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導致部分初中語文教師忽略了課外名著閱讀,沒有著眼于學生的個性化成長以及發展環境,沒有積極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及閱讀空間,學生難以掌握適合自己的閱讀技巧和策略,學習空間被極大地壓縮。在素質教育不斷踐行的今天,教師開始意識到了這一問題的嚴峻性,著眼于初中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訴求,通過對學生閱讀需求量以及閱讀學習情況的分析及研究,積極創新教育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綜合利用各種創造性的教育教學策略和教學元素,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保證學生能夠在閱讀課外名著的過程之中,實現個人的個性化成長及發展。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語文;課外名著閱讀;教學策略
一、 引言
新課改要求教師以學生為中心,著眼于教育教學改革的現實條件,通過對語文教育內容以及教學重點的分析及研究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提升學生的思想境界。從目前來看,部分初中語文教師沒有意識到閱讀教學的重要性,在名著閱讀指導上所投入的時間比較少,學生難以接受教師的指導以及熏陶。另外,部分學生受到了傳統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影響,思維僵化問題比較嚴重。這一點違背了學科教學改革的初衷,不利于教學資源的合理配置及利用。對此,語文教師需要重新調整教學策略,深化自身對課程意義的理解以及認知,鼓勵學生在自主閱讀名著的過程中掌握重要的寫作技巧以及要求,在教師的指導下實現個人學習能力及水平的綜合提升。
二、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課外名著閱讀教學的必要性
新課標要求教師引導學生主動地閱讀不同類型的讀物,課外閱讀對學生的成長及發展有非常關鍵的影響。對于學生來說,每年需要保持3~5本文學名著的閱讀量,學生需要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主動欣賞不同的文學作品,強化自身的情感體驗,了解名著之中的思想情感,樹立正確的人生三觀。作為人類藝術的瑰寶,文學名著的質量比較高,同時是人類語言的有效提煉。如果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閱讀名著,養成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那么個人的語文學習成績以及綜合素養將會得到明顯的改善。
(一)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初中生正處于個人成長發展的關鍵時期,閱讀能力的培養非常關鍵。教師則需要根據這一階段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通過對不同主觀因素的分析,以及研究加強對學生的引導,鼓勵學生自主閱讀不同的名著,拓寬學生的知識面,確保學生能夠在正確價值觀念的指導下完成學業。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同時還能夠逐步重拾語文閱讀的自信心和能動性,意識到名著閱讀的樂趣和精髓,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完成不同的閱讀任務,積極養成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實現個人閱讀思維,以及閱讀能力的穩步提升。
(二)符合課程教學改革的核心要求
新課改之后的教材內容以及教材形式產生了明顯的變動,大部分篇目存在邏輯聯系,學生需要在教師的指導下全面了解作者所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學生的閱讀知識面相對比較狹窄,如果教師能夠著眼于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積極利用課內外實踐引導學生自主閱讀不同的名著,并將名著引入課堂教學中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渠道,那么對構建學生完善的閱讀框架和體系將會有重要的影響。學生能夠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之中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了解更深層次的知識內容,學生個人的表達能力以及理論分析能力也得到了鍛煉。教師的教學壓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減輕,能夠更加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訴求,面向全體學生,堅持教育公平,給予學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凸顯學生的主體價值,實現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及發展。
(三)有助于打造高效課堂
長期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導致部分教育資源被浪費,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認知比較片面,往往淺嘗輒止。這一點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穩步提升,同時也阻礙了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及發展。針對這一現實矛盾,教學經驗比較豐富的教師開始以名著閱讀為基礎,逐步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深化學生對語言運用的理解以及認知,提升學生的語言感知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應用能力,整體的課堂教學質量提升速度較快,學生也能夠意識到個人的主人公地位,自主高效地完成教師所布置的閱讀任務,在閱讀的海洋中自由翱翔,逐步提升個人的人文素養以及語文學習能力。學習基礎較好的學生,還會利用自己在名著閱讀中所學習到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各種難題,學生舉一反三和活學活用的能力得到了鍛煉和培養。
三、 初中語文課外名著閱讀教學現狀
名著閱讀有助于深化學生對語言運用規則的理解以及認知,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和效率有了明顯的提升,同時能夠在教師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逐步形成良好的文學素養。教師只需要根據學生的人格健全要求,積極引導學生、鼓舞學生,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交流以及互動,采取生動的教育教學策略及教學手段,進一步豐富學生的閱讀文本,鼓勵學生自由發揮,大膽想象。但是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過程中,部分語文教師出現了許多消極應對的情緒,直接機械性地添加名著閱讀內容,沒有著眼于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需求進行相應的調整。最終出現了許多的問題以及矛盾,整體的名著閱讀教學質量和效率不夠理想。
(一)名著閱讀與課內知識相分離
部分初中語文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不足,對名著閱讀的認知和理解還不夠充分,所采取的閱讀引入方式不夠科學及合理,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學生對名著閱讀缺乏興趣,同時課本之中的名著閱讀介紹比較少,所占有的板塊不夠理想,學生難以獲得充足的引導以及鼓勵,對核心內容的賞析意愿不強,無法對名著進行分析以及研究。教師也無視名著閱讀與課內知識之間的有效對接,兩者之間的銜接度不夠理想,出現了各自為政的問題。很少有教師會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習愛好,加大對名著閱讀的關注度,給予學生更多自主學習的機會,學生的閱讀能力停滯不前。
(二)教師的教學指導不夠科學
與普通閱讀文本相比,名著閱讀的難度系數相對偏高,十分考驗學生的基本功。教師需要著眼于學生的身心成長規律,給予學生恰當可行的指導,避免學生出現消極應對的情緒。著眼于新課改之后的語文教材,通過對名著閱讀賞析部分的分析以及研究進一步指導學生,加強學生對名著的理解以及認知。但是有一部分教師過于注重對教學節奏的把控,直接刪除名著中比較難的部分,沒有結合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需要,給予學生科學可行的指導以及幫助。最終導致學生比較消極,學生對所閱讀的文本理解比較片面,沒有接受教師科學的指導,難以實現舉一反三和活學活用,個人的理解能力以及知識應用能力不夠理想。
四、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語文課外名著閱讀教學策略
為了打造高效課堂,促進課外名著閱讀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師需要留心注意各種影響要素,深化自身對名著閱讀教學版塊的理解及認知。采取多樣化的教育教學策略,在鼓舞學生引導學生的過程中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確保學生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只有這樣才能夠凸顯課外名著閱讀教學的育人作用及價值。
(一)靈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教師需要結合名著閱讀教學活動的教學條件,將這一教育版塊與課內知識相結合,提升兩者之間的銜接度。靈活利用各種媒體信息技術,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了解學生的名著閱讀過程。有的學生在名著閱讀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及障礙,文章的理解難度相對偏高,文章背景以及文章情節較為復雜。教師需要結合學生的時代背景,對名著閱讀之中的背景進行分析以及研究,突破傳統閱讀模式的束縛。盡量避免逐字逐句的分析,而是鼓勵學生結合個人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進行進一步拓展及延伸。利用媒體信息技術來刺激學生的多項感官,彌補學生在想象力和邏輯思維判斷力上的不足。在開展名著閱讀指導活動之前,教師需要了解多媒體設備的使用要求,以相關背景的簡單介紹為基礎,將視頻與圖片相結合,讓學生更加直觀地了解作者的寫作背景以及思想情感,確保學生能夠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能動性。學生也能夠對所閱讀的文本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個人的閱讀經驗得到了積累,知識面實現了全面的拓展及延伸,能夠真正實現自主實踐和大膽閱讀。
(二)全面加強師生互動
初中生的年齡偏小,還沒有積累豐富的閱讀經驗,因此在閱讀名著的過程中會遇到許多的困難及障礙。為了開拓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動性,教師需要避免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不再按照傳統填鴨式以及一言堂的教學模式來引導學生,而是根據學生寫作思維以及分析能力的培養要求引導學生自由參與,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活躍課堂氣氛。在與學生進行交流及互動的過程中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學生的真實訴求。比如,在指導學生閱讀《駱駝祥子》時,教師則可以讓學生仔細閱讀該小說中的核心內容,鼓勵學生搜集作者的生平事跡以及寫作背景。在與學生進行交流及互動時分析學生所遇到的困難,給予學生閱讀策略上的指導以及幫助,豐富學生的閱讀知識,讓學生產生更多的閱讀興趣和動機。
(三)積極落實對比閱讀教學
對比閱讀教學所取得的效果比較明顯,對名著閱讀和教學改革有重要的影響。教師可以先指定學生需要對比的名著,然后讓學生進行綜合分析,加強對學生的方向指導,通過重點章節的進一步剖析,以及研究鼓勵學生自主繪制合理的對比表格,讓學生在對不同的優缺點進行分析時留下深刻印象。這種循序漸進的教育教學模式一方面能夠提升學生的名著知識學習量,另一方面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讓學生在自主對比的過程中意識到名著閱讀的重要價值以及樂趣,進而主動跟上教師的節奏,實現個人學習能力以及閱讀能力的綜合提升。
五、 結語
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下,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工作被反復提及,這一教育教學版塊對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有重要的影響。教師需要著眼于學生的學習能動性,精心選擇不同的名著,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大膽想象。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行為習慣以及意識,確保學生能夠獲得更多的收獲。
參考文獻:
[1]曾琴.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析談[J].課外語文,2019(22):95.
[2]左國英.新課改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名著閱讀教學策略[J].中外交流,2017(15):25-26.
[3]王超瓊.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策略創新[J].教育界,2020(28):95-96.
[4]孔素珍.新課程下初中語文課外名著閱讀教學研究[J].課外語文,2020(30).
作者簡介:
江萱,福建省武夷山市,福建省武夷山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