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星 高玲
摘要:目的:分析飲食護理在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從2020年1月~2021年1月接受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患者中隨機選取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將傳統護理應用于對照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將飲食護理應用于觀察組。比較兩組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結果: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4%,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飲食護理后,身體營養狀況得到明顯改善,體質也得到了有效改善,并獲得較高護理滿意度。
關鍵詞: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飲食護理;護理效果
糖尿病是內分泌代謝疾病的一種,其并發癥糖尿病腎病的發病機制為微血管發生病理改變,患者出現四肢水腫、貧血、蛋白尿等癥狀,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當前,糖尿病腎病的常用治療方法為維持性血液透析,但是部分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因營養不良造成血液透析效果受到一定影響[1]。因此,本次研究將飲食護理應用于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療過程中,以期達到均衡營養、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幫助糖尿病腎病患者正確飲食,改善機體營養狀況。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維持性血液透析治療的糖尿病腎病患者中隨機選取10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45~65歲,平均年齡(55.3±3.5)歲;血液透析時間1~16個月,平均血液透析時間(8.5±1.6)個月。觀察組男30例,女20例;年齡42~63歲,平均年齡(55.6±3.1)歲;血液透析時間1~15個月,平均血液透析時間(8.4±1.5)個月。兩組糖尿病腎病患者性別、年齡、治療時間等一般資料經統計學檢驗,發現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接受傳統護理,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心理疏導、生活護理等基礎內容。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飲食護理,具體護理內容:(1)蛋白質攝入。護理人員需叮囑糖尿病患者多食用富含蛋白質的食物,盡量以瘦肉、乳制品、蛋清等食物為主;選用容易消化的食物,嚴禁食用刺激、生冷的食物。(2)控制水的攝入。糖尿病腎病患者每日飲水量不應超過1000 ml,護理人員需要向患者說明飲水過多可能造成的不良事件,根據體質量調整飲水量,降低心力衰竭、高血壓等并發癥的發生風險。(3)電解質攝入。糖尿病腎病患者需要控制鉀的攝入,若攝入過多,則容易誘發高血鉀癥,因此在烹飪食物的過程中盡可能以水煮去湯的方式去鉀。密切監測血磷、血鈣的濃度,補充適量維生素D、鈣質。
1.3 觀察指標
利用我院自制滿意度評估量表對患者護理滿意度調查,評估等級分為十分滿意、比較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納入到SPSS20.0統計學軟件中,進行對比和檢驗計算,計數數據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數據用(±s)表示,行t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0%明顯,優于對照組的護理滿意度74%,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糖尿病腎病是糖尿病較為嚴重的一種并發癥,對患者生命安全構成較大威脅。當前,維持性血液透析是治療糖尿病腎病的首選方法,但是患者易出現營養不良,進而誘發尿毒癥、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對患者生命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因此,本研究將飲食護理應用于治療過程中,通過設計合理的飲食結構、膳食搭配,嚴格控制患者的血糖、血壓,改善脂質代謝紊亂的情況,促進患者身體素質提升[2]。根據本研究結果發現,飲食護理的實施使糖尿病腎病患者營養指標得到改善,提高血液透析治療效果的同時,獲得較高的患者護理滿意度,增強護患關系。
綜上所述,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接受飲食護理后,身體營養狀況得到明顯改善,體質也得到顯著改善,對護理效果滿意。
參考文獻
[1]屈艷平.評價飲食護理與健康指導在糖尿病腎病維持性血液透析的應用[J].現代養生:下半月版,2019(4):198-199.
[2] 蘭小紅,韓品香.糖尿病腎病患者維持性血液透析中個性化飲食護理干預對營養狀況的影響[J].中國鄉村醫藥,2020,27(10):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