取關鍵信息的能力,并不是靠學生聽力的訓練量來取勝的。它需要教師善于利用教材,挖掘教材中可以用來教授找尋關鍵信息的技能的聽力素材,并加以總結與訓練,授學生以漁。聽力整體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應當把聽力技能滲透在每一節聽力課中,以日常教學為基礎,推動學生一步一步地提升。
參考文獻:
[1]趙萍(導師:馮康州). 教材與課程標準一致性分析,《重慶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4.
[2]楊飛(導師:楊捷). 基于話語標記的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的實踐研究,《重慶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8(03):18
[3] 李久亮. 不同文章體裁概括寫做任務的Rasch模型分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2014(05):30
[4] 張麗. 體裁要素分析在英語專八概要寫作中關鍵信息提取的運用,《吉林廣播大學學報》,2019
[5]劉慧、蔣憶童,話語標記的語用功能對英語聽力教學的啟示[J], 《現代中小學教育》,2012(04):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