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詩萍
從事職業教育教學三十載 ,先后當過無數屆班主任。但2019年秋季學期所擔任班主任工作卻與我以往的班有很大的不一樣:19120801班是旅游管理專業“一村多大”班,全班年齡差異大,閱歷、經歷也各不同。如何跟學生相處?用什么樣的方法去教育、引導學生完成學業?以往的班主任工作經驗是不可能完全適用的。于是,從接到班主任工作任務開始,就著手思考該如何當好這個班主任。兩年多來,經過自己的用心和努力,全班同學不僅完成在校學習任務,我也成了學生們的知心人!
摸清“家底”,厘清工作思路
19120801班共有76名學生,這個由70名村“一村多大”學生和6名擴招彈性學制學生組成的大家庭中,男生33名,女生43名,其中黨員40人,預備黨員2人,入黨積極分子4人,村支兩委及后備干部共29人。同時還有13名同學是轉業、退伍軍人。年齡結構上76人中,70后10人,80后30人,90后33人,00后3人,加上我這個60后的班主任,師生一起共跨越了五個年齡代。要當好這個學生身份特殊,年齡結構復雜,人生閱歷各不相同的班級的班主任,著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比如進校時,最大的胡云同學已經44歲,最小的邢珊同學才19歲,班紀班規如何制定?采用什么樣的管理措施?用什么樣的方式跟每個學生們談心、談話?這些都是我摸清“家底”后思考的問題。30年的職業教育工作經驗告訴我:班主任工作沒有捷徑可走,靠得是踏實的工作作風,既要樹立為學生服務的意識,更要有厘清的工作思路: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是首要工作。這是一個學生身份各不相同的特殊班級:或是村干部,或是人父母,或是擁有一定資產的企業法人或實體業主,也有剛出校門又進這個特殊班級的。受工作、家庭等影響,大都抱著“拿個文憑”的思想,而不注重學習;也有擔心自己離開學習十幾甚至二十幾年,不能實習,考不及格;還有7、8個同學因為每學期必須在學校上兩個月的課而提出退學。比如來鳳縣舊司鎮的田啟華同學,入學報到時,已經考上了鄉鎮公務員,是來鳳縣舊司鎮綜治中心工作人員,由來鳳舊司鎮下派至梅子埡村任村支部書記。開學后由于工作繁忙,加之又是脫貧驗收的關鍵階段,不能保證到校上課時間。便提出退學申請。根據當時的這種狀態,我仔細幫學生們進行分析堅持學習的重要性:一是脫貧驗收之后,國家隨即轉入鄉村振戰略,在這樣一個偉大的鄉村振興戰略中人才振興是關鍵,“一村多名大學生”計劃正是我們湖北省委組織部解決鄉村振興人才的有力舉措。到恩施職業技術學院來讀這個書,不僅僅是個“拿文憑”的事,應該是一個能改變自身形象,甚至或將改變你和你家庭命運的契機,進而為服務家鄉,為鄉村振興舔磚加瓦做貢獻的大好事。能重返校園,重返課堂成為一名大學生,不僅要感謝黨和政府給予的好政策,珍惜機會,克服困難堅持學習,更要在畢業后為家鄉的鄉村振興做貢獻。二是告訴他們,作為已為人父母的你們,用自己堅持學習的這種榜樣力量,去影響和教育你的孩子,是一個比任何說教都要起作用的、事半功倍的絕佳機會。
就是在與學生們的交心談心中,讓我莫清了“家底”,做到了有的放矢,也讓學生們放下包袱,克服困難,堅持完成了為期兩年的在校學習,順利進入了頂崗實習階段。
為人師表,潤物細無聲
有力堅持學習的信心,如何去堅持完成到校學習,也不僅僅是學生自己的事情,作為班主任,我也必須全力去協調、積極配合各任課老師,做好相關教學服務工作。
村大班學生在校時間上課時間每學期只有8周,在校學習的時間本來就短,若遇特殊情況,上課學習就更難得以保障。比如:2019年秋季秋恰逢國家脫貧驗收的關鍵時間節點,村支兩委的同學基本無法到校完成學習;2020年春季學期受疫情影響,教學均采用網絡授課的方式進行。而村大班村支兩委的同學又都是一線疫情防控的主力軍,很多時候他們的工作都不分白天黑夜。于是,很多同學提出準備放棄網絡學習,等著補考。疫情期間,一方面作為國家干部的我,不僅積極響應黨和國家的號召,積極下沉社區,參加疫情防控值守工作,同時,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也迎來了網絡教學工作的大考:我既要完成整個旅游管理學院的網絡教學計劃的制訂、安排,也要完成自己的網絡教學任務。于是,我充分利用疫情防控值守下班后轉入網絡教學、管理的機會,與學生和各任課老師保持聯系:任課老師在教學群里發布的學習任務,我都會在班級管理的微信群、QQ群里轉發,并以群公告的形式,提醒學生們抽時間完成老師布置的教學任務和作業,學生們有什么臨時困難和要求我也及時與任課老師聯系、反饋。
正是因為這種“言傳身教,以身作則”的工作方式,讓同學們在百忙之中堅持學習,按時完成了2020年春季學期的學習任務!
亦師亦友,師生共同成長
自古以來,教師即為“傳道授業解惑者”,而在當下更要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強化終身學習觀念,時時學習,處處學習。既有積極向上的熱情,又有開拓創新的本領,從而培養出具有一定創新精神、創新意識,有一定創新能力的全面發展的新型人才。付出了心血,總會有成果。如宣恩興隆村村支部書記陳德志同學的“出彩侗鄉,醉美興隆”、咸豐縣海龍坪村村支部書記何方同學“咸豐縣海龍坪村美麗煙區產業綜合體 ”、咸豐縣梨樹埡村藤杰同學的“地勢坤生態農旅”項目獲得村大班雙創優秀方案;恩施三岔回壩村胡云同學參加恩施州第二屆“硒創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榮獲創業組優勝獎。
在指導胡云同學參賽期間,我不僅幫著一起研究賽制、研判規則,還全程參與到選項、路演文稿的修改和路演PPT制作中。盡管最后只得到了優勝獎,在整個備賽過程中,我認真負責和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對學生起到了很大的觸動作用,而我自己也對國家“大眾專業,萬眾創新”有了更新、更深的理解,對今后在教育教學工作工作中引導學生樹立創新創業思想起到了很好的幫助作用!
為了讓全班學生抱團發展,幫助他們搭建一張鄉村旅游發展的人脈網,今年6月,我帶領恩施、建始、宣恩、來鳳籍的20余名村支兩委同學一起,到咸豐籍學生滕杰同學的湖北地勢坤生態農旅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參觀學習。因為公司是一家以集生鮮土特產品精深加工、生態旅游觀光、電子商務等一體化的綜合性現代農旅文化發展公司。通過參觀、交流種植基地、加工車間及分揀中心,了解地勢坤公司運營模式,宣恩縣興隆村支部書記陳德志、恩施楠木園村書記歐勝俊、來鳳四方石村支委員夏紅菊等同學都深有感觸地說:“今后我們要充分利用‘一村多大班’同學資源,互通信息,利用同學們各自生產、銷售渠道,來共同推銷我們的農副產品,讓我們村民的農產品少跑彎路”。
班主任工作就是用心、用勤、用情去認識、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擔任19120801班班主任工作兩年多來,和學生們從相遇、相處、到相知,不僅讓我對國家鄉村振興戰略和發展鄉村旅游有了更多的認識和了解,也積累“村大班”班主任工作的經驗,更是收獲了亦師亦友的“忘年交”情誼,師生共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