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杰益
偉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我從事多年的班主任工作,深深地體會到其中的深刻意義。真心贊揚學生,可以幫助他們揚長避短;尊重和信任學生,可以幫助他們自立自強;寬容和理解學生,可以幫助他們重新振作。結合教育教學實踐,我淺談一下自己的幾點做法:
一、善于捕捉閃光點,讓學生受到充分賞識
賞識是平等,是信任,是尊重,是生命與生命交流的橋梁。賞識,是理解,是激勵,是寬容,是心靈與心靈溝通的紐帶。賞識,是為師之道。不懂賞識,不愿賞識,師生之間往往就會多了一份挑剔,少了一份欣賞;多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呵護。于是,教師便像醫生對患者一樣,執著地“診斷”學生身上的不足、過失、缺點、毛病和錯誤,于是便有了冷眼、批評、諷刺以至呵斥。在教學中,善于發掘學生的優點,捕捉學生的閃光點,顯得尤為重要。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的:“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里中有愛迪生。”在學生身上,存在著不可估量的潛在能力,只要拋棄錯誤的教育方法,賞識他們的每一點進步,讓他們永遠充滿自信。我班的小智,由于說話能力,表達能力極差。在三年級初學作文時,所寫文章常常前言不搭后語,沒有一句完整的話,更不用說表達一個中心意思了。面對他的作文,我沒有批評,反而用紅筆將他寫得比較好的詞語圈出來,并在全班同學的面前表揚他用詞的準確,讓全班同學都為他喝彩。教師的“賞識”給了他精神上的滋潤,使他產生了自信,擁有了積極爭取成功的心態。此后,他每次寫作都絞盡腦汁,爭取用上好詞佳句,讓老師賞識,作文越寫越好。我不斷地鼓勵他,并在他作文本上寫上這樣一段話:“你天資聰穎,具有寫作天賦,真了不起!老師為你感到驕傲!只要你繼續努力,你一定會成為現在的‘小作家,將來的‘大作家”。正是在這極度賞識的氛圍中,他對作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開始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堅持寫日記,并廣閱博覽,摘錄好詞佳句。去年十月份,在學校舉行“賀中秋,迎國慶”征文比賽,由于他的作文選材新穎,語句優美,且有真情實感,深受老師們的好評,并榮獲一等獎。
二、學會寬容和理解,期待“浪子回頭”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有時寬容引起的美德震撼比懲罰更強烈。”寬容是一種溫柔的力量,它可以穿透人的心靈,走近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變成學生心目中可親可敬可以推心置腹的人,讓他們感受到你的氣度和達觀,必會收到神奇的教育效果。
我們班有一位調皮的男孩子,叫小謙。他很喜歡打籃球,而且不分場合、不分時間地打,達到了瘋狂、癡迷的程度,教室的窗戶常常“遍體鱗傷”。他無心向學,成績每況愈下。老師批評、家長反對均被當做耳邊風,真讓人著急。這時,我采用了“冷處理”、“軟著陸”的教育方法。我在班級成立了籃球俱樂部,讓小謙擔任負責人,并制定了如下章程:必須按規定時間、規定地點打球;影響學習成績者停賽一月;打架一次禁賽一學期。然后,每當比賽的時候,我會和科任老師以及班中的部分同學組成啦啦隊,為他們加油鼓勁。這時候,小謙流淚了,為老師那博大的胸懷和氣度而深深地感動。從今以后,他把打籃球的熱情轉移到學習上,學習成績也很快趕上來了。相反,如果對他們嚴加懲罰或放任自流的話,這些學生可能很快就流落街頭了。因此,寬容學生是為了尊重學生,鼓勵學生,關愛學生,期待他們有更大進步和長遠發展。
三、召開形式多樣的主題班會,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
我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主題班會,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幫助他們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陶冶學生的情操。
記得有一次班會,我召開了以“學會感恩,珍惜幸福”為主題班會。那天適逢元旦,為了能讓每個孩子都感受到節日的氣氛,我讓每一位同學精心制作一張祝福卡。起初我沒有規定祝福是寫給誰的,學生們紛紛在自己的本子上動起了筆。我巡視了一周后,發現絕大多數的孩子都把自己的祝福送給了父母及年邁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時,我眼珠一轉,靈機一動,為何不讓每一個學生都給自己的家人寫一段話,算是送給家人的新年祝福呢?
于是,我讓每一個學生都給家人給了一段話,寫出自已的真情實感。我記得有一位孩子在祝福卡上寫著——?“我們感恩父親的堅強,母親的辛勞,感恩老師的教導,朋友的關愛,我們感恩我們身邊的一切!永遠以一顆感恩的心,快樂地對待每一天。”
還記得一位孩子在傾訴心聲——“父母養育了我,給予我健康的體魄;老師教育了我,給予我良好的品格和淵博的知識,我珍惜溫暖的家和幸福的生活。以后,我常懷感恩的心,努力學習,不辜負父母和老師對我殷切的期望!
……
讀罷,內心里涌起了一陣強烈的感動和震撼,淚水也不禁涌滿了眼眶。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家長們都反映說調皮的孩子變得懂事了,計較的孩子變得寬容了,自私的孩子變得大方了。孩子們學會感恩,學會珍惜幸福,學會感謝身邊的一切,從而塑造了良好的人格,提升了學生的道德素養。
各位同行,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乘賞識之風,捧起寬容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希望之種,秉承“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教育理論,使每一位學生都能沐浴在老師尊重、鼓勵、關愛之中,讓每一位學生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