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晴華
摘要:目的:探討一體化護理在心內科住院患者中的運用效果。方法: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0例心內科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25例,分別行常規護理干預、一體化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生存質量、治療依從性。結果:觀察組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心內科住院患者行一體化護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
關鍵詞:心內科;一體化護理;護理效果
心內科是醫院重點科室,患者病情特殊,往往需進行長時間治療,同時患者年齡偏大,存在不了解治療方法、無法按時服用藥物、堅持鍛煉等問題,影響治療效果。一體化護理作為一種新型護理模式,與臨床治療工作結合,可實現對患者的全面、整體護理,護理質量較高[1]。本研究探討一體化護理在心內科住院患者中的運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我院心內科收治的5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25例。對照組男15例,女10例;年齡46~75歲,平均(61.4±10.3)歲;病程5個月~20年,平均(10.3±2.7)年。觀察組男14例,女11例;年齡45~79歲,平均(61.9±10.7)歲;病程6個月~20年,平均(10.5±2.8)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均衡可比(P>0.05)。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干預,加強患者病情監測,根據病癥變化特點進行專項健康知識教育,制定作息、飲食方案,加強日常護理干預。觀察組行一體化護理干預。(1)入院宣教:患者入院時,護理人員耐心接待,向患者介紹疾病常規檢查項目及臨床意義,引導患者進行專科檢查,明確患者病癥特點;帶領患者熟悉病區環境及院內管理制度,消除患者陌生感;向患者講解臨床治療方式、護理干預措施及作用,為患者發放相關宣傳資料,指導患者掌握疾病突發時藥物使用方法,并告知患者及家屬按時用藥的重要性。(2)住院指導:入院次日起根據患者病癥特點,結合健康宣傳教育手冊,深度講解相關知識,并定期組織專業健康知識座談會,增強患者自我管理意識及對臨床護理服務配合度;積極與患者交流溝通,做好日常宣教工作,充分滿足患者合理護理需求,同時介紹醫院醫資力量及先進儀器設備,消除患者恐懼、消極心態,提升治療信心。(3)出院指導:為每位患者建立專屬疾病檔案,結合患者病癥康復情況制定專項日常用藥、飲食、健康鍛煉計劃,告知出院流程及院外康復注意事項,指導患者定期到院復查,講解定期復查對病癥監控、管理的重要性,增強患者自我管理意識;并開通24 h健康服務熱線,以供患者隨時咨詢。(4)院外隨訪管理: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定期詢問患者康復情況,加強患者院外健康康復指導,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叮囑家屬加強對患者日常飲食、健康運動、合理用藥的監督,增強患者依從性;定期通過上門隨訪服務方式加強護患溝通,監測患者病癥變化,并指導家屬積極予以精神、心理支持,增強其內心歸屬感及康復信心。
1.3 觀察指標
干預1個月后對兩組患者治療依從性進行評價,采用自制依從性調查問卷,得分越高,治療依從性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計量資料用%、(±s)表示,用χ2、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一體化護理通過早期訪視、入院教育,及時糾正心內科患者對疾病的錯誤認知,幫助患者正視病情,使其能主動配合治療、護理,住院期間,護理人員需予以患者系統的心理護理、健康教育、病情監測,并做好出院隨訪工作,實現對患者的連續性護理,提高患者生存質量[2]。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綜上所述,通過一體化護理干預可有效增強心內科住院患者對病癥認知程度及自我管理意識,顯著提升患者的遵醫行為。
參考文獻
[1]張爽.一體化護理模式對改善心內科患者生存質量和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8,25(11):92.
[2]張志純.一體化護理模式改善心內科患者心理狀態和生命質量的效果[J].醫療裝備,2017,30(24):18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