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衛(wèi)紅
物理是一門自然科學學科,很多概念、規(guī)律都源于實踐的經(jīng)驗。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要給學生安排一定的演示實驗,讓學生們動手操作;同時,教師的演示實驗也要成為重要的教學方式,成為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重要手段。演示實驗是培養(yǎng)學生科學研究思維和能力的重要途徑,同時,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作為初中物理教師,要努力讓學生可以通過演示實驗這種學習的途徑,把物理學科的知識掌握得更加牢固。將物理實驗運用于中學物理教學中,有利于養(yǎng)成學生善于觀察、勤于動手的習慣,提高總結(jié)規(guī)律的能力,使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優(yōu)化教學效果,打造高效的物理課堂。所以,如何有效地開展演示實驗的教學活動呢?筆者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注重演示實驗的趣味性
演示實驗有一個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演示實驗可以幫助學生將物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得更加扎實。通過演示實驗吸引學生,引起他們注意的同時,可以讓他們理解和掌握相關(guān)知識,所以,演示實驗要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如何提高演示實驗的趣味性呢?教師首先要認真研究教材,教材上有一些推薦的演示實驗,這些演示實驗非常經(jīng)典。演示實驗對于學生而言,是全新的事物,可以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fā)他們觀察和思考。初中物理教師還可以在課本演示實驗的基礎之上進行適當?shù)膬?yōu)化,進一步增強實驗的趣味性,以便更好地讓學生將教師優(yōu)化后的演示實驗和教材上的實驗進行比較,進一步拓展他們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
二、注重實驗和生活的關(guān)聯(lián)性

教師給學生準備的演示實驗,其主題和內(nèi)容要廣泛地取材于生活,要和生活緊密聯(lián)系。學生從中能夠逐漸養(yǎng)成一種思維習慣,在現(xiàn)實生活中,更善于觀察和思考,提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愿意主動地學習和掌握物理學科知識,提高學習的成效。在物理學習中,有些現(xiàn)象在生活中能夠觀察得到,只不過學生以前沒有學過物理,即便看到這些現(xiàn)象也不會從物理角度進行思考。演示實驗需要采用學生熟悉的生活實物,例如,半透明的塑料膜、吸管、乒乓球等應用在演示實驗過程當中,讓學生們可以借助這些簡單熟悉的物件觀察物理現(xiàn)象。作為一名初中物理教師,最重要的是,平時有善于觀察生活的習慣,能夠結(jié)合物理學和生活進行思考和總結(jié),在演示實驗方面進行一定的創(chuàng)新,同時鼓勵學生在家庭中進行一些小實驗。這些都可以很好地鍛煉學生物理學科思維,讓學生在實驗學習活動中表現(xiàn)得更加主動,學習的獲得感也進一步增強。
三、注重演示實驗教學的目標性
目標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們帶著明確的目標進行學習,可以讓他們排除干擾,抓住問題的關(guān)鍵和本質(zhì)。演示實驗進入物理課堂的目的在于啟發(fā)學生思考,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高效率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但當下,多數(shù)物理教師存在錯誤解讀演示實驗目的的問題,認為演示實驗只是一種在課堂上展現(xiàn)給學生看的實驗。所以,課堂教學中引入演示實驗,在演示之前,要先讓學生們明確演示實驗的目的。初中物理教師在演示之前,要給學生講解知識,或者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目標進行觀察。這樣有助于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合理分配注意力,在教師的指導下觀察物理現(xiàn)象。初中階段的學生特別需要有這樣的訓練過程,讓他們逐漸養(yǎng)成習慣,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通過觀察演示實驗,讓學生把物理學科的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物理學科實驗研究的思維和能力,讓他們掌握科學探索的一般方法和路徑。初中物理教師要加強實驗教學活動的設計,增強學生們在學習活動中的主動性,解決以往教學中目標不明確,學習效果下降的問題。
總之,演示實驗在初中物理學科教學中非常重要。作為初中物理教師,不僅要從思想上重視演示實驗教學的應用和設計,更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有效的指導,讓學生們在初中物理學習中找到更多的樂趣,培養(yǎng)他們探究物理的熱情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