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征 陳麗麗
【摘要】“00后”大學生是新時代成長起來的一代,他們有其特定的群體特征,其價值觀呈現出明顯的多樣化態勢,這對傳統的思政教育模式提出了嚴峻挑戰。本文在對“00后”大學生的主要特征進行簡要論述的基礎上,積極探尋培育“00后”大學生正確價值觀的有效路徑,以期促進“00后”大學生逐步樹立起正確健康的價值觀,為國家發展、社會建設提供強大支持。
【關鍵詞】思政教育;“00后”大學生;價值觀構建;路徑
大學生樹立健康積極的價值觀尤為重要,既能夠向世人充分彰顯民族精神,也能夠進一步推動社會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曾明確表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所以,加強對青年群體的價值觀引導至關重要。目前,大學校園當中主要以“00后”學生為主,他們呈現出較強的群體特征,如何在思政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加強對“00后”大學生價值觀的引導是高校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一、“00后”大學生的主要特點
(一)個性突出,對思政教育有抵觸心理
大部分“00后”大學生個性突出,這和他們的成長環境密切相關,他們多數為獨生子女,備受家長的寵愛,其需求基本上都能夠得到滿足。“00后”大學生強調自由與個性,叛逆心和抵觸心理非常強,無形之中阻礙了思政教育的發展。部分“00后”大學生認為思政教育宣揚的價值觀、道德理念過于滯后,不符合時代發展潮流,還有少數大學生形成了不正確、不積極、不健康的價值理念,既不利于塑造健全人格,也不利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穩步推進。
(二)沉迷于網絡,容易受非主流意識形態的影響
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以及各類新媒介的廣泛應用使得很多“00后”大學生整日沉浸于網絡之中。在缺乏監管且過于開放的網絡世界中,充斥著各種腐朽思想、消極理念。大學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難以明辨是非,極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響,很多“00后”大學生形成了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扭曲價值觀,對思政教育提出了嚴峻挑戰。
(三)客觀務實,有強烈的競爭意識
“00后”大學生整體來講比較務實,理想主義色彩較淡,習慣在充分考慮現實問題的基礎上做決定。很多“00后”大學生都比較喜歡展示自我,享受競爭的樂趣,希望通過各種各樣的競爭證明自己,比較渴望勝利,這種心態和行為是積極的,但是若過于爭強好勝,勢必會引發負面效應,譬如,部分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一直都比較順利,從未受到挫折和失敗,一旦遭受挫折和失敗,會造成嚴重打擊,甚至否定自我,變得消沉迷茫。所以,高校要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政教育,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價值觀。
二、思政教育對“00后”大學生價值觀的正確引導路徑
(一)針對“00后”大學生的特點,創新思政教育模式
“00后”大學生主張自由與個性,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已難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所以,高校在開展思政教育時,應創新教育模式,增強思政教育的感染力,不要強制地向學生灌輸理念和知識,否則容易引起學生的反感和抵觸。第一,應尊重“00后”大學生的人格獨立性,積極構建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打破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靈活合理地采用討論式教學模式,增強教育的趣味性,以獲得良好的教學成效。譬如,在開展思政教育時,可針對某種理念是否正確積極進行討論,班內學生分為兩組,通過辯論的形式促進學生加深對相關思想理念的認識,不斷提高其辨別是非的能力。第二,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引導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開展思政教育工作時,教師可結合教學內容,靈活合理地設計并開展主題鮮明、寓教于樂的活動,使學生不斷接受核心價值觀的熏陶。譬如,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教師可開展主題演講活動,鼓勵并引導大學生圍繞愛國主義進行演講,促使學生在演講活動中了解國家發展歷程,從而增強愛國主義情懷。
(二)通過互聯網技術深入挖掘“00后”大學生的需求,針對性地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教師可以通過先進成熟的互聯網技術深入挖掘“00后”大學生的需求,以此為導向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政教育,促進學生逐步樹立起正確積極的價值觀,為國家發展、社會進步、民族復興作出個人貢獻。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凈化網絡環境。在微信公眾號、抖音等備受青年群體喜愛的網絡平臺中靈活合理地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使學生在看網絡視頻、瀏覽信息等過程中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同時,通過社交平臺等實現和學生的深入溝通,全面準確地把握學生實際動態。通過直播等新興方式開設思政教育課程,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正確價值觀的引導,繼而樹立起健康積極的價值理念。
(三)合理利用新媒體技術,加強“00后”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新媒體技術的迅猛發展及廣泛應用不僅對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提出了挑戰,也為其創造了良好的機遇。新媒體的優勢在于能夠以各種生動有趣的形式為學生灌輸正確的價值理念,促使其形成符合社會主義主流意識的價值理念,促進其逐步形成健全人格。所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員應將思政教育內容靈活合理地融入網絡娛樂載體中。目前,部分大學生缺乏對人生發展的規劃,也缺乏“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信念。其原因有三:一是“00后”大學生心智尚未完全成熟,個人心理承受能力比較差,明辨是非的能力有待提高,極易受到不良思想、腐朽理念的侵蝕和干擾;二是網絡技術的發展及國際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持續推進,使得很多西方腐朽思想、不良價值理念對當代大學生產生嚴重的不良影響;三是部分“00后”大學生未樹立社會主義遠大理想、共產主義信念。因此,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人員應緊隨時代發展,積極轉變教育理念和模式,學會通過各種先進強大的新媒體技術開展生動有趣的思政教育,引導學生樹立遠大目標,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重視對國家、集體利益的維護。
三、結語
在為國家培養和輸送人才方面,高校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高校思政教育要有意識、有計劃、有目的地培養“00后”大學生形成正確積極的價值觀,重視并強化對大學生主體作用的充分發揮,增強其主人翁意識,提高其創造能力,鼓勵并引導大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中踐行正確積極的價值理念,為國家發展、民族復興作出卓越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加美.基于“00后”大學生特點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探析[J].作家天地,2019,000(024):154-154,156.
[2]李艷.數字化時代物流專業大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困境與路徑分析[J].數碼世界,2020,175(05):181-181.
[3]呂寧,由馨媛.00后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和行為規律調研及其應對[J].大學教育,2019,000(009):98-100.
[4]梁棟.高校思政教育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正確引導[J].時代報告:學術版,2020,000(001):22-23.
[5]朱春花.“00后”大學生價值觀培育路徑探索[J].經濟研究導刊,2019,397(11):112-114.
[6]羅容.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化建構論析——基于對“00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問題的探討[J].中華傳奇,2019(8):9.
(作者單位:新疆昌吉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