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代建筑工程建設中有效的結合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可以更好的促進現代化建筑工程的良好發展。通過在建筑工程的建設過程應用四新技術,充分的發揮各個板塊的特點以及優勢,還能有效的節約施工的成本,確保施工的進度,提高建筑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安全系數,促進我國現代化建筑業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四新技術;現代建筑工程施工;應用
1應用四新技術的重要意義
一是提高施工安全性。在施工期間,受諸多因素的影響,施工將受到阻礙。四新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以超高層建筑為例,混凝土泵送新技術可以減少高空作業,提高施工安全性,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二是適應建設需要。隨著經濟社會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建筑工程的規模越來越大,形式和功能越來越豐富。另外,施工作業會受到天氣的影響,施工中必須加強技術支持。新技術的應用能適應復雜的施工需要,根據不同的建筑特點,采用相應的技術方案,從而達到性能和質量要求。三是促進建筑業發展。從整個建筑行業來看,市場競爭更加激烈。作為關鍵要素的技術已成為建筑企業綜合實力的標志。四新技術在施工中的應用,可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強化質量,促進施工企業取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利于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2四新技術在現代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案例
以某高層建筑為例,總建筑面積約30萬m2,其中地下三層,總深度15m;地上三層建筑高度分別為22層(66m)、28層(84m)、33層(99m)。本建筑采用框剪結構,柱、墻混凝土強度為C60。為了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地完成施工任務,施工企業采用了四新技術。其中,新技術,如大跨度梁、卷式腳手架;新設備,如爬模、外塔吊;新材料,如加氣砌塊、自密實混凝土。四新技術介紹如下:
2.1爬模爬架技術
爬模是將爬模和爬架結合起來的液壓爬模系統。一方面提高了施工效率,為現場作業提供了便利條件;另一方面可以保證工作面安全,為互通作業掃清障礙。如樓內采用井道升降平臺,樓外采用全爬升系統,營造了安全便捷的施工環境,可顯著加快施工進度。攀爬形式和攀爬架技術的特點。結構拆裝簡單,不僅時間短,而且系統結構牢固。在實際施工中,安裝爬模時,要分析施工需要,確定安裝時間,并設置防墜落、防傾斜裝置,避免形成安全隱患。
2.2混凝土泵送技術
在混凝土泵送方面,采用了高性能混凝土、改進輸送泵、高壓泵管、混凝土分配器等四新技術。本工程混凝土泵送高度90m以上,配置2臺輸送泵,泵車出口設截止閥。為加快混凝土澆筑速度,設置2臺泵管和2臺遙控布料器。在外鋼架+混凝土核心筒部分,先施工核心筒,再施工外鋼架和桁架板。每層結構分三次澆筑,核心筒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60。外鋼架采用鋼管混凝土柱,管內澆筑自密實混凝土;桁架板施工中布置圓管,采用分塊澆筑法。
2.3鋼結構吊裝技術
鋼結構的吊裝部位主要包括外框鋼柱、網架鋼框架、型鋼梁、加勁柱等,吊裝過程中應控制好各環節,保證上下工序的連續性。其技術要點如下:首先,對塔機的起重能力進行評估,分析現場環境和路況,制定科學的安裝方案,避免不利因素的影響。二是鋼柱吊裝采用分段法,在吊裝過程中進行測量和監測,提高安裝精度,將偏差控制在規定范圍內,確保施工安全。三是在施工時間上,土建作業前進行鋼結構作業,吊裝后依次進行鋼筋綁扎、支模和混凝土澆筑。四是以交叉工作面為重點,協調不同專業、不同工種,避免相互干擾??蚣荏w系采取質量控制措施,施工工藝為鋼柱主梁次梁懸臂梁。施工完成后,可先檢查結構的穩定性,再進行周圍結構的施工。第五,鋼結構吊裝完成后,應進行測量。根據測量數據,校正平面和垂直面,擰緊螺栓,焊接牢固,質量檢驗合格后進行混凝土澆筑。
2.4模板支護技術
該工程建筑物的高度較高。為加快材料供應,采用塔式作業技術和高速電梯,避免工期延誤。在模板及支撐技術的應用中,新技術包括鋼桁架模板、獨立鋼支撐、卷式腳手架等,其技術要點如下是。一是卷式腳手架施工方便。采用標準化構件,綠色環保,不會污染周圍環境,有利于加快施工速度。二是支架搭拆方便,節點可靠,易于控制,可以提高整體結構的穩定性,從而保證施工安全。三是外框樓板采用混凝土+鋼桁架模板,鋼梁與鋼板之間采用熔透焊接,下部設置支撐模板,澆筑混凝土時不影響其他作業的開展。四是在模板體系中,主要分為主次梁和鋼支撐,可進行調整,保證結構的靈活性,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
2.5施工管理技術
在項目施工管理中,管理人員可以采用細化施工任務的方式,有效協調不同的技術,然后進行嚴格的驗收。另外,在施工中可以采用更先進的綠色施工技術,將現代技術模式引入工程建設中,更好地滿足工程建設和施工的具體需要。新技術的應用能更好地保證工程建設的質量和水平。在對施工內容進行詳細規劃和妥善安排的同時,還要對施工現場的所有材料和設備進行詳細的檢查和驗收,對施工過程中的所有施工工序和施工進度進行較為詳細的劃分。在管理技術方面,項目管理遵循方案優先、樣板引路的原則。結合施工要求,細化分解施工任務。以綠色施工理念為指導,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實現全動態監控的目標。其中,模板分為設計、材料和施工三種類型。通過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實現關鍵環節和關鍵節點控制。此外,協同驗收技術的應用要求實施安全文明施工,實現社會效益的最大化。
3四新技術在工程施工的應用成效
3.1確保工程質量
本工程采用C50混凝土和鋼桁板支撐,施工過程中未發生質量事故。施工結束后,質量檢測結果表明全部合格;對整個工程質量進行了評價,結果優良。
3.2縮短施工時間
爬升模板和爬升架技術的應用,由于安裝和拆卸簡單,縮短了施工時間。本工程計劃工期18個月,實際工期16個月,可見工期縮短2個月,并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交貨。
3.3提高項目效率
四新技術在工程建設中的應用,一方面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避免了安全事故和質量事故的發生,提高了經濟效益。另一方面,垃圾量減少,對周圍環境污染小,社會效益提高。
3.4減少施工成本
該工程工期緊,社會關注高,為確保工程按時保質完成任務,工程建設中還采用了新的管理技術。建設項目管理的關鍵在于建設網絡圖和建設進度計劃。它直接影響工期,其原因在于施工網絡圖能清楚地顯示出關鍵線路的位置。但是,在施工過程中,由于材料供應、人員安排、氣候變化等原因,部分施工方案難以實施,需要更換關鍵線路。在此期間,如果施工網絡圖沒有改變,將影響施工的質量和進度。所以在施工過程中,項目組每天都要核對網絡圖,落實當日施工情況,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網絡圖,重新確定關鍵線路。這種管理技術的應用,可以使工程工期縮短3%~5%,避免了由于計劃失誤而造成的延誤現象。
4結語
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一項支柱產業,現代建筑工程中應該積極應用四新技術,使工程建設在工期、工程質量、施工效益等方面的需要能夠得到滿足,同時減少建筑過程中的環境污染,杜絕安全事故,促進我國建筑事業的良性發展。在未來的,現代建筑工程施工中還要進一步探索,對四新技術的深入應用,積極研發和推廣新的施工技術、施工材料和施工方法,提高施工人員素質,總結四新技術的應用經驗。
參考文獻
[1]武麗娟.加強現代建筑工程技術管理,提升建筑企業經營管理能力[J].科技與企業,2015(13).
[2]李陽.新技術新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中外建筑,2015(06).
[3]李作剛,楊曉彤,張少良,王劍.超高層建筑施工四新技術綜合應用與管控措施——以杭州萬象城二期項目為例[J].浙江建筑,2015(02).
作者簡介:
劉召,男,河北省唐山市人,研究方向:建筑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