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蘭蘭
摘要:在結構體系不斷完善、機械電氣化設備不斷更新和施工材料發展迅速的背景下,高層建筑建設規模不斷擴大,逐漸適應了城市集中人口、縮小用地面積及降低城市建設投資的需求。但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配套措施與高層建筑發展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高層建筑一旦發生火災事故,復雜的設備管線及生活用品會加大火災荷載、較高的建筑高度在風荷載及電梯井或排煙管道等的綜合作用下火勢蔓延速度急劇上升、人員逃亡距離長、場外救援難度大等特點均會導致嚴重的生命安全和財產損失。因此,本文將以工作經驗及多篇優質文獻為基礎,深入探討現階段高層建筑所面臨的消防安全現狀及有效的防火對策。
關鍵詞: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防火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9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6903(2021)12-0108-03
0前言
具有基礎性、多元性的高層建筑防火設計工作作為現代建筑工程實踐的重要內容之一,已經得到了諸多學者的廣泛關注。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綜合評價體系、高層建筑消防給水系統的可靠性研究、基于BIM技術支持下的消防應急疏散仿真模擬等課題項目的開展也在為高層建筑消防安全提供源源不斷的理論及技術支持。分析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發展現狀、總結強有力的消防對策不僅可為消防機構在工作決策中提供強有力的數據理論支持,還可幫助相關單位實現全方位、全時空的消防安全管理效果。
1我國現階段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現狀分析
1.1高層建筑消防設計不合理、人民群眾及建設單位消防意識淡薄
高層建筑消防設計工作應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內容,尤其是高層建筑內部的樓梯間、電梯井、設備管道井等位置應做好防火分隔設計。一旦發生火災,上述建筑內部空間會發揮類似“煙囪”的功能加快煙氣的擴散速度,促使火勢迅速蔓延。經過長時間的現場調研工作可知,部分高層建筑物雖設置封閉式或具有防煙功能的樓梯間,但未安裝或設置必要的防護設備;部分高層建筑的防火防煙分區設置不合理,如豎向管井沒有封堵、防火區之間未做有效分隔;部分集餐飲、娛樂、工作等功能性于一體的高層建筑的安全疏散樓梯數量不足(不滿足每個消防分區內安全出口數量不得小于兩個的要求)、樓梯寬度不滿足設計要求等問題。
此外,由于人民群眾對建筑物消防工作的理解存在差異性,部分高層建筑的防火門存在人為損壞、長期打開或人為加鎖等問題,致使該建筑消防設計功能性大打折扣。建設單位在開展高層建筑施工建設過程中因過于追求美觀性、經濟性而不按圖施工(如將防火門修改為防火卷簾等)或私自對消防區域進行改造等[1]。
1.2高層建筑消防設備監管不嚴
高層建筑消防設備監管不嚴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施工單位在建設高層建筑過程中因工期緊張等原因沒有對消防設備的安裝及調試工作質量進行嚴格的把控,消防設備的質量存在缺陷、消防設備配置不齊全、建筑材料的阻燃性較差、消防設備未進行全面的調試等問題層出不窮。該類現象在浪費有限項目資金的同時,也導致整個高層建筑的消防系統喪失最基本的作用;(2)近些年來高層建筑發生火災事故的次數不斷增多,但相關部門依舊沒有意識到高層建筑消防設備后期日常維護工作的重要性。建設年限較長的高層建筑的消防設備因其落后的性能已經無法滿足現代建筑的消防安全需求,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相關部門對高層建筑消防設備的檢查、維護力度欠缺,沒有及時記錄消防設備運行狀況,進而導致工作人員難以在日常工作中發現設備運行;(3)部分高層建筑因產權結構復雜等因素導致建筑消防設備的監管責任無法明確,物業單位不重視消防設備安全管理及維護工作。
1.3高層建筑消防驗收不徹底
“走形式”經常出現在高層建筑消防工程驗收工作之中。自2019年6月30日起建筑工程消防設計審查驗收工作由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負責。并且各地住房和城鄉建設主管部門需積極同當地消防救援機構人員共享整個建筑的總平面圖、消防設施系統圖等與本建筑消防安全檢查及救援滅火相關的各類重要性圖紙、資料及驗收文件。消防部門則主管高層建筑消防監督工作。但是,許多驗收后的高層建筑在后期消防救援部門監督檢查時,仍能發現隱患,這說明驗收人員沒有按照驗收評定標準進行系統驗收。高層建筑消防驗收不徹底的表現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1)在消防驗收過程中,驗收人員沒有按照消防法規、國家消防技術標準等文件及時且準確地發現該建筑物的消防設計方案的缺陷,沒有及時依據自身工作經驗及相關知識提出全面且準確地審核意見,并且急于下發同意消防設計方案的審核意見;(2)驗收人員缺乏必要的知識儲備和工作經驗,因不熟悉檢查流程導致其無法提出針對性的問題,甚至是明顯的消防質量問題;(3)驗收人員對新型高層建筑消防設備不熟悉且過于依賴消防設計圖紙的要求,難以依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綜合性的消防驗收[2]。
1.4高層建筑消防管理機制不健全
高層建筑消防管理機制不健全是導致高層建筑消防工作無法發揮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現階段眾多高層建筑開發企業始終將提升項目經濟效益視為工作重心,對其他各項制度的監理與完善工作的重視程度較低。高層建筑消防管理工作的冗雜性較高、管理周期較長、專業性較強,管理人員對其管理工作內容的不明確性經常導致火災事故發生后出現無人承擔責任的情況。此外,高層建筑消防防護工作在物業單位日常維護工作與人民群眾日常生活之間存在一定的管理斷層空間,物業單位并未準確地向人民群眾灌輸消防管理機制的具體內容及作用,致使消防防護管理工作難以落實在具體的環境之中。
1.5高層建筑室內裝修存在消防安全隱患
高層建筑室內裝修材料的選擇及施工行為的不合理性均可為整個建筑的消防防護工作埋下嚴重的安全隱患。使用年限較長的高層建筑內部裝飾材料主要以木夾板或人造膠合板等材料為主,此類易燃性材料在加速火勢蔓延的同時可產生大量的有毒性氣體,并且在增大建筑室內火災荷載的同時又嚴重降低建筑物的耐火等級,極大的拖延了群眾逃離火災現場的時間。混亂的高層建筑室內裝修施工管理也可帶來嚴重的消防安全隱患。有些室內裝修工程隊伍缺乏專業的消防管控知識,在其開展裝飾施工的過程中因追求裝飾美觀、施工便利、經濟效益等因素而未向住建部門申報的前提下擅自改造電氣控制線路、不設置防火防煙分區及安全通道、修改建筑給水管道或自動噴淋系統位置等行為時常發生。混亂的施工現場管理不僅無法協調各個工種相互配合產生的矛盾,更嚴重損害了整個建筑物的消防安全[3]。
2高層建筑防火對策分析
2.1加大建筑防火防范知識普及力度
加大建筑防火防范知識普及力度是提升建筑消防安全的重要舉措。高層建筑相較于多層建筑,具有起火因素多、火勢蔓延速度快、蔓延途徑多、疏散難度大、搶救困難等特點,這就更加需要通過多種途徑宣傳高層建筑防火措施。例如,通過發放圖文并茂的消防安全知識手冊、簡潔明了的宣傳單或宣傳海報等方式詳細地向群眾宣傳火災事故的危險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注意預防火災發生的重要性,并且結合實際情況傳授就如何正確使用天然氣、油等易燃物品、如何快速撲滅初期火災、如何快速自救的方法;堅決制止私自占用疏散通道、在消防樓梯間堆放雜物的行為;堅決制止消防通道停放私家車輛以及電動車違規停放或電動車上樓充電等行為[4]。
2.2重點把控高層建筑消防設計的各個環節
重點把控高層建筑消防設計的各個環節可大幅度提升建筑物自身防火性能。高層建筑消防設計應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理念,不僅需要依據國家有關規范條文及項目所在地區的地方性文件要求合理采取必要的消防設計內容(如合理規劃防火間距、消防車道、水源位置及登高撲救場地、防火防煙分區、應急照明、消防專用電源及配電線路敷設位置等),而且還應著重提升設計人員的自身經驗,高層建筑消防設計應具備“主動防火”能力,如設置火災自動警報系統、自動安全防護系統以及配備專業的消防隊伍等;還應具備“被動防火”能力,如在高層建筑建設及裝修過程中應首選阻燃性能好的材料(如防火板、防火涂料、防火卷簾、防火木質門窗等),以避免傳統易燃可燃材料在發生火災事故過程中迅速形成立體性燃燒現象。
2.3全面落實高層建筑消防驗收環節監督與管理工作
全面落實高層建筑消防驗收環節監督與管理工作是有序化開展消防工作的前提。對高層建筑消防材料進行綜合化管理、將防火材料與防火方式作有機化結合,嚴格按照國家標準安排驗收工作內容是高層建筑消防防護效果實質性落地的關鍵。高層消防驗收部門應按照相關要求首先驗收消防材料的類型及質量,在驗收材料表層防火阻燃質量的同時還可取樣試驗分析,特別是對危險性較高的場所內部的墻面、地面、吊頂等特殊位置裝飾材料的耐火性能進行檢查;然后對設計單位是否按照規范進行設計、施工單位是否按圖施工等關鍵環節進行把控;最后驗收人員應依據本項目實際情況對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等消防通道、防火分區以及消防設施等進行全面的監管。
2.4做好高層建筑消防管理機制協調性安排
高層建筑消防責任不明確現象應及時解決,依據項目實際情況將消防安全責任明確地劃分到每個單位及個人,要求每個單位及個人積極落實其所在區域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的職責。首先,應依據高層建筑開發單位與施工單位之間的合作關系做好本項目消防任務責任分配工作,明確彼此之間的責任關系并納入合同之中。要求高層建筑施工單位嚴格依據施工圖紙開展施工作業,并針對消防質量檢查過程中重要環節進行質量把控,在查到施工問題時要求施工單位及時整改;要求高層建筑開發單位在本項目竣工驗收階段重點檢查消防問題,將消防安全隱患扼殺在搖籃中;然后還應積極突破傳統“局部框架式控制”結構體系,積極督導物業管理部門與人民群眾參與消防后續統籌管理工作,物業管理部門應積極選調專業的消防人員對消防設備、消防器械、消防系統作長期性維護和保養,社區工作人員應制定基層群眾代表們在日常生活中積極參與消防宣傳及消防演練工作。
2.5積極制定合理高效的消防應急預案及消防演練方案
為了進一步提升居民火災防范意識,廣泛普及火災常識,幫助居民掌握火災事故發生時自我救助知識和技能,應積極制定合理高效的消防應急預案和消防演練方案。首先,應明確演練主要參與人員:項目所在地消防支隊、燃氣公司、社區居委會、物業綜合管理科室等;然后由消防演練總指揮部工作人員統一協調各個應急救援部門的職責、制定火災應急救援方案、統一調配救援設備物資及人員;社區居委會在得知火災發生后的第一時刻趕赴現場指揮群眾逃離至緊急集合點,并將火災現場實際情況如實匯報并保護現場;物業綜合管理科室人員應積極籌措應急救援交通工具、迅速清理現場運送受傷人員并做好火災現場資料收集工作等。高層建筑火災發生危險性極大,需要不定時地開展消防演練工作,不斷提升居民應急能力[5]。
2.6定期檢測和更新高層建筑消防設備
定期檢測和更新高層建筑消防設備可有效消除消防隱患。高層建筑消防設備的管理應由專業結構做定期的檢測,發現設備運行隱患并及時維護保養。隨著高層建筑裝修及改建工程的不斷推進,消防設備也應依據內部環境的不斷變化而不斷地更新和補充,尤其是現代化、集成化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此外,政府相關部門應不斷鞏固和完善現有的消防監管系統建設工作,利用高新技術手段(如三維空間信息技術等)以信息化的方式推動消防地理信息管理系統(GIS)整合各類消防資源信息,在火災事故發生時可立即鎖定事發地點并迅速優化出救援車輛最佳行車路線。
3結語
建設樓層數量多、垂直距離長、容納人口多的高層建筑消防救援難度較大。本文旨在分析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現狀、研究防火應對策略以擺脫高層建筑在面臨重大火災面前被動局面,降低火災事故對人民群眾生命與財產安全帶來的難以預估的損失。相信隨著人民消防意識的不斷加深、消防設計及消防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消防設備的更新換代和長期性消防演練的不斷推廣,高層建筑消防安全隱患管理與防火監管工作會科學且常態化的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趙生輝.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現狀分析和火災防控對策探索[J].中國建筑金屬結構,2021(8):42-43.
[2]劉涵佳.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現狀及防火對策分析[J].今日消防,2021,6(2):45-46.
[3]錢周.BIM技術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長春工程學院,2020.
[4]單秀婷.關于高層公共建筑消防安全問題的現狀、分析及對策[J].消防界(電子版),2020,6(14):72.
[5]李國寶.高層建筑消防安全現狀分析和火災防控對策研究[J].中國住宅設施,2019(4):73-74.
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FireProtectionSafetyofHigh-RiseBuildingsandFireProtectionCountermeasures
LEILanlan
(TianjinFireRescueCorps,Tianjin300161)
Abstract:Inthecontextofcontinuousimprovementofstructuralsystems,continuousrenewalofmechanical
andelectricalequipment,andrapiddevelopmentofconstructionmaterials,thescaleofhigh-risebuilding
constructionhascontinuedtoexpand,graduallyadaptingtotheneedsofurbanconcentrationofpopulation,
reductionoflandareaandreductionofurbanconstructioninvestment.However,thecontradictionbetweenthe
supportingmeasuresofhigh-risebuildingfiresafetyandthedevelopmentofhigh-risebuildingshasbecome
increasinglyprominent.Intheeventofafireaccidentinahigh-risebuilding,complexequipment,pipelines
anddailynecessitieswillincreasethefireload,andthehigherbuildingheightwillincreasethefirespread
rapidlyunderthecombinedactionofwindloadandelevatorshaftsorsmokeexhaustpipes,andthedistance
ofpeople'sescape.Thecharacteristicsoflongtimeanddifficultyofoff-siterescuewillleadtoseriouslifesafety
andpropertyloss.Therefore,basedonworkexperienceandmanyhigh-qualitydocuments,thisarticlewill
deeplydiscussthecurrentsituationoffiresafetyandeffectivefirepreventioncountermeasuresfacedbyhigh-risebuildingsatthisstage.
Keywords:high-risebuildings;firesafety;firepreventioncountermeasu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