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長興



摘? 要:目的? 分析小兒先天性拇指狹窄性腱鞘炎采用小切口手術松解的效果。方法?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2月山東省滕州市工人醫院收治的72例小兒先天性拇指狹窄性腱鞘炎患兒為研究對象,采用拋硬幣分組法隨機將所有患兒分為兩組,每組36例。對照組給予傳統手術方式治療,觀察組給予小切口手術松解治療,觀察評估臨床治療效果及術后患兒疼痛程度及恢復情況。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術后觀察組數字等級評分法(NRS)評分、并發癥發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且住院時間、拇指功能恢復正常時間均短于對照組(P<0.05)。結論? 小切口手術松解治療效果更佳,可有效減輕術后疼痛程度,減少相關并發癥,縮短患兒恢復時間。
關鍵詞:先天性拇指狹窄性腱鞘炎;小切口手術松解;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R687.4?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9-8011(2021)-18-0016-02
先天性拇指狹窄性腱鞘炎是一種常見的先天性疾病,其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拇指功能受限,無法伸直。現代臨床調查研究[1-2]指出,手指關節處的腱鞘結構主要由兩部分組成,即腱滑膜鞘與腱纖維鞘,其作用主要是限制肌腱,使其能夠穩定在骨膜上發揮更大的屈伸活動力量,但若在環狀韌帶處肌腱反復發生摩擦引發炎性反應致局部水腫增生發生病理性改變,則會使拇指功能受到限制。另外,以往有關研究[3]指出小兒先天性拇指狹窄性腱鞘炎很難自愈,且若僅采用保守治療難以取得理想效果。近年來,隨著對該疾病研究的深入,臨床上主要采用手術方式治療該疾病,但是相關術式較多,治療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基于此,主要對小兒先天性拇指狹窄性腱鞘炎采用小切口手術松解的效果進行了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年1月~2020年12月山東省滕州市工人醫院收治的72例小兒先天性拇指狹窄性腱鞘炎患兒為研究對象,采用拋硬幣分組法隨機將所有患兒分為兩組,每組36例。觀察組患兒男19例,女17例;年齡1~9歲,平均年齡(5.92±1.48)歲;病變部位:右手20例,左手16例;對照組患兒男19例,女17例;年齡1~10歲,平均年齡(5.97±1.16)歲;病變部位:右手20例,左手16例。兩組患兒基本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醫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次研究,患兒家長均已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①臨床診斷符合先天性拇指狹窄性腱鞘炎標準[4];②術前未接受其他方式治療。
排除標準:①合并凝血功能障礙或血液系統疾病者;②合并心肺肝腎等器官組織功能障礙者;③既往拇指外傷者;④合并手術禁忌證者。
1.3? 方法
對照組患兒治療方法為傳統手術方式:幫助患兒取平臥位,取0.5%利多卡因(生產企業:上海朝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1021072,規格:5 mL:0.1 g×5/盒)行局部麻醉,劑量:4.0 mg/kg。于掌指關節掌側橫紋處作一橫向1.5 cm切口,之后縱向切開皮下組織與掌腱膜,并沿腱鞘方向進行鈍性分離,然后將增厚腱鞘剪開,從而完全解除腱鞘狹窄部分,完成后對患兒拇指屈伸活動情況進行檢查,若無其他問題進行止血處理,并將皮膚逐層縫合。觀察組患兒治療方法為小切口手術松解:幫助患兒取平臥位,取0.5%利多卡因行局部麻醉,固定并伸展患兒患指,常規消毒后對進針點進行標記,進刀點通常取患指掌骨頭掌側索狀結節物相對較緊的一側,取一7號手術尖刀使其平行于患指縱軸,垂直于進針點皮膚,于結節表面刺入,與肌腱走行方向保持一致進行縱行切割,長度為5 mm,松解成功的標準為切割阻力感消失或切割過程中聽到彈響,完成后對患兒拇指屈伸活動情況進行檢查,若無其他問題進行壓迫止血,并使用無菌敷料對切口進行包扎。
1.4? 觀察指標
以臨床治療效果、術后患兒疼痛程度及恢復情況、并發癥發生情況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①臨床治療效果按照以下標準進行判定評估。治愈:術后消除局部疼痛、壓痛癥狀,且無彈響、交鎖等臨床癥狀,拇指關節能夠正常自如活動;顯效:術后基本消除局部疼痛癥狀,壓痛癥狀輕微,且無彈響、交鎖等臨床癥狀,拇指關節能夠正常自如活動;有效:術后局部疼痛癥狀輕微,且無彈響、交鎖等臨床癥狀,拇指關節活動有一定影響;無效:治療后未達到以上標準。治療總有效率=(痊愈+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②術后患兒疼痛程度均使用數字等級評分法(NRS)進行評估,以0~10共11個數字表示疼痛程度,得分越高疼痛越嚴重。③術后患兒恢復情況以住院時間、拇指功能恢復正常時間作為判定指標。④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以肌腱粘連、切口感染及瘢痕觸痛作為判定指標。并發癥發生率=并發癥患兒例數/總例數×100%。
1.5?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 19.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以(x±s)、[n(%)]表示,并分別行t檢驗、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兒術后疼痛程度及恢復情況比較
術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NRS評分明顯更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住院時間、拇指功能恢復正常時間均明顯更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患兒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現代醫學研究[5-7]指出,小兒先天性拇指狹窄性腱鞘炎的發生與兩方面原因密切相關:一是屈指腱鞘局部先天性變性增厚,二是膠原纖維紊亂排列。由于患兒難以清楚表達自身的感受,因此臨床上在診斷該疾病時應注意對其臨床表現進行重點觀察,該疾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指間關節難以伸直,伸直時會出現彈響,一般無明顯壓痛[8-9]。該疾病發生后拇指指間關節長時間處于屈曲位,若治療不及時可導致掌板等部位屈曲攣縮畸形,甚至影響手部骨質及神經、血管發育,導致手指短縮變細。以往臨床上嘗試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對該疾病進行局部封閉治療[10-12],但無明顯效果,因此目前主要采用手術方式對該疾病患兒進行治療。
在此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更高(P<0.05),提示小切口手術松解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術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NRS評分明顯更低(P<0.05),且觀察組住院時間、拇指功能恢復正常時間均明顯更短(P<0.05),提示小切口手術松解可減輕患兒術后疼痛程度,降低并發癥發生率,促進患兒身體及拇指功能恢復。分析原因可能為傳統手術方式會對患兒造成較大的創傷,術后容易出現疤痕,增加感染、疼痛等并發癥,從而延長患兒術后恢復時間。而小切口手術松解所使用的尖刀直徑較小,刀刃鋒利,可順利切割軟組織,且可利用其背部傾斜度進行挑割,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輕手術創傷,且能夠進行較為徹底的松解,術后不會產生明顯的疼痛等不適感。但小切口手術松解操作需要在相對“盲視”下進行,因此術前手術醫師要對小兒拇指結構相關解剖進行充分了解,術中要有良好的手感,始終平行于肌腱縱軸使用刀尖進行切割,嚴禁橫切以免損傷肌腱及血管、神經。
綜上所述,小切口手術松解療效能夠取得更好的療效,可有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減輕患兒疼痛程度,有利于促進患兒術后恢復,值得臨床應用。
參考文獻
[1]莊澤,余東杰,肖大海,等.關節鏡下微創手術治療拇指狹窄性腱鞘炎效果觀察[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8,33(7):35-37.
[2]徐艷朋,俞松,張天久,等.經皮微創松解術治療兒童狹窄性腱鞘炎效果分析[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20,34(2):68-70.
[3]劉占宗,付永剛.豆刀片微創手術治療拇指狹窄性腱鞘炎368例回顧性分析[J]. 山西醫藥雜志,2018,47(6):683-684.
[4]孫寧,鄭珊,馮杰雄,等.小兒外科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5:313-315.
[5]于長禾,羅濤,劉長信,等.推割刀經皮微創松解術治療狹窄性腱鞘炎的臨床研究[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8,41(3):259-264.
[6]趙洪偉.經皮環線切割手術治療狹窄性腱鞘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19):108-110.
[7]沈洲,張鵬.超聲引導下微創松解術聯合曲安奈德治療狹窄性腱鞘炎的療效評價[J].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2019,34(11):111-113.
[8]張鑫,王思成,方陽,等.應用經皮內鏡聯合自制無創勾刀治療Ⅲ度狹窄性腱鞘炎[J].實用手外科雜志,2020,34(2):132-135.
[9]徐聰,王忠偉,張斌,等.超聲引導針刀治療成人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的效果研究[J].河北醫藥,2020,42(19):2927-2930.
[10]張東,王琦.小針刀治療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40例[J].武警醫學,2018,29(7):713-714.
[11]焦鵬增,馮虎,趙志峻,等.發散式沖擊波治療拇指屈指肌腱狹窄性腱鞘炎臨床觀察[J].中國療養醫學,2019,28(2):156-158.
[12]黎書清,朱秀偉,張小霞,等.小切口手術治療手指屈肌腱狹窄性腱鞘炎的臨床療效分析[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8,28(13):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