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乃娣 凌冰晶
幼兒園是一個大集體,每個班級都有幾名調皮的幼兒,他們經常不遵守規則、喜歡惡作劇等。教師大多選擇用批評的方式教育這類幼兒,但這種方式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還會壓抑幼兒活潑的天性,從而對幼兒的心理產生負面的影響。格魯吉亞教育家阿莫納付什維利說:“調皮是兒童的可貴品質,需要的僅僅是加以引導。”此外,《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指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的規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每名幼兒富有個性的發展。因此,教師應正確看待調皮的幼兒,在教育這類幼兒時,要有足夠的耐心,還應深入探尋幼兒調皮的根源,用愛啟迪幼兒,并與家長合作,共同教育幼兒,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幼兒都渴望獲得教師的關注與表揚。調皮的幼兒是想通過自己獨特的行為引起教師的關注。因此,教師可以多關注這類幼兒,采用合適的方式引導幼兒,并在恰當的時機予以表揚,促使其改正不當行為。如筆者班上的希文做早操時不認真做動作,筆者便與希文進行了單獨交流:“寶貝,告訴老師,你喜歡做早操嗎?那你做得最好的動作是哪一個呀,讓我看看好不好?”希文當時覺得很難為情,也意識到了自己的行為不恰當。接著,筆者問希文:“老師今天請你給小朋友做個示范,好嗎?”希文用力地點點頭。在示范過程中,希文表現得很認真,還向其他幼兒介紹如何才能把動作做到位,筆者便在全班幼兒面前表揚了希文。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筆者發現希文的早操動作有了明顯的進步。由此可見,教師適當的關注與表揚,可以促使調皮的幼兒朝著良好的方向發展,強化幼兒正確的行為。
調皮是幼兒求知的反映,是幼兒好奇心的表現,也是幼兒探索未知的過程。教師可以深入探尋幼兒調皮的根源,正確對待幼兒的調皮,用心關愛,正確引導幼兒,讓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筆者以調皮的辰辰為例,談談教師如何正確引導調皮的幼兒。為鍛煉幼兒的生活自理能力,筆者會在保證幼兒安全的情況下,讓幼兒自主清洗點心盤。在某次清洗點心盤時,其他幼兒清洗完點心盤回到了教室,但辰辰還在衛生間。于是,筆者便走進了衛生間,看到辰辰將點心盤堵在水龍頭上,水花濺得到處都是,辰辰的衣袖也被打濕了。看到這樣的場景,筆者沒有急于制止或指責辰辰,而是耐心地詢問辰辰為什么要這樣做。辰辰對筆者說:“老師,你看有噴泉!”接著,筆者問辰辰:“你還在哪里見過噴泉呢?”辰辰說:“我在媽媽上班的地方見過噴泉,有的噴泉噴出的水花高,有的噴泉噴出的水花低。我家小區門口也有噴泉。老師,為什么噴泉可以噴出那么高的水花,而我們的水龍頭不可以噴出那么高的水花呢?”帶著辰辰的問題 ,筆者組織幼兒展開了討論,并讓幼兒知道了噴泉可以噴出那么高的水花是因為水的壓力。筆者通過辰辰的一次調皮,讓幼兒知道了噴泉形成的原因。因此,當幼兒調皮時,教師可先冷靜下來,然后詢問幼兒這樣做的原因,并耐心教導。《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指出,教師應重視幼兒的學習品質,要充分尊重幼兒,保護幼兒的好奇心和學習興趣,最大程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因此,教師應正確對待調皮的幼兒,滿足他們的好奇心,給予其自主探索與學習的機會,并給予正確的引導。
在面對調皮的幼兒時,教師可以嘗試蹲下來與幼兒交流,耐心傾聽幼兒的想法,讓幼兒感受到教師的愛與尊重,從而更愿意向教師表達自身的想法和需求。這有助于教師找到幼兒調皮的根源,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如在小組活動時,個別幼兒可能出現插嘴、開小差、做小動作等現象。對此,教師可以讓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以找到幼兒出現此類現象的根源。在幼兒插嘴時,教師可以嘗試采用鼓勵性的語言提醒幼兒,如“你回答得很好,如果下次回答問題前先舉手就更好了!”在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單獨與幼兒交流,傾聽幼兒的心聲,并通過談話讓幼兒明白在課堂上需要遵守哪些規則以及為什么要遵守這些規則。教師通過耐心傾聽與交流,可以讓幼兒感受到教師的關愛與尊重,從而促使幼兒改正不良行為,不再調皮。

(一)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最直接、最具體的榜樣。父母的一言一行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的行為習慣。托爾斯泰說:“教育孩子的實質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孩子最有力的方法。”習于善則善,習于惡則惡。因此,父母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并注重培養孩子的行為習慣。
(二)幼兒園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在面對調皮的幼兒時,教師應及時與家長溝通,了解該幼兒的家庭環境以及家長的教育方式,并為家長提供教育指導,與家長共同教育幼兒,促使幼兒改正調皮的行為。例如,在某次區域游戲時,奇奇和天佑在益智區玩積塑插拼的陀螺。玩到高興時,奇奇拿著陀螺開始在各個區域亂跑,還把其他幼兒拼的玩具弄得亂七八糟。對此,筆者沒有直接介入,而是在游戲分享環節給幼兒講了一個關于遵守游戲規則的故事,并在放學時與奇奇家長進行了溝通,請家長協助,在家時為奇奇設定一定的游戲規則,幫助奇奇樹立規則意識。家園共育可以彌補幼兒園教育的不足,有助于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教師在教育調皮的幼兒時,應積極與家長溝通,取得家長的支持,保證家園教育的一致性,并請家長監督幼兒,以逐漸減少幼兒的調皮行為,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師應客觀、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幼兒,堅持“一切為了孩子,為了一切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的教育原則。教師應多觀察幼兒,關心幼兒,真正了解幼兒的內心世界,并運用恰當的教育方法教育幼兒,讓幼兒健康成長。對待調皮的幼兒,教師應多關注與表揚,用心關愛,并給予其正確引導,耐心傾聽幼兒的心聲,讓幼兒感受到教師的關愛與尊重,認可教師,從而主動改正自身的不當行為。教師還應與家長多溝通,與家長共同教育幼兒,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豫新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