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唯慰
現(xiàn)代社會競爭激烈,學生不僅要有較高的科學文化素養(yǎng),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師要了解學生心理的變化,分析背后的原因,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學生健康成長。
(一)學習壓力長期得不到釋放
巨大的學業(yè)壓力是學生不健康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學生都有很強的自尊心,以及強烈的競爭意識。他們總會留意周圍同學、好友的學習狀況,再和自己近期的表現(xiàn)進行對比。當自己的表現(xiàn)不如身邊其他同學時,很多學生就會感到低落。如果學生的內心不夠強大,或者低落、壓抑的負面情緒得不到釋放,那么,負面情緒就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生根、發(fā)芽,最終讓學生無法承受。
例如,筆者所在學校有名六年級學生,平時認真懂事,課堂上會做好筆記,課下也十分要強,平時的學習成績比較穩(wěn)定,不用家長和教師操心。但一次測驗之后,當她看到自己的分數(shù)時,心情變得非常低落。筆者在與其交談的過程中得知,她在平時學習過程中會與學習委員相互比較,互相促進。雖然她們是一對很好的朋友,但她的好友就像一面高大的墻,她一直不斷地攀爬,但始終沒有翻越,這讓她的內心產生了疑問,進而產生了動搖。這次考試她又出現(xiàn)失誤,長期累積的挫敗感深深影響了她,最終導致她情緒崩潰。
(二)不能有效地調節(jié)學生之間的矛盾
在一日生活中,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是非常頻繁的。他們朝夕相處,時間久了難免會有一些誤會和摩擦。有的學生與同學產生了誤會后,很快就會和好。但有的學生在發(fā)生矛盾時,不能很好地調節(jié)自己的情緒,以至于做出一些偏激的事情。
例如,一次課間休息時,突然有學生跑到辦公室大聲喊道:“老師不好啦!小A和小B兩個人在打架,而且誰都不聽勸,老師你快去看看。”筆者立刻放下手頭的工作,前去了解情況。來到班級后,筆者迅速將兩名學生分開,并開始詢問情況。經了解,這兩名學生想看同一本書,又都不愿謙讓。經過一番爭論后,小A說道:“今天就算了,今天你想先看就讓你先看,下次說什么我也不會讓著你。”說完把書放在桌上,原本看到小A退了一步,小B很高興,但小B覺得小A的話不合時宜,于是小B又說了幾句,最終兩名學生鬧得不可開交。
(三)家長的過高期待給學生造成很大壓力
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種迫切的愿望無形中給學生帶來了強大的精神壓力。長時間處于高度緊張的狀態(tài)下,學生就會表現(xiàn)得唯唯諾諾,生怕出現(xiàn)錯誤,招致家長的批評。長此以往,學生就會精神脆弱,甚至出現(xiàn)心理問題。

例如,筆者以前的班級中有一名女生,她平時的成績屬于中等。剛接觸時,筆者感覺這名女生比較開朗,但每次練習時都能夠感受到她莫名的緊張。如果發(fā)揮好了,她就會長舒一口氣;要是沒發(fā)揮好,她就會顯得非常恍惚。觀察到這一點后,筆者專門找到她詢問了原因。筆者通過交流得知,她家中還有一個姐姐,姐姐的成績優(yōu)異,因此父母對她也是高標準、嚴要求,希望她成為像姐姐一樣的人。她從小就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這種期望,因此壓力很大。她經常在夜深人靜的時候擔心自己做得不好,達不到姐姐的高度,擔心受到父母的責罵。久而久之,她的心理也產生了微妙的變化。
(四)外界信息的雜亂引起心態(tài)的失衡
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學生獲得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廣,形形色色的網絡信息層出不窮。然而,小學生的自制能力較差,很容易沉迷于網絡。同時,小學生對于網絡的鑒別能力也不強。外界雜亂的信息容易導致學生心態(tài)失衡。
(五)自身性格的原因使情緒無法釋放
不同的性格造就不同的處事方式。性格開朗的學生往往會自我調節(jié),疏導自己的情緒,能夠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內向,不善言辭,遇到事情可能不愿意交流,自身的一些情緒也無處釋放。
(一)關愛學生,用心感化
巴特爾說:“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針對學習壓力的問題,筆者主動幫助學生進行情緒疏導,幫助他們排憂解難。壓力其實也是動力,學生調節(jié)好內心情緒后,可以讓壓力轉化成動力。對于前文提到的長期承受巨大的學習壓力的女生,筆者幫助她分析自己身上的閃光點,如愛護班集體、熱心幫助他人等,通過她生活學習中的點滴表現(xiàn),以點帶面,為她加油鼓勁,增強其信心,讓她看到自己的長處,逐漸走出陰霾。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應多鼓勵、關心學生,多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幫助學生調整心態(tài),讓學生重拾信心。
(二)積極交流,化解矛盾
在學生之間出現(xiàn)矛盾時,教師應該做學生之間的橋梁和紐帶,通過耐心的引導化解學生之間的矛盾。對于前文提到的鬧矛盾的兩名學生,筆者先認真聽他們講述事情的經過,幫助他們分析事情的原委。接著,筆者讓他們談談在這件事情中自己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夠好的,并讓他們換位思考,站在對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是自己會怎么做。經過雙方誠懇的交流,小B意識到了自己身上的問題,主動向小A道歉,小A也說道:“一開始要是我主動給小B看,我們也不會發(fā)生矛盾,但我還是沒有很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緒,這點我也需要好好反思。”
(三)家校聯(lián)系,共贏將來
學生沉迷于網絡,可能是因為他們想在虛擬世界中獲得歸屬感。而沉迷網絡的情況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筆者在和家長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一些家長平時由于工作繁忙,無暇顧及孩子,經常只給孩子一個手機,讓孩子一個人待在家里。對此,筆者建議家長及時給予孩子關注,抽出一定的時間陪伴孩子。另外,隨著孩子長大,家長應主動和孩子溝通,多聽聽孩子的傾訴,適當?shù)貪M足孩子的合理要求。同時,教師在學校里也要積極開展主題班會活動,讓學生充分了解網絡,學會正確使用它。
(作者單位:昆山市陸家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