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雪
自主性是一個人對自身行為意識與自我調控的能力,幼兒知道自己要做什么,主動去做該做的事情,通過自發的活動獲得發展,如何培養幼兒自主性,心理學和教育理論認為,幼兒心理發展的源泉與動力來源于活動,幼兒用自己的方式在活動中與外界產生影響,因此,自主性的培養與游戲活動息息相關。
幼兒園區域游戲是教師根據教育目標,幼兒年齡特征和本班幼兒發展水平,用游戲的方式創設情境,幼兒可以個人或與同伴合作,按意愿自主選擇材料、通過操作實踐、自主學習,獲得游戲般體驗的同時,從而培養幼兒的興趣和自主能力,獲得情感、認知、及社會交往等各方面發展的一種教育組織形式。區域游戲能夠使幼兒學習形式由被動變為主動,積極動腦、大膽操作。不僅很好的促進和發展了幼兒的自主性,也激發了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以幼兒發展為本”,幼兒自主性強,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會有所提高,對幼兒一生可持續發展意義重大。
一、現狀分析
區域活動能提供給孩子們更多的個體活動空間,在活動中幼兒能按照自己的興趣與意愿選擇適合自己的材料或玩法,在自由、輕松、愉快的環境中,主動操作、體驗、感知、學習。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區域活動環境的創設、活動區材料的投放,游戲規則的制定,還是教師預設的比較多,幼兒參與的較少。只有使幼兒完全參與到創設環境、投放材料、制定規則等多方面,才能實現真正的自主游戲,從而提高幼兒的自主性、積極性、合作性、創造性。區域游戲活動的開展既讓孩子有了充分自由游戲的空間,又給幼兒創設了自主性探索發展的舞臺。
二、區域游戲中,幼兒自主游戲存在的問題
(一)在區域游戲中教師預設太多,幼兒參與太少
很多幼兒園,在開學前期教師就已創設好區角,提供了豐富的材料,幼兒來園后都是直接在教師創設好的區角進行游戲,幼兒失去了創設區角的機會和主動性。一些材料幼兒感興趣,參與性強。但一些材料會在區角放置很長時間,卻沒有人來玩,因為沒有幼兒的參與創設,所以幼兒對材料不感興趣,更談不上自主游戲了。
區域活動的時間往往會規定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幼兒不能主動去選擇,有時幼兒的游戲正在興頭上,可是時間原因不得不中止游戲,破壞了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致,生成活動也就無法深入進行。
(二)缺少自主生成游戲的有效引導
區域游戲中幼兒自主性生成的內容來源于幼兒的興趣和需要,教師如果在這時不能敏感的察覺幼兒的需求,或者游戲中材料的缺失,幼兒可能很快就會失去興趣,教師也就無法判定其是否蘊含著內在的教育價值,無法促進于幼兒的發展。
(三)教師對區域活動的規則和幼兒自主性無法兼顧
為了保障區域活動有秩序的開展,教師常常會制定許多規則限定幼兒的行為。尤其是為了防止游戲中產生各類糾紛,教師往往制定出材料的多種玩法,在教師指定的規則中,一切都是“有條不紊”,幼兒之間也不需要協商和解決問題,幼兒在游戲中缺少了創新和自主性,幼兒是在被動的接受安排,一旦離開?“高控”,幼兒就會違反規則。
三、實施策略
(一)鼓勵幼兒成為區域創設的參與者
1.幼兒參與創設自己喜歡的區域
結合區域活動的開展,讓幼兒自主裝飾各個區域的背景墻。如,在閱讀區的活動中,很多幼兒反應圖書被丟的到處都是,很多書都混在了一起,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原因,幼兒說應該給圖書分類,找一些小盒子分類擺放。在閱讀區看書的彤彤走過來對老師說:“老師,我覺得益智區的小朋友總是在說話,”教師鼓勵與全班幼兒思考對策,一位幼兒說:可以在美工區和閱讀區之間建一面墻,另一為幼兒說:“可以在墻上畫上請勿打擾、小聲說話等標志”。幼兒積極地表達出建議。孩子們一起創設了閱讀區的背景墻,閱讀區變得溫馨而有創意。
美工區材料的收集也是遵循幼兒主動參與創設的原則,幼兒將廢舊紙盒、卷紙芯、紙盤、瓶蓋收集起來,教師引導幼兒進行加工、裝飾,即增添了幼兒參與的興趣又培養了環保意識,可謂一舉兩得。
2.鼓勵幼兒自主選擇區域游戲的時間和場地
在區域活動結束后,有的幼兒會說:“老師,我還沒有畫完”,還有的幼兒游戲正玩的興起,在活動點評中,我將這些問題拋給幼兒,孩子們紛紛想辦法,在討論中我們想到了解決的辦法和規則。
除了每天固定的區域游戲時間,還可以自自主選擇時間及場地完成自己的作品。如,來園時間比較早就可以先進行選區計劃,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游戲,先吃完飯的幼兒,入廁、飲水過渡的環節中,幼兒都可以選擇適宜的角落繼續進行游戲。幼兒自己制定了餐后自選區域游戲的規則:游戲時要說悄悄話,不能影響到沒有吃完飯的同伴,收材料時要放回原處。為了自己游戲的需要,幼兒制定了規則,當幼兒能夠自覺執行游戲的規則時,也說明幼兒的游戲行為從自發性走向了自主性。
(二)在游戲中鼓勵幼兒自主生成新游戲
幼兒在游戲中應有自由選擇與自主決定的權力與可能,在區域活動中教師更多的作用應該是觀察幼兒,觀察幼兒對什么感興趣,觀察幼兒對材料的使用情況,與同伴的交往及存在的問題,考慮應在哪些方面給予幫助和支持,發展自主探索的能力。
(三)在規則性與自主性之間尋求平衡點
幼兒作為游戲者可以自己選擇決定玩什么材料”“怎么操作”“與誰合作玩”,在游戲中發揮自主性,這種自主讓幼兒感到愉悅并產生自信。但是,游戲也是有規則的,幼兒在規則的允許中自由創造。
1.幼兒積極參與區域規則的制定
在區域游戲中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地參與規則的指定,為了滿足游戲的需要,提前與幼兒商討每個區的進區規則,或者在幼兒游戲時,教師將觀察到的問題在點評時拿出來與全班幼兒討論,通過集體協商,建立了大家都能認同的共同約定。鼓勵幼兒在游戲中發現新的玩法,指定新的規則。
2.教師觀察幼兒,適時介入
教師應該讓幼兒去自主的選擇,自主的參與游戲,在發展幼兒的自主性的同時也不能忽略教師的有效引導,當幼兒確實因本身經驗能力局限,探索活動難以繼續時應給予一定的支持。當幼兒的活動影響到其他幼兒時教師應以游戲形式介入正面積極地引導,當幼兒有了創造性的行為時,教師一定要及時發現,并給與鼓勵。
區域活動是幼兒一種重要的自主活動形式。幼兒能積極參與,動手動腦、大膽創新,在游戲中主動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教師在活動中扮演好游戲的觀察者、支持者,將機會還給幼兒,鼓勵幼兒主動參與,在游戲中協調好規則性與自主性的關系,在合適的時機自然介入、積極引導,更好地促進幼兒自由、快樂、健康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