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佳佳
摘要:游戲作為兒童最喜愛的一種活動,對促進兒童的身心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價值。新時代背景下倡導培育創新型、技能型、知識型的未來接班人。游戲對幼兒的身心健康、智力發展、社會性以及情緒情感等各方面發展具有積極而全面的促進作用,也是教師組織教育教學活動的有效途徑。幼兒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要求我們要重視游戲的價值,提供適宜的游戲環境和材料,不斷豐富游戲的形式,鼓勵幼兒自主自由的活動。
關鍵詞:自主性、游戲化活動、發展
一、什么是游戲
《指南》中指出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是幼兒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的各種活動。曾有人說過“游戲是孩子的第二生命,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是符合學前兒童年齡特點的一種獨特的活動形式。游戲與幼兒的生命同等重要,沒有游戲就不會有發展,在新時代背景下,我們更應注重引導幼兒自由自主探索游戲的多種玩法,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二、幼兒園游戲的重要性
(一)游戲促進幼兒身體健康成長
幼兒天性活潑好動,很難長時間保持一種狀態,而在游戲活動中,幼兒可以自由探索,比如在區域活動中通過多次操作材料,提高了幼兒的手眼協調能力、動手能力;戶外體育游戲通過走、跑、跳等各項動作鍛煉,增強了幼兒體質健康。
(二)游戲活動能夠有效促進幼兒主動學習,獲得更多的認知,促進其社會性發展。
游戲作為幼兒最基本的交往活動,是生動具體、有內容、幼兒易于接受的,游戲能夠促進幼兒語言交往的學習,在游戲活動中,幼兒主動通過各種感官,獲得信息并將這些信息轉換成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在游戲活動中,幼兒喜歡用模仿的方式去學習新的事物,游戲活動能夠給幼兒提供模仿的機會,幼兒可以主動模仿同伴和老師的語言和行動,來掌握一定的知識或技能,如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模仿、表現來表達自己的情緒、情感[3]并隨著認知的豐富,可以使幼兒談話質量不斷提高;通過益智游戲,可以鍛煉幼兒思維敏捷力,注意力、觀察力以及提高幼兒遵守規則的自控能力。另外,游戲中以物代物、扮演,制作等游戲也促進著幼兒想象力、創造力的發展。
(三)游戲活動能夠幫助滿足幼兒心理需要
生活在成人社會中的兒童,往往會受到不同程度的束縛。在游戲中,幼兒可以從束縛中解放出來,宣泄不良情緒,獲得心理平衡與愉悅。如一個內向膽小的孩子,在生活中很害怕打針,經常被嘲笑,而在角色游戲中,他體驗到了打針并不是特別可怕,不會再被嘲笑,同時幼兒的心理的需要得到了滿足,使幼兒一直被壓抑的情緒能夠得到宣泄,培養了孩子的活潑、勇敢、堅毅的品質。
三、游戲的指導策略
(一)引導幼兒玩“真游戲”
游戲是幼兒自主、自發、自由的操作與創造,因此首先要為幼兒創造自由寬松的環境,引導他們主動參與,同時,教師在選擇游戲活動時,需要依據幼兒的興趣和年齡特點,材料的投放要豐富且具有層次性,適合不同發展水平幼兒操作,不斷更新,這樣會使教師在組織與開展游戲活動時更順利的進行,使幼兒教師真正成為幼兒游戲中的觀察者、支持者、引導者。
(二)要理解幼兒的游戲行為、適時介入
教師要了解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嘗試觀察理解幼兒的行為,用心觀察,用行指導。在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要給予幼兒一定的時間,讓其充分的操作、探索,盡可能自己解決。在介入時要講究策略,選定介入角色,然后選擇介入時機,在幼兒游戲或操作出現困難,或對活動失去興趣、進行不下去的時候是介入的良好時機;最后,教師要據幼兒水平分層次指導,并及時退出,讓幼兒重新做游戲的主人,成為活動的主角。
(三)注重一日生活中的游戲性
幼兒園應“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發生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因此我們應將教育目標融合到一日生活中,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幼兒各方面能力,讓他們從游戲中獲得全面發展。在建構區幼兒通過搭建,認識了形狀、數量關系,發展了幼兒的創造力、想像力;通過分工合作,共同游戲發展了幼兒的社會性與語言表達能力和溝通能力。進餐環節,有的孩子吃飯比較慢,我就鼓勵幼兒來做做“大老虎”,因為孩子們知道大老虎吃東西是大口吃得很香的,看看哪只“大老虎”吃的最香,就獎勵一個小粘貼。有些孩子吃完飯沒有養成擦臉、漱口的衛生習慣,這時我就結合講過的故事,提醒孩子們千萬不能學小熊,孩子們一聽,趕緊擦臉漱口,這樣的過渡很自然,而且幼兒十分感興趣,一天中我們用游戲蜜語交流著,使得我們的關系更加親密,幼兒也得到了更好的發展。
(四)教育活動的游戲化
根據教育活動的內容和要求,創編一些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有趣的游戲,使幼兒積極愉快的投入到學習之中。如數學活動“小刺猬的項鏈”,用游戲貫穿整個活動,幼兒在角色體驗中愉快的掌握了按顏色分類、按大小分類,同時體驗到成功串項鏈的成就感,在給小動物送禮物時感受到分享的快樂。體育活動“玩球”,幼兒在練習中很容易失去耐性,因此我將難點放在如何讓幼兒在拍球過程中保持興趣,并感到愉悅。我將鼓與拍球相結合,在活動中設計了擊鼓拍球的游戲,開始慢節奏,等幼兒能跟上節奏以后,通過逐步變換鼓點節奏加大游戲難度,并及時根據幼兒的游戲情況引導幼兒分辨鼓面聲與側鼓聲,變化拍球,通過鼓得介入,進一步激發幼兒的拍球興趣,讓枯燥的拍球變得有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積極與家長溝通,讓家長體會游戲活動的價值
教師與幼兒家長交往,是幼兒教育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它有利于共同促進幼兒更好的成長;有利于幼兒教師與家長之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但通過了解發現,部分家長并沒有意識到游戲活動的重要性,所以,教師需要和幼兒家長的溝通,讓家長了解游戲活動的價值,并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到游戲活動中,體驗在游戲活動中的快樂,使家長知道游戲活動并不等于玩,在游戲活動中也能學到很多知識,以致讓幼兒家長改變對游戲活動的態度,通過家長開放日及平時組織活動的照片讓家長能親自體驗幼兒園組織的游戲活動,真正的了解游戲活動的價值,轉變幼兒家長的游戲觀念,使游戲活動真正的組織與開展起來,讓游戲活動的價值得到實現,促進幼兒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