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歡歡 孫娜
【摘 要】目的:分析對于腹腔鏡直腸癌手術患者在其手術室護理中進行低體溫護理的方法及其效果。方法:對照組行常規手術室護理,觀察組行常規手術室護理聯合術中低體溫護理。結果:入室時兩組患者的體溫均正常,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觀察組手術30min以及術畢即刻體溫監測結果較對照組高(P<0.05);觀察組術中低體溫、寒戰發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100.00%高于對照組為89.19%(P<0.05)。結論:對于腹腔鏡直腸癌手術患者通過在手術室護理中聯合應用低體溫護理有利于降低術中低體溫和寒戰的發生率。
【關鍵詞】直腸癌;腹腔鏡手術;常規手術室護理;低體溫護理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hypothermic nursing during laparoscopic rectal cancer operation in operating room
Chen Huanhuan,Sun Na
Peking University Medical Lu’an Hospital ,Shanxi Changzhi 0462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method and effect of hypothermia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for patients with laparoscopic rectal cancer surgery.Methods:The control group underwent routin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performed routin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combined with intraoperative hypothermia nursing.Results:The body temperature of the two groups was normal when entering the room, and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body temperature monitoring results 30 minutes after operation and immediately after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of hypothermia and shiver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0%,which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89.19%(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undergoing laparoscopic rectal cancer surgery, the combined application of hypothermia nursing in the operating room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hypothermia and chills.
【Key?Words】Rectal cancer; Laparoscopy; Routine Operating Room Care; Hypothermia Care
直腸癌是近年來發病率較高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疾病,該疾病隨年齡增長其發病率有所上升,中老年人群是直腸癌的高發群體。近年來伴隨人們飲食習慣等改變導致該疾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有報道指出不良飲食習慣、遺傳、年齡增長、消化道疾病以及接觸化學致癌物質等均與該疾病的發生有關[1],患者可產生便意頻繁、里急后重、排便習慣改變等癥狀。目前對直腸癌患者主要以外科手術治療為主,常用的方式為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通過盡早進行該手術治療有利于延長患者生存時間并改善其預后。然而手術期間麻醉藥物應用和手術創傷性操作等將對患者的腎臟功能、凝血功能、體溫調節功能、容量等造成影響,使得患者術中、術后容易發生低體溫情況。隨著手術時間延長患者低體溫的發生率上升,該并發癥的出現不利于患者的手術順利開展,甚至導致手術被迫中斷,所以采取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預防患者低體溫的發生意義重大。
1.1 臨床資料
抽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本院74例腹腔鏡直腸癌手術患者,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37例,男19例,女18例,年齡38歲~78歲,平均年齡(52.6±1.5)歲,體質量46.5kg~79.6kg,平均體質量(58.6±1.5)kg;對照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齡37歲~79歲,平均年齡(52.7±1.3)歲;體質量46.3kg~79.9kg,平均體質量(58.7±1.2)kg。兩組患者各項基礎資料具備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行常規手術室護理,如術前訪視中進行手術宣教以及心理疏導,完善術前的各項準備性工作,術中做好護理配合并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指標,術后詳細清點物品并與病房護士進行患者交接等;觀察組患者行常規手術室護理聯合術中低體溫護理,具體方法為:(1)術中身體保暖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根治手術中患者容易出現體溫持續下降的情況,甚至可誘發寒戰以及手術中斷。在手術中預防性地應用保溫毯,從而維持患者術中的體溫恒定,在保溫毯的應用中要注意溫度的調控,避免發生燙傷;(2)液體加溫護理:在手術操作中靜脈輸注液體、腹腔沖洗液體和輸注血液等如若溫度較低,均會對患者的機體溫度產生不良影響。例如輸注液體溫度偏低,在給藥后非常容易帶走患者的部分體溫,使得體溫散失過快,誘發低體溫現象。所以手術前需要對術中應用的各類輸注液體、血液以及沖洗液體等實施加溫處理,通常溫度需達到37℃~38℃左右;(3)氣體加溫護理:在腹腔鏡手術中患者二氧化碳氣腹的創建容易造成體溫下降。所以在手術室護理中需要調整二氧化碳溫度,使其達到37℃左右,并進一步對氣體的灌注速度以及壓力等相關參數進行靈活調整,從而避免發生低體溫和寒戰;(4)體溫監測:手術中需要對患者的體溫(常規選擇腋窩溫度和耳內溫度)進行密切監測,從而掌握患者的術中體溫情況,如有體溫下降,需要及時采取有效的干預措施,維持患者的體溫恒定;(5)優化護理配合優化:隨患者手術操作時間的不斷延長,容易出現體溫的散失并誘發低體溫。所以在手術過程中需要與麻醉醫師和手術醫師進行密切配合,確保術中相關物品、器械的準確以及迅速傳遞,并對患者的生命體征指標進行密切監測,從而提升手術效率和質量,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降低低體溫的發生率。在手術期間需要密切監測患者的出血情況,做好徹底有效的止血,例如督促手術醫生為患者進行及時止血,從而減少出血量,進一步縮短手術時間。
1.3 評價標準
(1)記錄兩組患者術中的體溫監測結果,即入室時、手術30min以及術畢即刻。(2)記錄兩組患者術中低體溫、寒戰的發生率。(3)對兩組手術患者進行手術室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方法為問卷調查法,標準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術中體溫監測結果組間對比
入室時兩組的體溫均正常,組間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手術30min以及術畢即刻的體溫兩組間有差異(P<0.05),觀察組較對照組高。

2.2 術中低體溫、寒戰發生率組間對比
觀察組術中低體溫發生率為2.70%(1/37),對照組13.51%(5/37),觀察組寒戰發生率0.00%(0/37),對照組8.11%(3/37),觀察組術中低體溫、寒戰發生率較對照組低(P<0.05)。
2.3 護理滿意度組間對比
護理滿意度調查結果:觀察組滿意度為100.00%(37/37),其中非常滿意32例,滿意5例,以及不滿意0例;對照組滿意度為89.19%(33/37),其中非常滿意16例,滿意17例,以及不滿意4例。觀察組滿意度明顯較對照組高(P<0.05)。
直腸癌屬于近年來發病率較高的消化系統惡性腫瘤疾病,威脅著患者的生命健康,在患者確診后需盡早進行治療,目前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是該類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該手術的創傷性小、手術療效確切以及術后恢復較快,因此近年來獲得廣泛應用[2]。然而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的本質是一種具有創傷性的治療手段,會對患者的生理以及心理造成一定的創傷影響,使患者產生應激反應。例如手術中應用麻醉藥物、進行切片操作以及創建二氧化碳氣腹等,均會對患者的生理機能造成一定影響,隨著手術時間的延長如若術中護理措施不當,患者可出現機體溫度的快速散失,誘發術中低體溫以及寒戰等現象,影響患者的血流動力學,甚至導致手術的中斷,影響患者的手術療效以及生命健康。體溫監測是目前五大生命體征監測之一,在腹腔鏡直腸癌根治術中維持患者體溫水平恒定,是確保患者相關生理功能的關鍵性環節[3]。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手術室護理中聯合應用低體溫護理,分別從環境溫度調節、液體加溫、氣體加溫、密切體溫監測以及優化護理配合等維度入手,從而規避相關風險因素,避免對患者體溫維持造成不良影響,維持其術中體溫的恒定,從而確保患者的手術順利進行,預防低體溫以及寒戰等現象發生。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通過應用低體溫護理,該組患者手術30分鐘以及術畢即刻的體溫監測結果高于對照組,與此同時與入室時相比體溫并未出現明顯的下降。研究結果也證明術中低體溫護理的應用,有利于維持直腸癌患者腹腔鏡手術中的體溫穩定,可避免體溫持續下降。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術中低體溫以及寒戰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進一步證實術中低體溫護理的運用有利于提升直腸癌患者的手術室護理服務質量,對于預防低體溫發生有重要價值。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服務滿意度較對照組大幅度提升,也表明低體溫護理的應用,有利于提升腹腔鏡直腸癌手術患者的護理服務質量,對于和諧護患關系以及提升整體醫護服務質量有重要價值。
綜上所述,對于腹腔鏡直腸癌手術患者通過在手術室護理中聯合應用低體溫護理,有利于維持患者的術中體溫恒定,并降低低體溫及寒戰的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徐麗勤,陳婷.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在手術室護理的應用效果[J].東方藥膳,2020,26(22):178.
[2] 田靜靜.觀察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應用于手術室護理的價值[J].養生保健指南,2020,19(51):217.
[3] 梁爽.手術室護理在腹腔鏡直腸癌術中低體溫護理的臨床作用分析[J].健康大視野,2020,22(1):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