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銳
針對鄉村中學階段的美術教學,許多年來我一直探索怎樣才能讓學生喜歡并且貼近學生的視野。之前我們主要以鑒賞課,繪畫為主的授課方式,顯得單調乏味,學生的熱情與操作性都不好。我們思考著把美術課更好的結合地域環境,傳統文化,現代的生活方式。把美術推向實用性教學中,提出綠植造型的美術課程。把綠植的栽培結合在美術創作中,可以培養學生對植物造型之美,感受人造自然之美,塑造對生活的美。開展綠植栽培,造型的美術課,可以促使學生更好的親近大自然,培養環保意識。把美術課更好的結合鄉村特色,更好的塑造校園文化形象。
中國自古有運用植物來抒發情感的文化特征。也有利用植物來美化生活環境的傳統,比如大的園林,小的盆景、插花。在當前回歸傳統文化的大環境中,對中國園林文化,盆景文化,插花藝術的教學,讓學生認識、了解甚至運用尤為重要。目前,由于城市的建設,大氣的污染對人們生活產生了負面的影響,在城市的一些公共空間大量擺置綠色植物,希望改變局部環境,親近自然。許多的園藝師不斷推新綠植的栽培為人們需要。這說明綠植栽培可以改變我們的生活環境,創造美的生活環境,具有時代性。
綠植造型藝術的教學能夠充分體現美術學科的教育意義。園林藝術,盆景藝術,插花藝術都是美術學科范疇,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有著重要的文化價值,在中國人的精神生活和現實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審美意義。美術也不只是用筆繪畫,也可以用泥土,木石,植物在不同容器中創造美景。把傳統文化和現代綠植理論結合起來(古典與現代的結合),把造型藝術理論和美勞實踐結合起來(理論聯系實踐),把美術課程和校園文化建設結合起來(課程的實用價值)。
綠植造型藝術課程的實踐目標兩方面:
一、豐富美術課的資源,提升美術課的價值,改變美術觀
1.改變學生對美術只是平面畫畫的認識,還可以創作出立體的作品。
2.改變學生對美的認識,可以運用身邊的一切材料來創造美。
3.改變學生看重結果,不重視過程的學習態度,植物生長需要時間,一件作品的完美需要平時的澆灌、養護。
二、把美術課程和校園文化建設、環保意識結合起來
綠植不僅能為教室、辦公室帶來清新空氣,還能裝扮我們的教室、辦公室,制造親切自然的氣氛,使我們心平氣和,輕松舒適。如果有足夠空間,開辟一個小花房能讓空間變得更有生機。綠化校園不僅能提高局部空氣質量、降低污染物和噪音,還有助于緩解師生緊張的工作學習情緒。學生創作的綠植作品放置在校園,裝點教室、樓道,會增加校園的文化氛圍。
為了讓綠植造型藝術課程的順利實施,我們采取的措施。
1.通過書籍,專著和網絡信息,對園林藝術、盆景藝術和插花藝術與造型藝術聯系等方面做知識收集、儲備,制作PPT。課堂講解,讓學生對傳統文化,現代綠植文化有直觀的認知。
2.調查當地野生植物資源,做綠植植物收集和植物生長栽培,結合植物生長特點,選取實用的綠植材料。在校學生大多家住在鄉村,卻沒有直接從事植物的栽培養護,通過本課題的教學,可以讓他們體驗農業生產的樂趣。
3.開展實驗制作課程,結合花器,花盆做綠植造型。選擇不同材質的花器栽植不同造型的草木,實踐出最適合的造型方案。鍛煉他們的動手能力。
4.這個課程是一個綜合多個學科的課題,它包括了生物課,美術課。可以通過植物栽培造型,進行各學科知識的運用。
5.結合校園文化建設,美化校園這個主題,在辦公室和教室展示學生的綠植造型作品,讓所有的師生分享到這個課程帶來的成果。
在綠植造型藝術的實踐制作課堂上,學生把準備好的植物、材料收拾,整理,盡量按照欣賞解析課上介紹的構圖、造型、色彩原則,利用好工具材料有目的的創作作品。實踐課上學生輕松,熱情,能夠保持著綠植造型的專注,雖然沒有專業人員制作的那樣完美,但學生對自己勞動成果總是心滿意足。趕上特別的節日,把那份綠色分享出去,送給老師、家長也是非常特別的禮物。
我們學校開展這個綠植課程兩年多來,學生熱情未減,鄉村取之不盡的綠色植物感染著他們創作激情,利用廢舊材料讓他們意識到廢物的再利用,也有著環保意義。作品的分享加大了與老師、家長的溝通,加深與之的情感交流。這是一個面對鄉村區域特色,面對時代性的美術課程。它的好不僅有現實意義,也有著對美好的未來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