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正芳
摘 要:高校實驗室是師生日常學習和實習、實踐的重要場所和平臺,為師生日常教學活動提供安全、優質的實驗場所和設備是高校實驗室管理人員的職責與義務。建設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是充分發揮高校實驗室教學平臺功能的前提和保障。本文主要針對疫情期間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從體溫檢測、室內通風、教室調整及實驗室人員管控等方面探索了相應的應對措施。
關鍵詞:高校實驗室;疫情防控;實驗室管理;安全管理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Epidemic
XU Zhengfang
(Heilongji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Harbin,Heilongjiang Province,150050 China)
Abstract: University laboratory is an important place and platform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daily learning, practice and practice. It is the responsibility and obligation of laboratory manager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provide safe and high-quality experimental places and equipment for teachers and students' daily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s the premise and guarantee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function of university laboratory teaching platform.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laboratory safety management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uring the epidemic, and explores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mperature detection, indoor ventilation, classroom adjustment and laboratory personnel management and control.
Key Words: University laboratory; Epide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Laboratory management; Security management
2020年初,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COVID-19)在我國武漢市爆發,隨著疫情的不斷擴散,在我國其他省市也出現了新冠肺炎疫情,與此同時,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新冠肺炎疫情也不斷蔓延。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國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遏制,隨著疫情形勢不斷轉好,疫情防控工作也由最初的應急狀態轉為常態化防控狀態,人民的日常生活也在逐步恢復。全國各地復產復工取得重要進展,經濟社會運行秩序全面恢復,各高校中小學也已經完全恢復了疫情前的日常教育教學活動。
1實驗室安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在我國“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新形勢下,高校作為人員跨區域大量流動的重點單位,是疫情防控的重要對象。其中,高校的實驗室是廣大師生日常學習和實習、實踐的重要場所,與普通教室相比,其內部設有大量的設備和儀器且空間相對密閉,人員使用和接觸同一種設備和儀器的幾率非常大,這也導致了其疫情防控工作的要求更高、難度更大。作為疫情防控的重點和難點場所,高校實驗室的安全管理變得尤為重要。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的管理單位為學校二級教學科研和職能服務部門。成立由各二級機構黨政主要負責人作為雙組長的實驗室安全工作領導小組[1],來負責規劃本部門的實驗室安全管理工作。
1.1實驗室安全管理體制不完善
目前,高校實驗室通常由設備管理處、后勤及科研中心(學院)等多個部門交叉進行管理,這樣就會導致各部門職責不清,且管理效率低下[2]。例如,一般實驗室的建設和內部基礎設施的管理由后勤管理處來負責,實驗室的設備和儀器由設備管理處和相關學院來共同負責采購和維修維護。這就導致了實驗室內設備和儀器一旦損壞或丟失,責任難以劃分的尷尬局面的出現。
1.2、師生自身的安全防控意識不強
高校實驗室作為人員密集場所,如何避免上課期間學生的交叉感染,切實保證師生的身體健康,是高校實驗室管理人員面臨的難題和挑戰。這就需要高校實驗室管理人員要認真學習和領會最新的疫情防控要求,及時采取相應的疫情防控措施。即在保證師生身體健康的前提下,有序開展各項學習和實習、實踐課程,圓滿完成教學和實踐任務。
1.3服務理念亟待提高
受疫情的影響,全國各地的大中小學生居家在線學習,千千萬萬的大中小學教師變身線上主播,完美地詮釋了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據有關部門統計,2020年3月至5月的兩個月間,全國1454所高校開展了在線教學活動,103萬名高校教師開出了107萬門在線課程,參加在線學習的大學生共計1775萬余人,開創了在線教育的學習人數、課程門數的記錄。此次大規模的在線教育打破了傳統的面對面授課在時間、空間上的雙重限制,與此同時在線教育在其他方面的優勢也表現明顯。在線教育的優勢在于全網絡的優質資源實時共享,教師教授的內容也不再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知識,學生能夠利用網絡上的豐富的學習資源來充實自己的大腦,開闊自己的視野。與此同時,通過本次的大規模在線教育學習活動,筆者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即如何利用互聯網技術去改進和提高現有的教育教學方法,并且在無法與學生面對面的情況下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互聯網這樣的虛擬環境中,教師和學生的距離雖然被拉近了,但是與線下教學相比師生間的互動和交流相對較少,特別是某些學科和課程在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非常重要。經歷了一個學期的線上教學,師生均積累了大量的線上教學好的做法和寶貴經驗。如何將線上教學的做法和經驗與線下教學緊密的結合起來,做到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是廣大的教育工作者今后的研究課題和方向。高校教師要在做好線下教學的同時,盡可能地開設更多的優質線上課程,在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同時,做到優質學習資源共享。現在的教育模式已經從傳統的老師教授和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轉變為以互動為主,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意識的新型教學模式[3]。實驗教學作為高校教育的重要教學方式之一,一直被各大高校所重視。因此,作為實驗教學載體的高校實驗室也必須在全新的教學理念下逐漸改變其教學方式方法以適應高校教育的新形勢和新要求。
2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的實驗室管理
2.1體溫檢測及時發現異常
課前,指定2~3名實驗室管理人員在教室門口檢測學生的體溫是否正常,以及是否正確佩戴符合標準的醫用口罩(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或醫用外科口罩),體溫正常且佩戴口罩的學生方能進入教室。若發現體溫異常(≥37.3℃)的同學,立即引導至隔離教室進行觀察,及時登記并報告校醫院和學生所在學院。
2.2室內通風消殺切斷傳播途徑
實驗室必須做到日常通風換氣,以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確保做到每日消毒兩次,并對學生經常接觸的電腦(鼠標、鍵盤)、門把手、桌面等重點設備與部位定期使用酒精擦拭消毒,并做好消毒記錄。消毒時可使用含氯消毒劑(500 mg/L~1 000 mg/L)、二氧化氯消毒劑(50 mg/L~100 mg/L,作用時間為10 min~15min)、過氧化物類消毒劑(0.1%~0.2%過氧乙酸或3%過氧化氫,噴灑或浸泡消毒,消毒作用時間應≥30 min,后用清水沖洗殘留消毒劑)[4]。
機器設備表面可以使用84消毒液按照1:100用水稀釋后用干凈的抹布蘸取取消毒液進行擦拭消毒。分體空調有獨立的內機和外機,在使用時空氣在室內單獨循環,不會造成各室的交叉污染,在室內無人員感染的情況下可以使用[5]。
2.3合理安排教室
為了盡可能地減少人員聚集造成的感染風險,各種辦事服務大廳、公共場所均采取了網上預約、線上辦公等措施來控制人流量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對于人員流動性大的高校而言,錯峰返校、錯峰上下課、錯峰食堂就餐依然成為了各高校采取的主要防疫措施。為了避免交叉使用實驗室造成的感染風險,實驗室管理人員在排課時應盡可能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按班級進行排課和教室分配。有了相對固定的教室不僅便于管理,最主要的是大大降低了與其他班級學生共用同一間教室而造成的交叉感染風險。
2.4建立管理人員健康監測機制
實驗室管理人員的安全健康是確保實驗室工作順利開展的保障和前提。實行嚴格的實驗室管理人員健康管控和離、返本市登記上報制度。登記內容包括離(返)時間、目的地、經由地點、乘坐何種交通工具、車次及班次等信息。對于體溫異常或出現新冠肺炎疑似癥狀的實驗室管理人員,及時上報校醫院并對其健康情況和行蹤實行嚴密監控。
3完善安全管理制度
規章制度是開展相關活動的行為準則和有效依據。為了適應新形勢和新要求,已經制定的部分管理制度亟待修改和完善。制定職責明確、任務明晰的協同管理制度,確保從頂層到管理層再到基層,安全管理責任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落實到位。
4構建實驗室防控應急管理體系
應急管理是機構或組織處理或預防突發事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校要建立明確規定目的與適用范圍、單位基本情況、應急流程和培訓演練要求等內容的應急預案[6]。高校實驗室防控應急管理體系應建立在全校疫情防控應急管理體系之內,以保證全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統一性,主要工作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開展。首先,要強化思想認識的統一。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感染范圍最廣、傳播速度最快、防控難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防控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勝利。但是常態化并不是正常化,面對當前疫情的反復性和復雜性,仍然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不放松。以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原則,確保校園安全、秩序穩定。當前,全球疫情發展態勢依然嚴峻和復雜,在全球疫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之前,做到知行合一,不斷強化思想認識,嚴格執行疫情防控的各項要求。其次,要制定全面的防控應急制度和方案。結合在日常工作中發現的問題,全面梳理制度和方案在執行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防控漏洞,避免管理制度被人為等因素影響無法得到全面執行,確保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得到全面有效的落實。
5 結語
總而言之,我國的疫情防控工作已經進入常態化管控階段,“內防反彈、外防輸入”的任務依然十分嚴峻,作為疫情防控重點單位的高校和廣大的師生員工必須要提高政治站位,堅決扛起疫情防控政治責任,認真落實學校部署的各項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和舉措。作為高校實驗室管理人員更要在保護好廣大師生身體健康的前提下,做好實驗室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確保各項教學任務順利完成。
參考文獻
[1] 艾德生,黃開勝,馬文川,等.實驗室安全管理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8(1):8-12.
[2] 張文鵬.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信息系統建立[D].武漢:武漢科技大學,2020.
[3] 杜朋.基于“互聯網+”的高校開放實驗室管理系統研究[D].淮南:安徽理工大學,2018.
[4]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傳染病預防控制指南:WS/T 642—2019[S].北京: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19.
[5]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印發新冠肺炎流行期間辦公場所和公共場所空調通風系統運行管理指南的通知[EB/OL].北京: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2020.http://www.gov.cn/xinwen/2020-02/13/content_5478015.htm
[6] 王杰.高校實驗室安全管理體系探索[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6(8):14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