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雪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醫院2019年8月~2021年5月收治的的100急性腦梗死患者為觀察對象,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指導,觀察組則在常規指導下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比兩組護理情況,分析早期康復護理的臨床價值。結果:觀察組的NIHSS評分較對照組降分較明顯(P<0.05),有統計學意義;兩組的生活質量評估顯示,觀察組護理后的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等各維度都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在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治療中,應用早期康復護理指導,能夠有效地減輕患者的神經缺損癥狀,同時也能夠促使其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臨床應用價值,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早期康復護理;急性腦梗死;生活質量
在當前的醫療診治中,我國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在逐年增加,同時隨著社會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急性腦梗死每年的罹患率也在不斷增加,據調查發現,雖然大部分急性腦梗死患者經過及時有效的溶栓、血管再通等處理能夠實現痊愈,但超一半的急性腦梗死患者會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遺癥,對于整個社會及家庭均造成了極大的負擔。通過加強對于患者的康復護理能夠有效緩解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康復,對于臨床護理指導來說也非常有必要,本文通過急性腦梗死患者早期康復護理干預的調查進行具體研究和分析,以提升今后醫院相關康復護理工作的效率,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醫院2019年8月~2021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本次實驗的研究對象,隨機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其中對照組包括男31例,女19例,年齡43~80歲。觀察組包括男25例,女25例;年齡41~81歲。納入標準:所有的急性腦梗死患者及其家屬均對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所有的急性腦梗死患者無伴發嚴重精神疾病、昏迷或器質性病變等問題;②出現患者中途退出治療或康復護理干預。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干預,由康復護理人員對入院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康復知識及疾病的講解,包括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用藥指導及對癥干預等,并根據用藥說明書與醫囑指導患者進行按時用藥,做好對于患者生命體質的實時檢測。
1.2.1觀察組
觀察組患者應用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在常規指導下做好以下護理指導,具體包括:①加強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心理教育和指導,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來說,往往是毫無征兆的發病且病情來的較急,常常會給患者身體和心理都造成極大的精神負擔,康復護理人員需要在患者入院后就積極做好與患者的交流,通過給予詳細的疾病科普以及治療形式告知,來有效鼓勵和緩解患者情緒,讓患者擁有更多的信心參與到治療中去;②加強對于患者用藥的告知,讓患者明確了解合理用藥對患者預后的重要意義,以及必要時可以進行醫院的實際案例舉例,來進一步加強患者對安全用藥的影響,同時爭取家屬配合,讓其能夠盡量滿足患者提出的合理需求,做到真正的尊重、關心患者來更好的促進其康復;③在患者住院治療期間,康復護理人員會做到24h密切觀察患者疾病發展情況﹐一旦發現患者出現不良反應,會及時停止用藥,同時及時將患者的不良反應情況報告給相關醫師;④堅持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語言功能練習,通過指導患者堅持語言康復訓練,讓患者家屬給與積極的配合工作,從簡單的字節逐步過渡到詞匯訓練,來不斷提高患者對于語言的學習興趣,同時練習期間也要注意患者對口腔發音時的變化,讓其反復練習以加強口唇、舌部及牙齒的配合⑤加強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吞咽功能訓練,對急性腦梗死患者來說,直接吞咽及間接吞咽都會影響到其健康狀況,相關康復護理人員會指導患者通過舔唇、咀嚼等訓練舌肌及咀嚼肌,并進行飲料管等練習吹氣動作,同時通過有效刺激患者來產生吞咽反射,進一步增強患者對于食物的咀嚼能力,不斷提升其運動能力以及自主生活能力。
1.3觀察指標
統計并比較兩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護理情況,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生存質量簡表(WHOQOL-BREF)回為參照,來詳細評估兩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神經缺損癥狀以及生活質量改善狀況,NIHSS量表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神經缺損癥狀越嚴重; WHOQOL-BREF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的改善越顯著。
1.4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執行處理,計數資料經卡方檢驗后,以[n(%)]的形式輸出;t檢驗計量資料后以(x土s)的形式輸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不同護理階段的神經缺損癥狀評估結果對比
結果調查顯示,護理前,兩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NIHSS評分比較差異都較小(P>0.05),無統計學意義;在進行早期康復護理后,觀察組的NIHSS評分較對照組降分更加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患者生活質量的評估結果對比
結果調查兩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生活質量評估顯示對比,觀察組患者護理后的生理領域、心理領域等各維度得分都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3.討論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發病急,且病情較嚴重的疾病,近年來,臨床治療上顯示急性腦梗死的發病率逐年提高,且一旦發生此類疾病,會導致患者出現各類肢體功能的障礙,嚴重影響到患者正常的生活能力,同時也會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對于急性腦梗死患者來說,需要在治療后進行適當的康復護理干預,對于患者的術后康復以及痊愈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通過前期大量的研究實踐發現,針對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早期系統的康復護理干預,能夠有效重塑中樞神經系統,促進末端突出再生,同時有效避免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發生,在患者的生活質量方面有著非常顯著的影響效果。本次實驗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早期系統的康復護理干預,結果顯示在有效的康復護理措施下,急性腦梗死患者患者的肢體功能在護理后有著明顯的改善,同時生活質量評分也顯著高于常規的護理干預,護理后患者的生理領域、心理領域、軀體疼痛、社會關系等生活質量評分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此外,通過早期系統的康復護理干預的應用,對急性腦梗死患者整體的護理服務有了較大的提升,患者的術后表現及整體滿意度也有所提高,對醫院的整體治療水平也有了明顯的推動作用,以上這些結果也證明了早期系統的康復護理干預在臨床上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值得推廣。
綜上所述,早期康復護理指導干預可明顯改善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通過積極有效的遵醫囑、避免不良情況發生,為患者愈后健康的的提升奠定了有效的基礎,同時也為更好地減輕患者的神經缺損癥狀,促使其生活質量的有效提高,在急性腦梗死患者的康復護理中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值得推薦。
參考文獻:
[1]謝小麗,劉亞會.早期系統化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伴偏癱患者步行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基層醫學論壇,2021,25(33):4859-4860.DOI:10.19435/j.1672-1721.2021.33.056.
[2]李靜蹈,林樺,張燕燕,謝興,顏秋媚.漸進式早期康復訓練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右江醫學,2021,49(05):344-348.
[3]張小雅.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06):385-386.
[4]何助紅.早期康復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質量、心理狀態的影響[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19(03):85-87.
[5]付華俊,沈艷麗.早期康復護理干預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影響[J].人人健康,2020(01):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