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今我國教育改革不斷推進,教育教學理念和具體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地變化,同時新的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要讓學生感受知識發現過程,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鑒于此,初中音樂課堂上,教師要增強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程度,采取合適的手段來提升課堂的趣味性以及對學生的吸引力,激發學生表現欲望和創造能力,增強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音樂;音樂教學;創造能力;培養微探
一、 引言
眾所周知,音樂是一種藝術,具有很強的創造性,所以音樂教學的開展能夠幫助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其中音樂節教學的創造性不僅僅體現在音樂欣賞和音樂創作等方面,在具體表演中也會有所體現。對于初中生來說,創造力就是通過音樂學習而形成的新思維與新事物的能力。但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問題,很多學生掌握的音樂知識少之又少,教學效果十分有限,學生也沒有辦法通過音樂學習促進自身的全面發展。所以,新課改大環境下,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秉持著生本理念,結合教學內容,鼓勵學生去感悟、去創造,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象力,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音樂教學之中,從音樂中獲得知識和成長,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同時教師也要努力創新,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應用全新的教學策略來提高
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創新,實現學生創造能力的不斷培養。
二、 初中音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觀念過于陳舊
雖然我國實行新課程改革已經有很長時間,但應試仍舊是教學環境的重要主題,與小學相比,初中學生需要參加的學習活動數量更多、內容更復雜,需要學習和考試的內容大大增加,大多數學生就把音樂學習時間用到語、數、英等科目中,自然而然放棄了音樂學習,過于陳舊的教學觀念直接給音樂教學帶來很大的困難,阻礙音樂教學的順利開展。
(二)課堂缺乏趣味性
音樂是古老的學科之一,由于具有很強的渲染力而備受學生的喜愛,但是學生的這種喜愛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僅僅體現在學生剛剛接觸音樂的時候。對于音樂學生是否一直有濃厚的學習興趣,直接由教師的教育所決定,如果教師能夠采取正確的方法打造趣味化的音樂課堂,那么學生的注意力會被吸引到課堂之中,然而當前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課堂趣味性不足的現象,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降低了學生課堂參與度。對于初中生來說,想要更好地學習音樂,不但要掌握基本的音樂知識和技能,還要加強對音樂的體會和感受,這些都需要學習興趣作為支持,如果課堂缺乏趣味性,那么教學效率必然會降低。
(三)過于重視理論學習
大多數人對于音樂教學都缺乏足夠的認識,覺得音樂教學等同于教學生演唱,并沒有實質性作用,這種想法過于片面。教學生演唱是音樂教學的組成部分,但音樂最正確的教學方式是把理論知識融合到課堂教學之中,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和積極性。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傳授學生相關的理論知識,告知學生音樂產生的背景和其特征等,加深學生對作品的了解,注重對學生的引導。可是很多音樂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把絕大多數時間都用到理論知識的學習上,不培養學生唱歌技巧,沒有實現理由與實踐的有機結合,影響教學效果的進步。
三、 初中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具體策略
(一)提高學習興趣,鍛煉學生創造精神
眾所周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最好的導師就是興趣,興趣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能夠推動學生的學習。對于初中音樂教學來說也是如此,想要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必須要采取合適的手段提高學生的興趣,進而激發出學生的創造精神,興趣能夠促進學生與音樂的聯系,激發學生享受音樂的欲望。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對于自己喜歡的事物能夠做到全身心投入,更容易發揮出自身的創造性。對此,初中音樂課堂上,教師要從學生的實際特點出發,利用游戲教學等方式來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提高音樂課堂的趣味性,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之中,更好地挖掘學生潛能,活躍課堂氛圍,為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
例如,教師組織學生學習音符如“so”和“mi”時,由于初中生沒有學習專業的音樂知識,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進行講解,學生理解起來會有很大的困難,容易導致沉悶的課堂氛圍。這個時候,教師可以用生活中的事物作比喻,要求學生談談由音符“so”到音符“mi”彈奏的感覺。學生會發現聲音像飛機在低空飛,逐漸變粗,還有的說聲音就像跑氣的氣球一樣等等。通過這樣的方法,教師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氛圍,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獨特感悟,進而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二)鼓勵學生合作交流,感受創造的樂趣
初中音樂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音樂教學需要面對全體學生,開發出每個學生的音樂潛能,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保證每個學生都能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參與到音樂學習之中,培養學生創造能力。對此,教師要實現音樂課堂教學與學生創造能力培養的有機結合,秉持著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通過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創造空間,保證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音樂學習的快樂。
(三)多媒體輔助教學,發展學生創造能力
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只是按著教材完成知識的講解,有的知識點比較復雜,學生難以理解,枯燥乏味的教學方法很難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會導致枯燥的課堂氛圍,不利于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信息技術引進課堂中來,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創新知識呈現方式,用生動形象的動態圖代替枯燥乏味的文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力,同時變換的圖像和動聽的音樂也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欲望,啟發學生思維,進而發展學生的創造能力。
例如,在《踏雪尋梅》課上,本首曲子主要描述了雪后天晴,臘梅吐香,騎著毛驢賞雪賞花的愉快心情,是一首愉快的歌曲。教師組織開展教學的時候,可以把雪后臘梅開放的視頻做成課件,讓學生進入教室后就被白雪皚皚、臘梅綻放的美麗景色所吸引,把學生帶入潔白寧靜的情境之中,學生的情緒也會被眼前的景色調動起來,情不自禁地表現出踏雪尋梅的動作。這樣,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的有效應用能夠活躍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創造美的能力,激發學生的聰明才智,同時還可以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營造出合適的教學氛圍,開發學生智力的同時促進學生創新意識的發展。
(四)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培養學生創造能力,首先要尊重學生的地位和創新精神,教師要從我做起,創新傳統的教學模式,與學生建立亦師亦友的關系,多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眾所周知,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說的話就是真理,學生對教師處于絕對服從的狀態,教學環境比較壓抑,學生不敢表達,直接導致創造性思維沒有得到進一步發展,創造能力的培養更是無從談起。對于音樂教師來說,其根據目的還是想教育好學生,音樂是一門豐富多彩的藝術課程,具體教學過程中,有的學生會突然產生靈感,出現意想不到的驚喜,這個時候,如果教師對于學生的創新精神缺乏尊重,不重視學生的靈感,會對學生創造能力的發展形成阻礙作用。對此,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增強對學生創新精神的重視,從思想上摒棄傳統的教學理念,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和鼓勵,鼓勵學生發散自身的思維。如果學生在課堂上提出新的觀點和看法,教師不要急著否認,要給予學生贊揚,用心平氣和的態度和學生討論,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為創造能力的培養做好鋪墊。
例如,學習《游擊隊歌》的時候,教師先要求學生聽一遍曲子,然后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創編,讓學生用合適的肢體語言把游擊隊員的勇敢精神表現出來。這個過程中,教師需要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度,要求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不斷創新,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學生的創造能力也能被激發出來。
(五)革新教學方式,理論結合實踐
與其他文化科目不同,初中音樂教學為學生創造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講解內容過多,學生很少有主動參與的機會,直接導致了有限的教學效果。對此,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方式,秉持著素質教育理念,加強對學生音樂愛好的保護,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提高學生音樂感知能力和創造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提升教學效果,實現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目標。
(六)啟發學生音樂感知能力
初中音樂教學中,想要培養學生創造能力,教師必須要把所有的文化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學生。所以,教師不但要采取合適的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還要幫助學生解放自己的大腦和嘴,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感悟音樂知識,由淺入深地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和創造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時候要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和音樂水平,注重對學生的鼓勵和引導,實現寓教于樂。只有學生感受到音樂學習的快樂,才能積極主動地去學習知識,情感才會得到滿足。同時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更利于學生的發展。在初中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鼓勵學生進行創意表演,初中生對于教材中的歌曲學習興趣不濃,但教師要求學生對歌曲進行創造的時候,學生就會非常感興趣,也更加喜歡唱歌。所以,教師要鼓勵學生對歌曲進行再創造,激發學生興趣的同時培養學生創造能力。
四、 結束語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發展的大環境下,初中音樂課堂上教學模式和具體的教學方法都必須要做出改變,同樣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但要學習基本的音樂知識和音樂技能,還要培養自身創造能力。具體來說,教師要秉持著素質教育理念,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制訂針對性的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保證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到音樂教學之中,為創造能力的培養和提升做好鋪墊,增強教學有效性,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促進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梁瓊.初中音樂學習評價對學生創造力發展影響的重點分析[J].中外交流,2019,26(23):300-301.
[2]黃扎西.淺談初中音樂創造能力培養的途徑[J].魅力中國,2020(20):4-5.
[3]楊長猛.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J].神州,2017(15):95.
作者簡介:葉青,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順昌縣洋口中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