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是我國歷史發展的新征程,這意味著新時代新青年肩負起更重要更艱巨的新使命,大學生作為社會發展和進步的中堅力量,背負著時代和人民給予的殷切厚望。因此,新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中外合作辦學專業背景
中外合作辦學就是外國教育機構和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的教育教學活動。中外合作辦學可以整合優質教育資源,引進國外先進的教學模式、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和管理經驗,以培養具有國際先進理念、創新精神的國際化人才為導向,學生管理工作也是要實現雙方辦學目標,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和經世致用的復合型人才,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
二、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生特點
1.學生思想異常活躍,對新鮮事物更加開放包容
在這一代年輕人身上顯現了許多新特質,他們思維活躍、思想超前,他們講個性、講自主、講平等;新科技信息時代,他們接受信息渠道多樣化,他們樂意接收和創造新文化;他們對傳統社會主流價值觀倡導的“以德為先”認同感不強,他們被稱為“叛逆的一代”。
2.學生家庭條件優渥,明顯的精致利己主義者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生家庭一般來說經濟基礎雄厚,他們視野開闊、見識廣博,他們思想開放程度高,自我意識強烈、個性化明顯、喜求新求變,他們傾向于關注自己利益半徑內的事情,對與自身利益無關的事情保持“無所謂”的態度,他們明顯的做一個精致利己主義者。
3.學生課業任務繁重,多種原因導致壓力過大
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生入學門檻相對較低,大部分學生學習基礎比較薄弱,學習能力較差,自我管理能力相對欠缺,但專業課業要求比較高,既要擁有扎實的英語基礎又要掌握牢固的專業知識,且同時面對兩種不同教育理念、授課方式、考核辦法等,學習之余還要參加各類社團活動、志愿者活動、社會實踐、專業實習和職業考證等,多種原因導致學生壓力較重。
三、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主要困境
1.多元文化的沖擊,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多元文化背景下學生價值取向多元化,加之受兩國教育體系雙重影響,一定程度上歪曲并影響了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傳播,西方國家的一些隱秘化、神秘化的意識形態對很多學生們頭腦中傳統文化認識產生了強烈沖擊,模糊了學生們的政治鑒別力和判斷力,他們對傳統中國文化倡導的博愛、接納、感恩等情懷認識淺顯,他們追求價值多樣化、功利化、個性化,一定程度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
2.學生思想復雜性和多樣性,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配合度
計算機互聯網時代網絡信息極其豐富,多渠道信息接收方式使得學生們思異常復雜多樣,雖小部分學生思想狀況是積極的、健康的、向上的,但相當一部分同學對傳統愛國主義文化中強調的集體主義和利他主義等精神認識不徹底,青年學生該有的有理想、敢擔當、講奉獻等精神體現不突出,思想狀況良莠不齊直接影響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3.學生對事情判斷太過主觀臆斷,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開展
學生們因為缺乏足夠的人生閱歷和社會經驗,面對問題思辨能力有限,思考問題不夠深入,尤其對涉及政治和文化等社會敏感問題缺乏正確的立場和判斷,不考慮事情的始末,做事喜主觀臆斷妄下定論,尤其在物質環境豐厚條件下成長起來的學生,本身自帶狂妄自大、心高氣傲特質,不喜接受教師們傳達的思想觀念,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開展。
4.學校意識形態教育方式刻板單一,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通過課堂教學、面對面交流、談心談話等方式進行,形式相對單調刻板,對提高學生思想政治素養效果微弱,尤其該專業學生思想活躍,想法多樣,如只用傳統單一的說教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建設,使學生們感受不到主體參與性的意義,很難起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四、探索新形勢下合作辦學專業學生的思政教育工作新路徑和新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承擔著思想理論教育和價值引領的作用,隨著時代變遷和學生成長規律變化以及育人環境的變化,應探索出新的理論路徑和工作方法。
1.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式
開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主動利用網絡途徑積極向學生傳播社會主義價值觀的主旋律和正能量,引領學生朝著正確輿論方向發展,倡導學生不做網絡暴力的附庸者和傳播者;加強文化的感染性,過分強調政治性會使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價值引領容易顯得枯燥教條,不能真正做到教育的入耳入心入腦,從學生感興趣的事情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把傳統思想理論教育以大學生喜聞樂見、生動活潑的表現形式呈現,實現思想政治教育的趣味化和生動化,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提高理想信念教育,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當代大學生容易出現信仰迷茫、思想迷亂和目標迷失等問題,相當一部分人是因為沒有信仰或理想信念的缺失,輔導員老師可以通過身邊人和身邊事的優秀故事進行理想信念教育,充分發揮好榜樣育人作用。
3.倡導“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提升學生主體能力
輔導員要始終相信學生能堪大任、能謀善斷,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正確對待學生思想中存在的不足甚至某些錯誤觀念,對學生多些理解和包容,多些信任和支持,對學生工作多些鍥而不舍的精神,提升學生的主體能力,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青年成為有遠大理想抱負、有深厚家國情懷的時代先鋒。
4.根據學生性格特質,促進學生個性化教育
陳寶生部長多次強調:“要通過深化改革、完善體系,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這是需求所在、活力所在、規律所在”,該專業學生視野開闊、思維活躍,個性張揚,那么輔導員充分發揮他們的性格優勢,有的放矢開展思政工作。
五、結語
輔導員助力學生成長成才過程中,對待中外合作辦學專業學生要多一些技巧和方法,把握學生成長規律和特點,適時更新觀念和教育理念,引導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培育學生制度自信,鼓勵學生磨礪本領,教育學生努力與祖國和時代同行,把個人的青春夢想融入到實現中國夢的偉大事業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新長征路上奮勇搏擊,用實際行動奮力書寫青春的畫卷,綻放最美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