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俊華
傳統的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造成了課堂教學效率低下。原來的課堂教學模式比較封閉單一,學生沒有真正品味到美術藝術的魅力,所以,要改變原來的課堂模式,提高教學效果,進一步豐富學生在美術課堂學習中的形式和內容,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要運用一切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形成和諧的教學氣氛,優化課堂教學,使教學效果達到最佳狀態。筆者就如何運用良好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分享幾點體會。
一、培養學習興趣,增強學習動力
在高中美術課的教學中,很多教師已經意識到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興趣,所以,教師要善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要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尊重學生在美術藝術方面的個性喜好,增強美術體驗,讓學生把基礎理論知識和個人的實際體驗結合起來。高中美術教師在培養學生美術學習興趣的過程中,要更多地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傳統的教師說教模式,不僅要讓課堂內容更加豐富,而且要通過語言內容的豐富發揮綜合作用;要積極引入一些新的教學資料或案例,讓學生們在傳承經典的基礎上,進一步形成創新思維;要關注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狀態,給學生提供更加有價值的建議,對教授的內容要準確把握。
教師要充分研究所教內容,力求找出關鍵點,尋找出新的意外的、超出學生主觀預期的東西,并巧妙地把握好課堂的節奏,設置多個互動環節,讓學生們積極地投入,充分調動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要聯系實際生活,讓學生認識到美術學科的價值和用途,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
二、革新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方法
雖然高中階段的學生學業比較繁重,但是美術素質的培養同樣非常重要。以前很多老師和學生不夠重視美術教育,所以,有的學校不開設美術課。實際上,培養人才的綜合素質特別是藝術素質,對學生未來生活更具意義。高中美術教師首先要重視這門課程,要將藝術提升生活品質的思想傳遞給學生,讓學生重視美術課程的學習。在此基礎上激發學生靈感,讓學生發揮更多的創造力。美術學科的發展會從其他學科中得到借鑒,美術的創作要遵循自然的規律,因此,學生們逐漸會發現很多學科彼此之間都有豐富的聯系,并不是彼此割裂的,因此,他們也能去掉功利的心理,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當下,關注目前的學習活動。理念的轉變必然會帶動行動上的轉變。由于大家更為重視,更為投入,學習的效果自然也就更加明顯,高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必然會得益于師生對于美術學科思想認識的不同。
三、注重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一項基本原則。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因材施教,既要關注全體學生的美術素養教育,也要發現美術人才,培養美術人才,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提出不同的要求,讓學生在同樣的課堂時間里有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并得到發展。教師要給學生們提供豐富多樣的教學內容,在形式方面也要變化多端,對不同情況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分配不同的人進行指導。高中美術教師要充分考慮到學生未來成長發展需要,做到因材施教,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給有特殊需求的學生提供特別的幫助,借助信息技術的工具,師生之間進行更多的交流,例如組織學生積極參加美術比賽,讓學生發現自己的價值。教師要真正地走近學生,關注學生在美術領域的發展,給他們提供中肯的建議,讓學生可以從教師的指導中獲得更多的收獲。
總之,教師在高中美術教學中,要進一步更新思想理念,轉變傳統觀點,讓學生重視美術的學習,提高在課堂上的注意力和參與度。教師要注重方法的靈活性、創新性和有效性,善于用新的技術手段開展課堂教學,給學生們提供更有價值的教學服務,讓學生可以受到更多的啟發,提升他們在學習活動中的獲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