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陽
摘 要:苗木栽植與養護是園林綠化的重要環節,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長狀況直接影響園林綠化效果。本文闡述城市園林綠化苗木栽植與養護中存在的問題,詳細介紹科學的苗木栽植與養護技術要點,以期為保證苗木健康生長、實現綠化效果提供參考。
關鍵詞:園林綠化;苗木栽植;養護管理
前言:
苗木栽植是園林綠化工作的首要環節,栽植后要對苗木的成活率進行定期檢查,并做好相應記錄,時刻關注苗木的生長動態。苗木養護是指栽植成活后對苗木進行保養和護理,包括澆水、施肥、清除雜草亂葉、進行園林綠地清潔、防治病蟲害等,對不易存活的珍稀苗木要進行特殊保養,還要加強自然災害預防工作,確保苗木健康茁壯成長,美化城市環境。
1.苗木栽植與養護管理常見問題
1.1苗木栽種問題
合理規劃苗木種植規模,有效地進行一定的擴大,可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園林綠化的面積和效率 。在苗木栽種過程中,若栽植人員沒有將植物習性特征和種植地理位置、土壤條件、排水情況等因素有效結合,就不能營造高質量高標準的景觀。在以往的園林綠化中,存在只求短時間出效果,苗木栽植密度過高,造成植物光照不足、根系生長不良、病蟲害嚴重等后果,僅在栽植的初期創造了較好的觀賞效果[1]。此外,為了趕工期而急于栽植,在地勢低、土質不佳的情況下未考慮排水和土壤改良,導致苗木根部腐爛發霉的現象也時有發生。
1.2苗木選擇問題
對于園林綠化中苗木的選擇至關重要,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科學地進行選擇,否則將會嚴重影響園林綠化的實際效果。如果選擇一些不合理的苗木,將其應用到園林綠化種植中,不僅會導致綠化效果達不到預期的目標,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園林綠化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如,在一些園林綠化中,由于缺乏科學性的種植栽培指導,常常會出現將喜歡肥料的綠化植物種植在土質較硬的界面上;將不耐高溫的綠化植物品種種植在高溫日灼較強的區域將耐旱的綠化植物品種種植在潮濕低洼地帶等情況,在很大程度上使原本觀賞效果很好的植物失去了原來的色彩和形狀,進而影響園林綠化的實際效果。除此之外,如果隨意把習性相差較大的綠化植物種植在相同的區域,不僅會嚴重影響綠化植物的實際生長狀況,還會嚴重影響綠化的效果,既顯得雜亂無章,也沒有任何的層次感,最終失去園林綠化的實際意義。造成上述這些現象是由于種植設計者在植物種類選擇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不懂得科學合理地進行選擇,而且對植物的一些習性特征了解程度也不夠,單純的在園林綠化中采取生搬硬套的方式進行綠化,導致綠化的實際效果并不理想。由于近幾年我國在園林綠化方面開始大量從國外引進新的綠植品種,所以很多園林設計者在設計時為了凸顯園林的美觀,提升城市的品位,都會選擇一些 “高檔次”的苗木作為綠化的主要對象。與此同時,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如對新品種的適應性了解程度不夠,苗木與當地的環境和氣候不匹配,不易存活,以及造成栽植后成活率低等。
1.3苗木養護管理問題
園林綠化管理費用、管理難度也隨之加大。園林植物栽植成活后,必須長期進行養護管理,使植物長期維持在較好的生長勢態,防早期轉衰,延長綠化效果,使其功能效益得到最大的發揮。苗木養護管理過程中存在管理過于粗放,比較重視一次性投入的問題。對苗木初期養護管理投入較多,沒有根據植物生長規律進行長期管理規劃,也沒有實行細分管理,對幼苗和成熟期苗木都采用統一的養護管理措施。養護管理措施不規范,如沒有根據植物特點進行修剪,反而把生長較好的樹形剪亂,一些不規范的修剪會造成樹木難以恢復應有的風貌。有些養護管理過程中施肥和澆水都沒有根據植物的習性特點來進行,管理不當后造成樹形雜亂景觀效果差,使原本葉色、樹形等方面的優勢沒能體現出來。
2.園林綠化苗木栽植技術
2.1恰當選擇栽植時間
苗木栽植時間的選擇非常重要。我國北方地區天氣干旱,夏季大風,冬季寒冷,在這兩個時間段栽植苗木會造成苗木損傷嚴重,后期養護過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精力。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在這個時間段栽植苗木最為適宜,成活率高。
2.2合理選取苗木品種
選取的苗木品種要適應當地的環境條件和土壤狀況,苗木質量要符合園林栽植苗木的標準。這樣的苗木能夠在后期茁壯生長,避免出現不良反應,保證較高的成活率[2]。
2.3合理規劃栽植布局
園林綠化應體現出城市的特點和綠化水平,園林綠化的苗木不僅要生長良好,還要布局合理、協調美觀。對苗木布局進行合理規劃,根據不同苗木的形狀和顏色進行相應的搭配,利用苗木的生長特點構成優美的色彩及輪廓,使園林綠化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2.4嚴格運輸移植要求
運輸時要妥善保存苗木,避免苗木受到傷害而影響成活率。根系較大的苗木不利于運輸,要進行修剪,注意保護主要根莖。在苗木運輸過程中要有專業人員嚴格看管,定時對苗木進行澆水噴灑,根據運輸路程遠近設定噴水頻率,使苗木在運輸過程中保持濕潤。移植時要根據不同苗木的自身情況采取不同的移植措施。移植前要保證苗木根莖的完整,對已經損傷的根莖要徹底清除。移植過程中要確定好位置,盡量做到起一棵栽一棵,使苗木能夠接受到充足的水分和光照,以保證苗木正常生長。
3.園林綠化苗木養護管理技術
3.1除草與病蟲害防治
養護管理過程中定期進行除草不可少,及時除草不僅可以保證苗木的生長勢,還能夠起到預防病蟲害的效果。同樣病蟲害的防治也很重要,如果在這項工作中出現問題,會造成綠化工作前功盡棄的可能。因此,養護管理人員應具備病蟲害的預防和治理相關專業知識,以預防為主,結合治理。可利用害蟲趨光性的生理特點,采取物理方法進行捕殺,如具有強粘效果的趨光板和捕蟲網等,從根源上阻止害蟲與苗木的直接接觸,最大限度地減少對綠化樹木的破壞。苗木發病后用噴霧法進行防治,這是目前控制綠化樹苗病蟲害最主要的方法,具體做法是用水稀釋藥物,再用噴壺直接將稀釋的藥物噴灑在苗木的樹枝和樹葉上。
3.2補植與修剪
當發現苗木死亡之后,應當及時進行補植,避免苗木空缺而影響到整體綠化效果。同時需要根據苗木生長特點及時進行修剪,保留主要枝干,清除多余枝干,并控制葉片數量。有些灌木樹種可將其樹冠修剪為錐形﹑圓冠型,較矮的苗木可修剪成球形或矩形,使苗木外觀通過修剪更具美感和觀賞性。
3.3水肥管理
綠化苗木幼苗期在保證水分供給充足的同時也需要在幼苗旁設置排水溝,以便在雨季排除多余水分,有條件可以利用灌溉設備進行水分管理。肥料的選擇則應當根據苗木種類、生長特性和土壤條件進行選擇,苗木幼苗期可以使用水稀釋肥料后施用,避免直接使用對幼苗造成傷害[3]。應增加有機肥減少化肥的使用,一般可采用全面施肥和局部施肥 2 種方式,前者是對綠化苗木的土壤及周圍進行全面施肥,后者是采用穴施、噴灌等方法進行定期局部施肥,為苗木的茁壯生長提供持續充足的營養。
結語:
苗木栽植與養護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要格外細心,稍有疏忽就會影響苗木的生長狀況。相關工作人員要掌握正確的苗木栽植與養護技術方法,及時根據苗木發生的問題采取相應的措施,保證苗木成活率,促進苗木健康生長,推動園林工作正常開展,實現城市園林綠化效果。
參考文獻:
[1]楊玉香.春季園林綠化苗木養護技術措施研究[J].房地產世界,2020(17):130-132.
[2]魏安和.春季園林綠化苗木養護技術要點淺析[J].南方農業,2020,14(05):43-44.
[3]張旭.園林綠化苗木栽植和養護技術[J].鄉村科技,2020,11(2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