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古詩詞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點,古詩詞中蘊含著先人的智慧、品德、思想、人生態度,學習古詩詞能夠架起學生和古人之間的橋梁,讓學生感受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讓學生能夠達到“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境界。但是古詩詞教學要求與現代文教學要求有一個最為顯著的區別就是古詩詞都要求背誦,這也就常導致教師教學重點出現偏移的情況出現,過于重視背誦反而對詩詞內涵講解甚少,這不利于學生掌握詩詞內涵,為此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創新古詩詞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生;語文;古詩詞教學
一、 前言
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瑰寶,是象征也是代表,學習古詩詞有利于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提高學生文化涵養,在此階段教授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方法也有利于小學生未來學習更高難度的古詩詞。加強古詩詞教學質量也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之一,為了提升古詩詞教學質量,小學語文教師要主動轉變教學觀念,將學生作為課堂教學主體,結合學生興趣點進行古詩詞教學,以此提高學生的古詩詞鑒賞能力。為此,筆者將主要分析可以更好地提高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質量的有效方法。
二、 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重視朗讀教學,激發學生詩歌朗讀的興趣
語文教學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培養學生,其中讀即誦讀,新課標也明確指出要重視朗讀教學。古詩詞音律美本身就是其特點之一,通過朗讀古詩詞能夠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詩詞的音律美,古人在寫詩時往往都有嚴格的韻律對仗,尤其是格律詩這種對仗更加明顯,在朗讀的時候這種對仗會讓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若是詩詞朗讀教學方法使用得當,就能夠很好地激發學生朗讀的興趣,從而增加學生對詩詞的學習興趣。為了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來進行詩詞朗讀教學,讓朗讀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詩詞的興趣,首先教師要進行充分的備課,通過互聯網尋找符合詩詞意境的音樂或者尋找與之相符的音頻,然后在教學時讓學生跟著音樂進行詩詞朗讀,在音樂的帶領下學生朗讀詩詞將會更加帶有情感,這種情感能夠很有效地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其次,教師需要采取多種朗讀形式豐富朗讀教學內容,以往教師在進行詩詞教學時常常采用的就是集體朗讀這種形式,雖然說集體朗讀的確具備一定的氣勢,但是經常會出現學生不出聲的情況,此時教師也很難及時發現,學生根本沒有認真讀,也會很難發現詩詞的音律美。為此,教師應該選擇多種朗讀方法進行朗讀教學,可以采取教師范讀、學生齊讀、分組朗讀、個人朗讀相結合然后配之以音樂的方法進行朗讀教學,也可以組織小組朗讀比賽以此調動學生朗誦詩詞的積極性。古詩詞教學往往需要學生能夠背誦詩詞,若是讓學生死記硬背肯定很難去記憶,還很容易使得學生對詩詞背誦產生抵觸心理。但是由于古詩詞具備韻律對仗的特點,教師采取多種朗讀方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能夠使得學生在朗讀中就將詩詞大致背誦下來,這樣學生在利用課后時間去背誦詩詞也會很快,所需時間減短,更加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學習詩詞。
三、 結合詩歌創作背景,引導學生深入了解詩歌思想內涵
進行古詩詞教學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了解詩詞的思想內涵,中國古代詩人在創作詩詞時常常采取用典、借物言志、借景抒情的表現手法去創作詩詞,這也就使得很多詩詞單從詩歌表面上來看很難確定詩人想要表達的情感內涵。此時就需要教師結合詩歌創作背景去幫助學生更好地分析詩詞內容,了解詩詞思想情感。教師在進行詩詞教學時需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也要培養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為此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年齡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對于高年級的小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通過預習去了解詩歌創作的背景,詩人處于是怎樣的處境創作了這首詩,然后在課堂教學時讓學生在全班同學面前分享自己查閱到的詩歌背景,讓臺下的學生認真聽講,對于跟自己查閱的有出入或者有補充的同學,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補充,然后先不正式進行教學,讓學生談一談自己對于詩詞表達作者情感的理解。這樣既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也能夠提高學生自主思考能力,也更加有利于學生深入了解詩詞的情感內涵。對于低年級的小學生,教師的指導作用就要發揮得更加充分一些,由教師為學生介紹詩詞創作背景,然后讓學生去思考詩詞背后的思想內涵。
以杜甫的《絕句》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先朗讀詩歌,然后為學生介紹此首詩詞的創作背景,點明此首詩詞是寫于安史之亂結束后,詩人回到成都臨時的家,將所見所聞用詩歌表現出來。然后向學生提問“假如你們是詩人,戰亂結束后詩人的心情應該是什么樣的?”學生一般都會回答“開心”,然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根據帶著這種情感再朗讀一遍詩詞,然后讓學生以組為單位去將古詩詞翻譯出來,也可以組織翻譯比賽,選出翻譯最好的一組并且予以獎勵,以此培養學生在詩詞翻譯方面的自信心。尤其是要重點強調“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這句詩詞的內涵,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尋找本句詩詞對應的圖片,然后為學生解釋詩人看到從長江下游原來的船隊內心的喜悅之情。然后教師要指出不同小組翻譯之間存在的問題,以此提高學生翻譯能力,此時在詩詞背景以及詩詞翻譯的幫助中學生就能夠準確掌握詩詞的思想內涵。
四、 營造詩詞情境進行教學,提高學生詩詞鑒賞能力
中華詩詞之美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韻律美,二是意境美。小學生在接觸詩詞時是很難準確把握好詩詞其中的意境,學生在翻譯詩詞時也會采用直譯方式進行翻譯,這樣就會破壞詩詞之中蘊含的意境美,學生也就難以發現詩詞的美好,對詩詞的鑒賞能力也就很難得到有效提升。為了讓學生能夠更好更準確地了解詩詞的意境美,提高小學生的鑒賞能力,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授課時營造詩詞情境進行教學,為了更好地讓學生了解詩人的情感,教師也可以將角色扮演引入詩詞教學課堂之中,讓學生能夠更好地了解詩人的情感,也讓學生更加想要主動地了解詩人的情感,提高詩詞教學的質量以及學生詩詞鑒賞能力。
以賀知章的《回鄉偶書》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集體朗讀一遍詩歌,本首詩歌主要講述詩人年少離家,等到年老時才有機會回到家鄉,此時的詩人已經兩鬢斑白,抒發了詩人久客傷老之情。對于小學生而言,其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家鄉,很難會真正地了解長久客居他鄉,對故鄉的思念之情,為此,教師可以讓學生把自己想象成詩人,想象自己已經老了一事無成回到家鄉內心會是什么樣的情感。也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一些年輕人和老年人的圖片,或者是一些與之相關的電視劇、電影節選片段,讓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這是一種怎樣的情感,這樣學生對詩歌的情感就會有更深的感悟,對提高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會很有幫助。
五、 結合游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背誦詩詞
詩詞背誦對于小學生而言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小學生記憶速度快但是遺忘速度也很快,這就使得學生需要反復去背誦詩詞,這常常會讓學生感覺很痛苦。這種痛苦的情感會加劇學生對詩詞背誦的抗拒心理,這樣就很難培養學生詩詞背誦的習慣,不利于小學生未來背誦篇幅更加長的古詩詞。為了讓背誦詩詞同樣具備吸引力,讓學生能夠主動自愿地去背誦詩詞,以此提高詩詞背誦的效果和質量,教師可以選擇小學生最喜歡的游戲教學方法開展詩詞背誦教學。以往詩詞背誦往往是學生個人的事情,由學生利用課余時間背誦然后在課上由教師抽選檢查或者全部集體檢查,這種方式往往忽略課堂背誦的任務,完全將背誦轉移到課下,而小學生本身自控能力較弱,在缺乏監督的情況下,學生內心只想玩,這樣學生就很難專心背誦詩詞。而在課堂上利用游戲教學方法進行詩詞背誦,本身在教師的監督下學生的注意力會更加集中,再加上游戲教學,學生學習積極性又會更加的強,這樣背誦的效果自然好,而且學生也會感覺到背誦很快樂,快樂的背誦效果更加好。為此,教師可以組織詩詞背誦游戲,首先讓學生先在課上去背誦詩詞,然后以擊鼓傳花的方式或者利用那種選人小程序進行人員選擇,選到哪名學生就讓該名學生站起來背誦,然后教師突然停止選擇另一名學生繼續背誦,這樣能夠讓游戲更加具備挑戰性,學生記憶的效果也會更好,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背誦詩詞。也可以將三首詩一起進行背誦,然后組織詩詞背誦比賽,看誰背誦得又好又快,讓學生在背誦游戲中獲得成就感也能夠保證背誦的質量。
六、 教授詩詞鑒賞方法,提高學生詩詞鑒賞能力
古詩詞教學除了背誦、朗讀,還需要教授學生詩詞鑒賞方法,提高學生詩詞鑒賞能力。詩詞鑒賞首先需要學生先看題目和作者,中國古代詩人都有其獨特的詩風,因此,只要了解詩人的風格,基本上就能夠對其詩詞的風格就有一定的了解,能夠有效降低詩詞鑒賞難度。其次是要讓學生觀察詩詞的題目,有的古詩從詩詞題目中就能夠讓學生了解詩詞大概的內容以及作者的情感,像是《憫農》《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游子吟》等從題目中都能夠了解大致的情感和內容。然后是要求學生閱讀詩詞注釋,小學階段的詩詞都比較簡單,通過閱讀注釋學生自己一般都能夠將詩詞翻譯個大概,這樣學生對教學重點就能夠有一定的了解,部分詩詞注釋中還會含有詩人的生平事跡,有利于學生更快速地了解詩詞的內容。最后就是需要學生去從詩詞正文中去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然后分析表現方法,像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欲揚先抑、夸張、象征、借代等,分析這些內容能夠更好地幫助小學生抓住其中蘊含的思想內涵,對提升學生鑒賞能力有重要的幫助作用。
七、 總結
綜上所述,學習古詩詞對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很重要,“讀詩使人靈秀”,古詩詞字里行間具備的音律美和意境美能夠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也能夠培養學生的詩性,有利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為了提高古詩詞教學質量,教師需要激發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為此教師可以巧借多媒體教學設備重視朗讀教學,結合游戲教學方法,幫助學生更好背誦詩詞,同時要結合詩歌創作背景,營造詩詞情境進行教學,教授詩詞鑒賞方法,以此提高學生詩詞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高國丹.核心素養視角下的小學古詩詞教學策略探析[J].考試周刊,2019(95):38,40.
[2]吳茜琳,郭子峰.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改善方法分析[J].科技資訊,2019,17(10):106-107.
[3]盛雙.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研究[J].新校園:閱讀,2018(1):102.
[4]智婷婷.新課改背景下小學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0):257.
作者簡介:謝承姣,甘肅省嘉峪關市,甘肅省嘉峪關市峪泉鎮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