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語作為一門基礎性的學科,它對于學生的發展也會產生重要的影響。因為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所以他們的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弱,能夠集中注意力的時間也比較短,所以教師應該靈活地運用課堂語言,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他們集中自己的注意力進行學習活動。在相關的調查中可以發現,如果教師能夠恰當有效地運用課堂用語,就可以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文章就從這個角度出發,具體地分析一下課堂用語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從而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課堂用語;小學英語;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推進,小學教育作為學生教育中重要的一個部分,教師也要注重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培養學生的學習素養。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會比較多地運用課堂用語,認為能夠更好地推動教學活動的進行,讓學生理解英語的內涵。但是課堂用語的運用也要有一定的規范性,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教師要規范課堂用語,提高課堂用語的質量,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一、 當前運用課堂用語中出現的問題
(一)沒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具體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都是希望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基礎知識,從而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運用。英語教學中重要的目標之一就是增強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從而讓他們更好地運用英語來和其他人進行交流,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但是一些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沒有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只是給學生灌輸了一些知識點,而學生也只能被動地接受知識,這樣不僅無法讓學生真正地掌握知識點,也無法增強學生的表達能力。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他們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
(二)口語化較嚴重
小學階段是學生英語學習的起步階段。教師在課堂中的言行直接會影響到學生學習的效果,特別是在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方面有著很大的影響。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口語的問題,關注課堂用語對學生的影響。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把側重點放在學生基礎知識的學習上,增強學生聽說讀寫等方面的技能,發散學生的思維,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當前的英語教學中,教師之間的水平也有著很大的差距。一些教師英語發音不準確,在語音和語調方面也不是很準確,這就導致教師不能靈活地運用英語口語進行教學,學生也沒有辦法很好地理解英語知識,不利于他們的長久發展。
(三)用詞不當
教師在進行英語教學活動的時候,總是喜歡運用很多的否定詞匯,這就很容易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如果教師使用太多的否定詞匯,就會讓學生陷入自卑的情緒中,甚至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的情緒。例如,在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學生只說到一半教師就打斷了,并指出其中出現的問題。教師這種沒有聽完學生的發言就打斷的方式,會讓學生覺得自己沒有得到尊重,從而打擊了學生的自尊心。這樣時間一長,學生也會對英語學習產生抵觸的心理。
二、 課堂用語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通過上面的分析也可以看出,在當前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在運用課堂用語方面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在很多情況下,教師用語的不規范就會導致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下降,從而不利于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教師要更加地重視課堂用語的運用,規范自己的課堂用語,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運用規范且生動的課堂用語
英語教師在選擇課堂用語的時候,需要選擇那些規范而生動的語言。教師要將規范性滲透在課堂語言的每一個細節中,從而給學生更好的引導。課堂用語實際上只算是課堂的串聯語,但是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被學生記錄下來。小學生都是喜歡模仿的,只有教師運用更加規范的語言,學生才能獲得提升。同時教師還要運用生動的語言,因為如果長期運用一樣的語言,學生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甚至產生厭倦的感覺。教師要運用生動的課堂語言,積極地和學生互動,從而更好地接收來自學生的反饋,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二)盡量運用英語進行教學,并規范自己的發音
作為英語教師,一定要提升自己的發音水平,從而在教學過程中規范地進行發音,做到發音準確,這樣才可以給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從而為他們之后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其次教師要盡量運用英語進行教學,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運用英語,也可以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教師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要多使用英語,還要選擇一些相對簡單的句子和學生互動,從而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熟練地運用學習到的句子和單詞。所以教師在運用課堂用語的時候要盡量地做到規范發音,合理地組織教學活動,從而讓學生能夠感受到語氣的變化,增強學生的感知能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多運用鼓勵的語言
小學生的情緒容易產生波動,但也是很容易被調動的。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如果教師能夠多給學生一些鼓勵,就可以讓學生產生自信的感覺,從而更好地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教師要多運用一些鼓勵的課堂用語,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榮譽感,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另外教師也要精簡自己的語言,用的語言不能太過于煩瑣。例如,教師在給學生表達“你很優秀”這一部分的時候,就可以換成“優秀”,這樣就會更加簡便,學生也更容易聽懂,同時也能更快地做出反應,從而激發學生的興趣,讓課堂教學保持在一個輕松愉快的氛圍里面,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實現教學的目標。
(四)運用靈活的課堂教學用語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想要營造活潑的教學氛圍,就需要教師運用更加多樣化的教學語言,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語知識,提高教學的趣味性。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哪怕是經常使用的表達方式,教師也不能反復地運用,而是要做出適當的改進,從而加強學生的新鮮感,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例如,學生在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之后,教師想問其他同學這位同學回答得是不是正確的時候,除了平時經常使用Yes or no之外,教師也可以運用“這是正確的嗎?”或者是“你怎么看待這個答案?”等多樣化的詢問方式。又比如教師在讓學生重復自己觀點的時候,不必再反復使用“once again, please”這句話,而是可以運用“once more”等語句。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這樣的例子也是很多的,只有教師靈活地運用相關的用語,才可以更好地活躍課堂的氣氛,從而讓課堂氛圍活潑起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五)注重用語的節奏化
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關注自己用語的節奏、聲調如何,因為這些都會給學生不同的感受,從而獲得不一樣的效果。所以教師的用語應該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做出調整。在強調重點內容的時候,教師就可以適當地放慢節奏,降低聲音,從而讓學生能夠更好地回顧知識點,思考其中的細節。另外,教師也可以進行適當的停頓,加重自己的語氣,從而讓學生更好地認知這部分的內容。通過教學用語的感染,學生不僅能夠掌握更多的知識,也能夠接受并認識到這部分的內容是重要的。同時很多英文兒歌也帶有很強的節奏性,歌詞里面也包含了很多的動詞。教師就可以帶著學生一邊唱歌,一邊做動作,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歌詞里面的意思,也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在這樣節奏強烈的教學用語中,學生也能夠更好地理解教師想要表達的意思。
(六)利用課堂用語進行課堂總結
在傳統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不注重對教學活動的總結,認為只要完成了教學任務就可以了。如果時間不夠用,英語課程也會在突兀的結束語中結束。因為小學生的年齡比較小,他們的學習能力和領悟能力都處于一個比較低的水平,很可能跟不上教師的教學節奏,這就會影響教學的有效性。所以教師要更好地運用課堂用語,做好英語總結活動,升華相應的教學內容,從而給學生建立起英語學習的脈絡,掌握相應的知識點,體現課堂用語的價值。
例如,教師在結束“我們都喜歡動物”這一部分的時候,就可以在確保教學時間的基礎上,有意識地留出一部分的時間來做課堂總結。特別是在沒有完成教學內容的時候,更需要給學生埋下繼續學習的伏筆,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問學生:“What did you earn in this lesson?”從而引導學生討論這節課的內容,在學生的自主探究中,就可以起到梳理知識點的作用,之后教師也可以用一些鼓勵語肯定學生自主總結的行為,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為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打好基礎。教師也要在學生總結之后繼續引導學生,讓他們跟著教師總結的節奏再次查缺補漏,凸顯課堂用語的價值。針對沒有講完的內容,教師也可以及時地引導學生:“下節課的內容更加有趣,相信你們也會很喜歡的!”從而激發學生的好奇心,為下節課的展開打下良好的基礎。
(七)豐富課堂用語的形式
為了更加有效地運用課堂用語,教師就需要引導學生和自己進行有效的互動,調動學生的英語學習積極性。教師應該豐富自己的課堂用語表現形式,避免學生在單調的課堂用語氛圍中失去學習的興趣,減弱他們進行課堂互動的積極性。例如,教師可以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運用形式相近的語句,比如在問好的時候,教師可以用英語說:“Hello students”,也可以表述為Good morning/noon/afternoon classes。教師要運用多樣化的句子,打破學生原來的認知結構,從而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英語句子,為他們之后的口語表達和寫作活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 結語
綜上所述,英語教師要積累一定的課堂教學用語,并將其運用在教學活動中,從而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在運用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其靈活性和有效性,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構建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能夠在愉快的情緒下進行英語學習。
參考文獻:
[1]孫文娟,陳嘉琳.課堂用語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初等教育,2017(10).
[2]汪靈敏.課堂用語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初等教育,2018(2).
[3]陳嘉琳.課堂用語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初等教育,2013(7).
[4]劉煒.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用語的語用分析及運用策略[J].初等教育,2018(6).
作者簡介:
李花,甘肅省隴南市,甘肅省隴南市禮縣西城小學。