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學遠
摘 要:通過多年對建筑工程和建筑設計技術的深入研究和實踐,我國房屋建筑工程設計施工技術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和完善。科學的施工設計和施工技術管理可以有效地提高房屋建設質量。因此,要保證保障房建設工程的順利開展,就必須始終嚴格掌握施工技術,不斷探索和總結過去的經驗教訓,從而有效地促進我國保障房建設設計與工程行業的發展,促進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信息化水平。
關鍵詞: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質量控制;措施思考
1房屋施工現場施工技術質量管理原則
1.1施工操作規程的原則
房屋建筑工程涉及的內容很多。施工過程包括鋼筋、水泥、砌體等工程,涉及面廣,非常復雜。每道施工工序都有相應的施工標準。因此,在進行施工時,要嚴格按照有關標準進行,以保證各工種之間的工序銜接,更好地保證施工質量,進一步提高施工效率,有效控制施工成本,提高經濟效益。
1.2安全施工原則
在工程施工過程中,確保安全施工非常重要,要做好以下工作:施工人員要嚴格按照有關安全標準進行操作,確保整體作業安全,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建筑工程質量安全保證,在施工作業中,應按有關標準和工藝進行,以確保整體質量達到要求。
1.3工程造價控制原則
企業在保障房建設過程中最大的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因此必須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做好工程造價控制,有效控制工程造價。但是,為了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我們不能忽視工程質量,因此需要從多方面進行控制,嚴格按照標準進行操作,從而在保證工程整體質量的前提下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
2建筑施工現場技術對提高工程質量的重要性
作為當前質量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施工技術的科學應用對提高房屋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義。然而,在我國目前的房屋質量管理工作中,對建筑材料的質量和施工技術的應用效果過于重視。管理局限于項目的整體效果,忽視了前期技術交底和監理的作用,未能為房屋工程質量管理提供切實可行的信息。為提高工程建設質量,需要重視技術操作、技術操作過程、技術驗證等方面的預交底工作,建立全過程管理體系。
2.1技術監理工作有待進一步規范提升
現行的建筑質量管理體系存在一些不完善之處,現行的技術監督標準不能有效地適應建筑施工質量的發展要求,制約了技術實施操作工作在基層的科學實施。從本質上講,技術監理工作是現代技術與監理技術充分結合的結果,
如果監理工作得不到有力支撐,不能加強對技術操作應用的分析,監理技術和信息技術的開發應用水平較低,勢必影響實際監理效率的提高,而不能及時發現房屋工程技術操作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導致技術管理質量得不到有效保障。
2.2工程項目施工技術專業隊伍建設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在實際的質量管理中,為了提高技術操作水平,需要配備專業的技術隊伍和施工管理隊伍。專業技術隊伍的建設要求施工人員同時具備專業知識和操作技能,建立健全知識體系。然而,在實際情況下,我國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中,職業經理人的選拔比較困難,缺乏相應的重視,導致建筑工程質量管理人員流動性大,相互之間協調能力差,而未能充分參與技術崗位工作,對建筑質量管理產生了不良影響。此外,房屋建筑工程質量管理隊伍過于固化,中高層管理人員未能有效引進新技術人員。整個管理團隊已經失去了管理的活力,這必然會對實際技術創新的實施產生負面影響。
2.3健全的施工技術管理機制有待進一步完善
提高建筑施工技術管理水平,需要完善的監理機制。只有機制體系起到有效的引導作用,質量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和其他一線施工人員才能有效地溝通和溝通,及時分析和討論房屋質量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共同探討,有效改進。但在現行建筑施工技術管理機制的實施中,一方面沒有嚴格的獎懲機制,未能在企業內部形成良好的激勵氛圍,削弱了技術操作人員的責任感;另一方面,房屋項目管理無章法可循。一旦出現工期延誤等問題,就存在相互推諉的現象,嚴重阻礙了實際建筑質量管理工作的科學實施。
3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術
3.1混凝土澆筑施工技術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表面有泌水現象。為了保證混凝土澆筑的質量和效率,必須清除混凝土表面的積水。澆筑后的混凝土應及時采取保溫控制措施,保溫控制過程中混凝土表面濕潤。
3.2結構轉換層施工工藝
施工時應注意建筑物結構受力的差異。為了滿足下層的支撐功能,增加下層的強度非常重要;對于建筑來說,需要在結構改造的樓層上設置一些轉換層。由于轉換層的高度不同,其抗震性能也會發生相應的變化。轉換層越高,上下層間的內應力變化越明顯。因此,科學合理地設計轉換層時,應限制轉換層的高度。
3.3對鋼筋的加工和結構設計
在施工過程中,應設立專門的場地加工制作房屋上部結構所需的鋼筋,并配備一套專用加工設備。專業人員負責,管理合理。管理過程包括鋼筋加工驗收、試抽樣、正式加工生產、試焊樣、成品清單、成品加工,鋼筋分類到位,最后進行驗收,保證鋼筋加工生產質量。
3.4軟土地基施工技術
主要原因是我國幅員遼闊,不同的地區會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在建筑工程中,軟土地基問題是一個常見的問題,因為軟土地基的變異性較大,承載能力有限。因此,為了避免施工沉降等不良情況,必須認真處理軟土地基的問題。軟土地基施工時,必須認真處理軟土地基的問題。軟土地基施工時,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處理軟土地基的問題,技術選擇不同于施工中的地質因素。施工技術人員在施工軟土地基時,應結合實際施工條件分析當地的地質變化,以保證地基的安全,保證施工順利進行。
4加強建筑施工技術質量管理的探討
4.1提高施工人員素質
在招聘過程中,對應聘的施工人員設置了一定的門檻,要求他們對施工技術有一定的掌握。可以通過考試系統進行選擇。同時,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管理,按工程制度建設施工人員,在控制施工人員的同時,培養施工人員的意識和責任心。最后,必須對施工人員進行定期技術培訓。定期培訓能及時發現施工人員的技術問題,糾正相關的不規范施工。
4.2嚴格控制施工材料的質量
一是對建筑材料采購、運輸、使用進行質量鑒定。在采購材料的過程中,買方應先考慮質量,然后再考慮價格。嚴格要求建筑材料的質量,認真區分不合格材料。運輸過程中應保證材料的完整性。在使用過程中,認真核對材料型號和數量,確保施工過程的順利進行。
4.3加強施工工藝質量控制
房子主要由混凝土和鋼筋組成。混凝土的配置是房屋施工技術的關鍵。混凝土過薄過硬,振搗不實,影響施工質量。傳統的低水振動技術會產生孔洞和蜂窩現象。采用高效減水劑可以避免振動和壓實,從而避免土體開裂。鋼結構是建筑施工技術的另一個重點。鋼結構的穩定性是工程建設安全的保證。在鋼結構布置中,應充分考慮各方面的荷載問題以及鋼結構與墻體的連接問題。將預埋鋼板技術與剪力墻鋼框架分析技術相結合,已成為保證鋼結構穩定的有效途徑。
4.4施工現場監理
施工現場的監理對象包括:設備、儀器是否齊全、完好?施工技術人員是否到位?人員是否齊全?有安全隱患嗎?工程進度是否合格?建設單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對工程進行全面檢查。同時,將監理過程中的具體情況存入檔案,對工程三個關鍵階段進行專項檢查。
4.5 完善施工技術管理制度
施工技術是施工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加強施工技術管理體系建設,對保證工程質量具有重要作用。完善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提高施工人員素質,保證施工質量,提高施工技術,帶來經濟效益,樹立企業信譽。
在施工過程中,要全面解決施工技術關鍵問題,科學制定施工進度計劃。施工階段有三個關鍵點。
一是降低能源消耗,實現可持續生產。在施工過程中,應優先利用可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建筑材料,加強施工技術探索,降低材料消耗,節約能源。
二是對人員的控制。房子的建設最終屬于人民。如果施工人員有良好的責任心,在施工過程中會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建設出更高質量的工程。定期培訓不僅可以提高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而且可以培養他們的責任感。住房與人身安全、財產安全密切相關。施工人員采用專業技術保證工程的可靠性。監理單位嚴格按照國家標準進行檢測,確保房屋質量。
最后,要注重創新,創新才能跟上新時代的要求。房屋設計需要創新,建筑技術需要創新,管理體制需要創新。要打造創新平臺,培養創新思維,不斷創新。為建筑施工技術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結語
綜上所述,在房屋建筑施工現場技術管理的實施中,針對實際技術操作中存在的問題,從創新和建設專業的施工技術隊伍、完善質量技術標準化管理體系、完善質量技術管理體系等方面進行了實施,并完善技術管理規章制度,從而加強相關技術部門之間的溝通,全面提高施工技術操作水平,為工程建設實現高質量施工提供參考,起到有效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易曼,趙永恒.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5(16):105.
[2]李趙滿.房屋建筑施工管理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11):106.
[3]賀花梅.淺談關于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質量管理措施[J].經營管理者,2013(5):317-318.
[2]王林.關于加強房屋建筑現場施工質量管理研究[J].科技信息,2013(23):359.
[3]王云.試論房屋建筑施工技術質量管理[J].價值工程,2015(01).
[4]朱昊.房建施工中現澆梁板模板的施工[J].價值工程,2014(14):114-115.
[5]鄭永佳.淺談房建施工中現澆梁板模板的施工[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5(5):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