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麗麗
融資對于企業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可以保證為企業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但同時企業也需要承擔一定的風險。尤其是對于民營中小企業來講,融資的難度更大,以及需要承擔的風險也更多,為避免融資操作不當產生的系列問題,務必提前做好充分調研,綜合多方要素科學預估可能會發生的問題,并制定風險防范策略,最大程度上來完成風險規避,將融資本身的優勢充分發揮出來,為企業自身的發展提供保障。
民營中小企業是我國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可以有效緩解就業壓力,以及促進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下,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遭受了巨大的沖擊,在融資方面也需要面對更大的困難。在特殊時期融資的難度加大,因為其自身對外界影響因素的抵抗能力較弱,企業需要承擔的融資風險也更多。為更好的做好風險防范工作,還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分析目前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并積極采取有效的專業手段,同時注意國家政策的調整,為實現企業的良性發展爭取更多有利條件。
一、民營中小企業融資分析
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需要融資活動,即為了實現長期良性發展,從自身資產情況、收益狀況以及企業權益等方面展開的一種融資活動,以確保能夠解決經營發展中對資金需求的問題。民營中小企業融資方式包括內部融資與外部融資兩種,前者是將企業自有資金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后者則是向銀行借款,發行債券、股票,使其轉化為投資的過程。兩種融資方式有著本質上的區別,對于內部融資來講,無需支付利息或股息,資金的來源為企業自身,整個融資過程不會產生融資費用,相比外源融資其所需成本更低,因此對于民營中小企業來講優勢更大。決定內部融資效果的關鍵在于企業自身的利潤水平,同時受凈資產規模與投資者預期等因素影響。如果內部融資的方式依然無法滿足企業發展資金的需求,就需要轉向外源融資。外源融資可分為直接籌資與間接籌資兩種方式,且直接融資有可細分為股權融資與債務融資兩種,而間接融資以向銀行借款為主。面對不同的融資方式,民營中小企業在選擇時需要綜合實際條件全面分析,爭取即能夠解決資金問題,又可以降低相關風險,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二、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現狀
(一)內源融資匱乏
對于存在融資需求的民營中小企業來講,最佳的方式便是內源融資,而企業內源融資的一大重要來源便是留存利潤,其實企業在經營發展中產生的積累資金。相比大型企業來講,民營中小企業在此方面存在明顯弱勢,包括財務管理水平低、信用不佳等問題,甚至是企業利潤分配中存在的重消費輕積累問題,均是造成企業內源融資匱乏的重要因素。大部分的民營中小企業并未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機制,自我積累的意識不高,導致自由資金不足,并不能夠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
(二)來源渠道較少
民營中小企業最為明顯的一大特征便是經營規模小,市場競爭力比較低,更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同時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諸多的限制因素,再加上高昂的發行、上市費用,決定了大部分的民營中小企業無法通過發行股票的方式來實現融資。同時,民營中小企業的信用風險相對比較高,以及很難尋找到實力雄厚且信用良好的擔保單位,在發行債券的道路也是限制眾多。綜合來講,企業自身因素以及外部原因,決定了民營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的單一性,最終只能夠選擇利用銀行借款的方式來實現間接融資。
(三)銀行支持率低
目前來看我國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的主要途徑是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地方金融機構等。但是很多企業因為受自身信用度限制,在銀行借款時需要承受的貸款利率更高。同時還有保險、公正、擔保、抵押等多項費用,導致了間接融資的高成本。而高額的資金利潤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業的經營風險,必須要提高對此的重視。近年來國家加大了對民營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情況下,更是出臺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但是對于企業融資來講,只能說依然是杯水車薪。雖然股份制商業銀行以及地方金融機構也會對民營中小企業的信貸提供了更多支持,但同時因為銀行的風險意識逐漸增強,在宏觀調控制度下,對于中小企業的貸款也設定了更加苛刻的條件,這無疑是增加了民營中小企業間接融資的難度。
三、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風險
(一)內源性融資風險
在選擇內部融資方式時,因為需要占用企業的自有資金,存在一定的可能會對企業正常的資金運轉產生不利影響。尤其是對于處于發展中階段的企業來講,對資金的需求性比較大,內部融資難以完全滿足企業的發展需求,還會限制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另外,企業內部融資能力是由自身利潤水平、凈資產規模以及投資者預期等多項因素決定的,因此并不能夠保障資金的穩定性以及規模,進而無法確保不會影響到企業的正常運營發展。
(二)外源性融資風險
在內部融資不合適的情況下,企業就需要選擇外源融資的方式,而需要面對的風險更多,按照籌資方式可分為股票籌資風險、債務籌資風險以及銀行借款籌資風險。以最為常見的銀行借款籌資風險為例,又會因為風險種類不同分為不能償付風險、降低信用等級風險、擔保變賣損失風險、利率變動風險以及匯率變動風險等。即如果企業前期融資策略可行性與合理性較低,導致向銀行借款的數額過大,便會降低企業的流動比率,存在較大的可能會產生無法償付的風險。對于無擔保信貸如果企業不能夠及時償付,便會對企業的信譽以及籌資能力產生不利影響,并且會造成企業信用等級降低。另外,企業向銀行貸款的利率高低是受到國家宏觀調控影響的,是企業無法預測以及干預的,因此利率的波動無法避免的會對企業帶來較大的風險。
四、民營中小企業融資風險防范措施
(一)完善企業治理結構
結合民營中小企業發展狀況,在原有基礎上來制定完善企業治理機制,進一步解決內部管理混亂的問題。例如可以建立管資產、管人以及管事相結合的管理機制,領導階層要注意對傳統思想意識的轉變,并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除了要完成產品結構、質量、經營效果等方面的統籌規劃以外,還要強調資金方面的管理,包括籌集、歸還、支付利息等環節均需要做好嚴密安排,以免因為舉債過多產生更多的利息負擔,同時也可避免因為舉債不足或者延遲對企業經營狀態的影響。只有在完善可靠的治理結構支持下,才能夠保證企業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為企業融資帶來更多的機會,逐漸的來提升自身的融資能力。
(二)合理選擇融資方式
企業不可避免的開展融資活動時,就必須要承擔相應的風險,而選擇合適的融資方式可以將各種風險控制到更小,更利于企業的良性發展。如果是選擇外部融資,究竟是以股權融資還是債務融資為主,排除自身財務狀況以外,還會受到國家融資體制的影響。融資體制的不同在根本上影響了企業獲取資金的渠道,限制著企業可選擇的融資形式以及取向。綜合來講,民營中小企業可以選擇股權融資的方式,雖然相對來講成本更高,也需要承擔一定的發行費用,但是除了會計成本以外,其中還包含了機會成本,而這更是企業決策行為的重要依據。從我國國情特征出發,民營中小企業選擇銀行借款的方式融資,需要花費非常高的機會成本。在實際操作中,企業以對未來市場發展趨勢的預測為依據,來制定產品開發計劃,但此過程所需資金往往會受到貸款規模的限制,待銀行通過層層手續流程批下貸款以后,無法保證市場依然保持原樣未發生變動,而一旦市場脫離企業的預測范圍,在等待銀行批款的過程中企業就已經失去了一次珍貴的投資機會。這也就說明了銀行貸款的“時滯”造成了民營中小企業融資機會成本的增大,因此比較來講,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以股權融資為最佳首選。
(三)制定合理融資策略
民營中小企業融資的根本目的是為生產經營提供需要的資金,資金不足會影響繼續發展,而資金過剩也會造成閑置浪費。如果前期融資策略制定不規范,除了融資失敗的情況以外,還會造成企業負債過多,需要承受的融資成本增加,超出自身可承受的最大能力,不僅無法為下一階段的發展提供助力,反而會增加經營風險。因此,在融資決策前期,需要從企業自身資金需求出發,結合實際條件、融資難易程度以及成本情況等來進行綜合分析,融資規模的確定需要量力而行,切不可因為貪多而背上沉重的債務負擔,影響到企業的融資能力以及獲利能力。
五、結語
民營中小企業的發展一直都是國家經濟發展重點關注的對象,面對企業融資的難題,企業還是需要從實際情況出發,總結分析融資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風險,并且通過合理的手段進行規避,選擇科學可行的融資方式,降低風險帶來的不利影響,爭取通過有效融資實現企業的良性循環發展。
(作者單位:萊州新亞通金屬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