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雅欣
隨著我國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教育更要適應社會的需要和發展。對于廣大少年兒童進行美育,發揮音樂教育的積極作用,勢在必行。教育實踐證明,我們要想通過音樂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審美情趣,啟迪智慧,陶冶情操,使其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就要千方百計地激發學生的情感,使音樂教學聲情并茂,寓教于樂,讓孩子們在愉快的氣氛中得到主動發展。
低年級兒童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尤其對于初入學的孩子來說,他們對待學習往往從興趣出發。興趣就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興趣是學生學習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心理活動,對兒童來說,強烈的興趣尤為重要。對待感興趣的教學活動,他們總是積極主動、心情愉快地參與,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生思維敏捷,學到的內容掌握得既迅速又牢固;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熱愛學生,尊重學生,鼓勵學生,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反之如果學生本來就不感興趣,即使你主導作用發揮再好,學生這個主體不發揮作用,也是失敗的。
我根據小學生的認識和思維發展規律,結合音樂教學內容,挖掘音樂知識本身的魅力,創造生動活潑、和諧有序的學習環境和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的情緒,自覺主動地學習,達到以教師之情激發學生探究之趣,以趣導知,知趣相融,以趣激學,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幾年來,我在低年級唱游教學中,做了以下幾點嘗試:
一、律動激趣,表演激情
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模仿力強,我們在實施音樂教學時,要注意律動性。動作在兒童的認知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律動表演就是通過學生動手、動腳、動口、動腦,蹦蹦跳跳,伸手擺臂等來使身體各部位功能得到訓練,發展大腦和身體間的相互作用。這種方法適合低年級兒童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模仿力強的特點,學生非常喜歡。因此,我在實施音樂教學時,特別注意運用律動表演,以此激發學生的情趣。
例如,一般我在每節課的開始時就安排聽音樂做動作,針對這時孩子的律動性主要表現為原地律動、模仿動作、基本步伐的特點,安排比較簡單的動手、動肩、動頭,手臂上下左右的擺動以及腰部的擺動,并且根據音樂旋律的變化,做聳肩、抖肩等動作,通過動作緊緊抓住學生學習的心理和注意力,使之產生愉快的情緒和強烈的學習興趣。這樣,一個良好的開端為學生獲取知識奠定了基礎。
除此之外,通過律動表演來表達歌曲的內容,也是非常有效的。例如:在學習《大鹿》這首歌曲時,我就先請同學說出鹿的形象,再引導學生觀察幻燈圖片,請同學用手表現大鹿的形象特征(兩個鹿角),然后再出現小兔的形象,觀察其表情問:“為什么小兔的表情這樣緊張?”同學們帶著問題看教師邊唱邊表演,老師的表演把同學們帶入了角色之中。這時抓住機會,用一些提問式的語言及動作啟發,孩子們就會自然地隨著情節發展邊唱邊動起來。雖然這時的動作不那么優美,但它來源于生活,是發自孩子們內心的一種本能的反映。
通過這樣的學習,不僅使孩子們學到了應學的知識,而且使孩子們受到美的熏陶,在感情上得到滿足。最后是“大鹿救了小兔”,讓同學們懂得同學之間要團結友愛,互相幫助,樂于助人這個道理。對學生進行德育滲透。使教學收到良好的效果。這樣一來,孩子們無論是在演唱技巧,還是在動作表現上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雖然只是一二年級的小同學,但他們一些具有創造性的想法是我所預想不到的,可真不能小看他們。每學完一首歌,同學們就高興地自編動作,爭先恐后地對我說:“我還有與他不同的……”由此可見,律動表演,激發了學生的情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
二、游戲激趣,競爭激情
游戲是孩子們最喜愛的活動方式之一。在音樂教育中重視情緒性,根據低年級兒童好玩、好動的特點,我在教學中設計了情趣盎然,形式多樣的小游戲,對孩子們的吸引力很大。在歡樂的游戲中,孩子們學到了知識,培養了情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學習音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競賽性的游戲對于促進學生對音樂知識學習也是有益的,好勝心強也是低年級學生在心理上表現出的一大特點。針對這一特點,在教學中要盡量發揮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優勢,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發揮學生爭強好生的心理優勢,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競爭機制的引進使人振奮,催人上進,促人努力,激人拼搏,發人進取。
三、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沒有情感的課堂不會是成功的課堂”。情感對于人的認識過程中的行為動力會產生巨大的影響,特別是在小學低年級音樂教學中表現更為明顯。激發學生的情感,重要一點是以教師之情去激發學生之情,這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辦法。教師之情除去對學生、對教學、對教材有愛之情,更要努力為學生創設一個美好的情境,這對激發學生之情感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情境對兒童有巨大的感染力,而且可以強化小學生的情感體驗,是對小學生進行知識教學、思想教育和能力培養的有效手段。因此我們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創設情境,引導學生入境生情。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展示歌片、圖片、播放一段音樂、一首歌曲等視聽結合的方法創設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有感而發,情趣盎然,主動學習。
創設情境,激發情感,延續了學生的學習情趣,深化了愛學、會學、學好的情感。
以上三點做法緊緊圍繞著激情引趣教學法,經過一段時間的探索研究,這些方法對于提高孩子們在各方面的音樂素質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活動對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師要鉆研課程標準,掌握教材,研究小學生心理,熱愛學生,并進行創造性勞動,這樣,才能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雙邊活動中的主導作用。通過游戲、律動、競賽、表演、創設情境、媒體激勵等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教學過程,激發學生旺盛的學習情感,保證了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促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使學生得到主動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