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志學
摘 要:水利工程可防洪抗災,提升水資源的利用率,更能保護生態環境,有著極為重要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因此,我國一直十分重視水利工程的興建,并不斷探索先進建造技術來提升水利工程質量,最大限度發揮其積極作用。而在水利工程中,穿堤涵閘是其中的關鍵環節,可極大的提升水利工程防洪排澇的能力,更能調節水量,因此,需加大對其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大對其施工管理來提升工程質量,促進我國水利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水利工程;穿堤涵閘;施工管理
引言:穿堤涵閘在水利工程中是極為重要的一個施工環節,其施工質量可對水利工程整體質量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需做好其施工管理來提升其施工質量。在很多水利工程中,由于建造年代較早,建造技術并不成熟,施工標準較低,使得水利工程中穿堤涵閘出現滲透破壞,極大的影響了其質量。因此,相關部門需不斷加大重視程度和資金投入力度,不斷探索先進建造技術,完善施工管理,真正提升其質量,從而最大限度的發揮水利工程的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一、水利工程中穿堤涵閘中存在的問題
(一)施工材料不符合施工標準和施工要求,由于受到經濟發展等因素制約,在施工材料選擇上質量較差,導致工程整體質量受到影響。
(二)施工設備相對落后。由于資金不足,導致設備沒有及時得到更新換代,使得施工上受到一定影響。
(三)施工人員專業水平和道德素養不足,且質量安全監督體系不完善,極大的影響了工程質量[1]。
二、水利工程中穿堤涵閘施工管理技術分析
(一)前期技術準備
在水利工程建造之前,需做好前期技術準備工作。安排專業人員對施工區域進行全面考察和測量,在得出可靠數據的基礎上設計施工方案,將施工過程設計為分布分段進行,做好各個階段的記錄工作,并對施工區域進行測量控制和測量放樣。
在施工前需對周圍環境進行封閉,布置臨時圍堰,提前制作工程所需砂料、堰體上料和沙包等。在穿堤涵閘結束施工后,需盡快拆除圍堰,水上部分利用1立方米反鏟進行逐步拆除,將其裝車后運送到建筑垃圾廢料堆場。水下半部分利用1立方米長臂反鏟或者拉鏟進行逐步挖掘,然后將其裝車運到廢料堆場。
在主體施工之前,還需開挖土方和清理基坑。開挖前,需對施工區域地質狀況進行詳細分析,對于地質情況較為脆弱的地區需做好防護工作,防止出現安全隱患。在開挖土方過程中,需嚴格按照開挖線施工;開挖時需從上至下依次開挖,開挖時保持坡度,因涵閘施工區域離海岸線較近,受漲潮退潮影響較大,施工現場極易產生積水,這就要求施工人員對出現的積水要及時進行清理,可利用螺桿泵清理,還可增加備用泵,來提升清理效率。施工中產生的廢渣肥料及時運送到廢料堆場。若開挖時遇到土體滑動或者出現裂縫等情況,需立即停止施工,及時進行補救[2]。
(二)主體施工管理
(1)混凝土施工技術管理
混凝土在穿堤涵閘中是最為重要的施工材料,其材料質量和施工技術可對整個工程質量造成重要影響。因此,在施工中,需采購符合施工要求的混凝土,在澆筑前做好清理工作和檢驗工作,嚴格落實其施工工藝。在澆筑過程中,嚴格監控其均勻性,對其進行抽樣檢驗。
在澆筑時可利用振搗器來進行作業,控制其和模板之間的距離,一般不超過50%,注意其不能和模板和鋼筋發生摩擦。振搗器的移動工作范圍需覆蓋已經搗實的區域邊緣。
為提升混凝土質量,需在澆筑14天之后對其進行養護工作。每隔3小時交一次水,在混凝土強度未達到標準之前,禁止踩踏混凝土表面或安裝支架。對于混凝土柱需加模之后澆水進行養護;對于頂板混凝土可利用麻包將其覆蓋之后澆水養護。
(2)鋼筋施工技術管理
在穿堤涵閘中,鋼筋也是其中重要的施工材料,在選擇時需選擇符合施工要求的鋼筋,對其進行檢驗,質量合格方可應用到施工中。對于小規格鋼筋,可以選擇成盤供應,按照要求進行截取,控制擦傷大小和誤差;對于較大規格鋼筋,可以選擇整直條供應。
在對鋼筋進行制作時,需嚴格按照施工要求進行加工,直徑較小的鋼筋可利用人工操作;直徑較大的缸徑可利用彎曲設備進行操作,加工時需勻速加工,避免快速扭動造成鋼筋斷裂。焊接時選擇對焊接的方法來進行,留出合適的駁接長度,保證同心度一致,提升焊接質量,減少氣孔夾渣現象。
加工結束后,利用18-22號鉛絲進行綁扎。綁扎安裝之后,需加上砂漿保護塊,增加混凝土保護區域。綁扎時需利用可靠的綁扎緊固方式,在澆筑過程中需安排專人觀察鋼筋情況,若鋼筋出現變形需及時進行調整[3]。
(三)擋墻施工管理
(1)定位放線
在擋墻施工時,若底板承載符合能力不足,了利用松木樁和粗砂進行,得出擋墻底板數據和立強標高數據,對其進行定位放線。
(2)安裝模板
模板需經嚴格檢驗,在其穩定性、剛度和強度均符合要求之后才能投入使用。安裝時需根據放線位置進行操作。臨近混凝土位置需進行除銹并涂上模板油,模板安裝結束后安裝鋼筋。
(3)澆筑混凝土
在鋼筋和模板安裝結束之后,需澆筑第一次混凝土,澆筑位置在底板上方60厘米處;結束后進行第二次安裝和澆筑工作,澆筑前需鋪設1厘米到2厘米泥漿,來促進其連接。澆筑時需按照一定的順序和方向,保持均勻厚度進行逐級澆筑,厚度保持在30厘米,澆筑快要結束時及時進行檢查,出現誤差盡快調整。
(4)拆除模板
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要求后,需逐步將模板拆除,澆筑后12小時之內對混凝土進行淋水養護,時間保持在7天以上,保持混凝土濕潤狀態。
(5)回填擋土墻
澆筑30天之后,可回填擋土墻,選擇透水性較好的材料,厚度不超過25厘米,每天回填量不超過1米,7天之內回填量不超過3米。
(四)設備及安裝管理
(1)預埋件安裝
利用千斤頂或者電動葫蘆固定預埋件,在定位放線之后安裝底部門檻,安裝后澆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強度符合標準后安裝反軌和主軌道,利用水平儀對水平度進行檢測,符合標準后澆筑第二次混凝土,結束后清理門槽,并測量其數據。最后,對外露表面進行防腐處理。
(2)閘門安裝
安裝時需嚴格按照工藝流程進行,防止出現焊接變形利用電動葫蘆調整鉸座,將其擰緊固定;按照順序安裝上下門,調整安裝尺寸;安裝結束后拆除臨時支架,將周圍渣土清理干凈,在各個活動部件里灌注潤滑油。
結語:穿堤涵閘施工是水利工程中最為重要的施工環節,因此,需加大對其施工管理,來提升其施工質量,最大限度的發揮水利工程的經濟作用,保證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張爽.堤壩中的穿堤涵閘外圍防滲分析及加固[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8(24):105-106.
[2]雷思.穿堤涵閘發生滲透變形的原因與加固技術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8(37):279-280.
[3]江志軍.淺議土筑防洪堤中涵閘外圍滲透破壞及治理措施[J].低碳世界,2018(05):34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