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秀文
摘要:現階段的農村建設、發展過程中,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抵押擔保制度,未能夠完全跟隨時代的發展來進步,制度的執行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相關工作的部署、創新,未能夠提高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可靠性,對“三農”問題的解決,造成了阻礙。為此,在未來的工作創新過程中,必須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問題,從根源上處理和優化。
關鍵詞: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問題
目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設計、改良,成為了國家發展的重要手段,各方面的舉措、標準,應給出足夠的參考和指導。制度的優化是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對各方面的數據、信息開展有效的搜集,進一步掌握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各項規范、標準,確保長期工作的創新方面,得到更多的基礎支持。
一、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問題
(一)僅靠政策支持,保障能力較低
農村的經濟發展和土地利用,對于國家的綜合建設能夠產生特別大的影響力,各方面的工作安排和制度調整,需隨著時代的發展來轉變。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問題,在于完全依靠國家的政策來支持,對于保障能力沒有大幅度的提升。農村的土地承包、經營、抵押擔保,在于提高土地的綜合經營水平,確保在土地的效益創造方面,采取針對性的措施、標準來完善。但是實際調研后,發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執行過程中,農戶土地承包經營權,在抵押的過程中,缺少權威的法律保障手段,一旦出現了貸款違約的現象后,借貸雙方的糾紛解決,只能是通過協調的方法來完成,在抵押物的處置過程中,并不具備足夠的法律依據,因此難以進入到司法程序當中,對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預期目標,沒有良好的落實。在此種情況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保障,并不能完全按照預期設想來實現,抵押的通道遭受到嚴重的阻礙,而且在金融機構的貸款風險方面,也造成嚴重的惡化。
(二)市場發育不足,抵押物價值實現難
當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問題較多,由于市場大環境方面不夠理想,所以在抵押物的價值實現方面,無法按照較高的標準來完成。第一,市場發育過程中,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看似非常合理,但實際上造成的矛盾較多,當事人表現出摩擦、沖突以后,表現出較多的糾紛和隱患,主觀態度不夠明確,相互之間完全推卸責任,不考慮自己的承擔,最終影響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執行,在抵押擔保本身失去了應有的效力。第二,抵押物的價值實現過程中,必須確保法律政策的足夠支持,而且還要在權利方面進行有效的流轉。可是當前的農村土地產權市場,并沒有按照正確的理念、標準來完善,在流轉市場方面,無法提供足夠的保障和支持。抵押物的價值實現和改進,難以通過流動來實現,而且抵押物表現出虛置的現象。所以,該方面的問題,必須在長期處置過程中,進行更好的解決,減少不必要的問題出現。
(三)缺乏風險分散機制,風險控制難
農村的土地經營過程中,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缺少足夠的風險分散機制,在風險的控制難度上非常高,各方面的工作實施過程中,無法得到良好的創新。首先,設置抵押的條件方面,存在較多的限制。當前的市場借貸和風險的轉移、降低等,必須在抵押方面按照全新的思路、標準來調整,由于風險控制方面沒有采取針對性的策略來完成,繼續按照局限性的抵押限制來應對,直接促使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表現出理論化的問題,看似非常合理,但實際上的執行,無法提供足夠的風險把控手段,在風險的預防和消除過程中,同樣難以得到卓越的發展成果。其次,風險分散的過程中,在政府的補償方面,表現出單一的特點。風險補償的目的在于,更好的減少風險所造成的經濟損失。但是政府補償不可能達到“全盤接收”的目標,因此給予的少數補償,或者是基礎補償,不足以對風險進行全面的處置,造成的一些隱患較為突出。
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對策
(一)加強承包地權利在各權利主體間再分配
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改良過程中,目的在于確保各方的利益得到良好的調整,從而在矛盾和糾紛的解決過程中,給出較多的保障。建議在各個權利的主體間的再分配工作開展過程中,需要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的同時,針對農民的承包經營權,做出進一步的分離。承包經營權的分解過程中,可以劃分為承包權、經營權兩個類別。承包權的設計過程中,主要是通過集體農民來所有的,按照集體的身份來獲取,其他人不能享有該權力,農民在承包權的享受和應用過程中,不能將承包權轉給集體以外的其他主體。在原則的設定目的,在于確保承包權的體現和落實,完全是按照農民的集體身份來完成的。因此,承包權的分解和獨立,對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各類條文細化,以及制度的長期執行、創新,產生了更好的推動效果。經營權的設計和改變,主要目的在于,確保經營耕作土地的權利,會跟隨農民自主決定來進行操作,經營權的轉讓過程中,主要是在承包期以內,進行經營權的流轉,并且在抵押擔保方面,努力得到科學的保障。
(二)明確權利關系
農民的土地經營、承包、抵押過程中,權利關系的清晰程度,直接關系到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執行水平,而且針對農業的發展和三農問題的解決,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通過對權利關系更好的明確,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針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權威力度更好的提升,減少內部糾紛的反復出現。第一,農村集體針對承包土地,享有所有權。因此,在抵押擔保或者是流轉的過程中,針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不能做出任何的改變、影響。農村集體的經營過程中,并不會直接的參與到土地的抵押擔保當中,相對應的,集體也不能針對土地的抵押擔保行為,進行直接的干預。因此,權利關系的明確,在很多方面可以促使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綜合改善效果,得到進一步的提升,相關不足的解決,具備更多的依據。第二,土地經營權的出現和衍生,主要是通過承包權所演變的一種民事權利。因此,土地經營權的利用過程中,更多的是表現出一種預期收益。因此,針對預期收益來改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能夠在利益的分配上更加均衡。
(三)完善土地權利登記制度
現如今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優化,能夠在一些問題上得到妥善的解決,而且制度的各項條文、規范,正不斷的跟隨實際情況的變化,做出更多的調整和轉變,這對于土地的長期發展、規劃,可以產生不錯的效果。第一,登記客體在承包經營權的基礎之上的時候,經營權的證書方面,在其他權利當中必須保持足夠的明確。例如,對土地抵押擔保,或者是流轉以后,出現的經營權具體變化情況,進行有效的羅列和明確,這對于土地權利的登記,可以做出更好的改善,各項工作的具體安排與轉變過程中,不再是按照老舊的方法來完成,而是直接采用針對性的標準來創新。第二,土地權利的登記工作開展,必須按照相關的規范來完善。例如,針對完善以后的承包合同,通過承包農戶作為最基本的單位,采用一戶一薄的原則來進行登記,這對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依據,可以做出更好的提升,在系列問題的內外解決方面,能夠由此來得到正確的結論。
(四)加強風險防范
當前的市場環境當中,各類經濟利益表現出第一位的特點,所以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改善方面,有必要對鋒范防范更好的加強,該方面的工作開展,是決定性的組成部分。一是嚴格履行對抵押財產的貸后管理責任,對抵押農村土地定期進行監測,做好農地經營權抵押信息的跟蹤記錄工作,還要加大對抵押貸款人在農地經營權抵押期間繼續管理的督促力度,維護好抵押土地安全。二是在發現抵押貸款人可能會發生違約風險時,金融機構要根據合同約定及時停止或收回抵押貸款,同時,在抵押農地經營權市場價值明顯下降時,金融機構也要及時采取相應補救及控制措施。三是培育農村土地市場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土地流轉機制。
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要點
現階段的土地經營、發展過程中,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各項問題,能夠在根源上妥善的處置,相關工作的創新比較顯著,未造成嚴重的隱患。首先,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創新,需進一步的對各類糾紛問題有效的搜集、掌握,最大限度的提高制度的可靠性、可行性,針對各類特殊情況的解決,要給出足夠的保障。其次,制度的執行力度要進一步的提升,尤其是在相關部門的規劃和調整過程中,應掌握好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特點,對于區域性的問題和不足,進行持續性的改正。第三,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創新,要循序漸進的開展,減少冒進、極端的措施運用,為三農問題的解決,做出更好的成績。
四、結語
現如今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能夠按照科學的策略、標準來完善,各項不足的持續性解決過程中,得到了不錯的效果,促進了土地問題的全面優化。未來,針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改進,要做好長期的準備,國家針對農業的調控力度,正在大幅度的提升,多方面的措施、方法,需要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來探討、研究,對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制度的內涵,進行更好的豐富,堅持在制度的持續性創新方面,給出更多的支持與肯定。
參考文獻:
[1]周超.政府推動農地經營權抵押融資研究[D].沈陽:遼寧大學,2019.
[2]李泉,余珊.農村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的風險防范芻議[J].社科縱橫,2019,34(04):42-48.
[3]朱興龍,王巍霖.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的經驗與啟示[J].黑龍江金融,2019(02):13-16.
[4]浙江省縉云縣人民法院課題組.關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中的相關問題[J].人民法治,2019(02):37-43.
[5]沈思言.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制度研究[D].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19.
[6]徐文斌.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抵押制度若干問題研究[D].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3.
(作者單位:無棣縣興棣融資擔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